文化重建应回到毛泽东思想上来
中国向何处去?
歼20的试飞成功,“瓦良格号”的下水试航,“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空中拥吻,GDP的老二位置,这一切的一切,令世人惊呼的成就似乎都改变不了当下中国内外一个令人堪忧的现状:贪污腐败愈演愈烈愈反愈贪愈反愈腐;富豪集体争相移民出口转内销摇身一变成洋大人;群体事件不断发生汉奸卖国贼从中兴风作浪;奥巴马要做太平洋总统重返亚洲围堵中国谋取利益;而中国的贸易大单收不住周边一些小国的芳心,他们频频向美国抛媚眼示友好。
放眼世界,也是一副乱象。这个山姆小侄迷恋上了武力,欠债不还,仍旧穷兵黩武。手舞大棒,吼这个吓那个,哪里有他哪里乱。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巴林、阿尔及利亚的骚乱的背后,直接或间接都有美帝的影子。其军事力量无处不在,从远东到近东,从亚洲到非洲;军事基地、航空母舰、定位卫星、星条旗遍布全球,19世纪的殖民时代正在21世纪重现。
冷战之后,美国就不断的寻找敌人,制造敌人,消灭敌人,现在矛头又直指伊朗、叙利亚。正如水绕千遭归大海,最总还是为了中国。在中东北非的变局中,美国已处心积虑地完成了对中国的布局。建立军事基地、控制石油资源,切断能源供应,一个C型包围正在合拢成O型。
回归亚太,奥巴马早在2009年就在日本发表演讲表示过。称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自己则是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他说,“美国一直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亚洲和美国并没有被太平洋阻断,而是被太平洋联系在一起。”所有的美国人都应当明白,美国与亚太的未来紧密相连,亚洲所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影响”。 “作为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我承诺,这个太平洋国家(美国)将加强和维护我们在这个世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的领导。”
2010年9月,奥巴马在纽约举行的第二次美国—东盟峰会上致词时提出要做“亚洲领袖”的想法。他表示,“作为(美国)总统,我已经清楚地表明,美国有意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他的话外之音是,我不仅要当“美国总统”,还要当“亚洲总统”。也是在2010年,希拉里宣布,中国宣称拥有全部主权的南海,也是美国的关键利益所在。之后希拉里又在《外交政策》撰文,提出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这个概念。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夏威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奥巴马的话题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太平洋世纪”。他说:“美国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一员,我们绝不会离开。”1月16日,美国宣布将首次正式在澳大利亚部署部队。
美国的归来得到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欢迎,连一向与中国关系“铁”的缅甸、老挝、柬埔寨也转向了,表示将“支持越南的南海立场”。
而在美国国内,鼓噪着制裁中国扳倒中国的暗流。在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初选活动中,罗姆尼指责北京在对美经济关系的“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在作弊。罗姆尼说如果他当选总统,上任的第一天就会给中国挂上“货币操纵者”的牌子。他在10月的一次辩论会上说道:“如果你不对中国挺起腰板,中国就会骑到你的头上来。”
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虽然抨击了共和党总统竞选对手所进行的反华“煽动”,警告决策者不要采取“鲁莽”之举,又在《华尔街日报》于华盛顿举行的首席执行官委员会会议上,特别把矛头对准了罗姆尼,实际上与罗姆尼是殊途同归。洪博培认为自己在华期间功勋卓著,可以依靠在中国内部的同盟军,——年轻人、网络一代,5亿网民和8千万博客(微博)——实现扳倒中国的伟大梦想。
想起了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山羊在前面走着,“胡羊们变成了一长串,挨挨挤挤,浩浩荡荡,凝着柔顺有余的颜色,跟定他匆匆地竞奔它们的前程。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他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疑问:往哪里去?!”当今世界,这山羊就是美国,胡羊们就是其他各国,美国把他的普世价值观向全世界推销,究竟要把全世界人民带到哪里去?!在这十字路口紧要关头,中国当向何处去?还是邯郸学步般地跟在美国屁后按照他所引的路往前走自断股肱吗?
肥大不是好兆头
津津为人所乐道的仍旧GDP。2010年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超越美国据说也不是久远的事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盛集团几次修正数据,先是认为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时间为2041年,后又修正为2027年,再修正为2050年。胡鞍钢《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指出,到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林毅夫也表示,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沃伯格家族银行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两国的GDP,中国将在9年后超越美国。而根据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按1990年国际美元值计算的GDP数据,2008年美国GDP(购买力平价)为中国的1。065倍,2010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了。
鲁迅说过:“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江涌《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指出:“中国这个世界老二是严重名不副实的,主要是由几个充满水分的数字拼凑而成的概念。中国数十年只争朝夕,如今的人均GDP约3600美元,依旧不到日本的1/10。即使是在中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人均GDP也只有1.05万美元,未及日本的1/3。若跟世界老大相比,则差得更远,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5。就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中国实际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05位,依照联合国划定的贫困线,中国的贫困人口多达1.5亿;依照中国政府规定的贫困线,贫困人口还有4000万。而引以为傲的中国经济尚面临着一系列转型与发展——不断拉大的地区发展差距、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等、持续恶化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久治不愈的腐败等等——需要极大的努力去逾越。”
还有一组数据也很有趣味,中国人均收入与GDP原是成反比的。人均收入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而GDP——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占GDP的比例为5.1%,发达国家为5.3% ,撒哈拉的南非国家为4.6%,印度为3.5%,最不发达国家为3.3,中国为2.3%。
翻查历史,中国从来不愁GDP。根据麦迪逊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统计,1830年中国经济的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1/3,超过了现在美国经济占世界25%的水平。但结果怎样呢?一而败二而败三而败,割地赔款。把灾难转嫁到老百姓头上。1840年中国却被经济总量不及自身1/9的英国打败了。而且更为可悲的是,当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割地赔款之前(割台湾,并赔款合3.65亿日元,赔款数不仅超过了当时日本全国的经济总量2亿21千5百万日元,更超过日本此后3年税收之总额,等于重建了一个新日本),清王朝的经济总量依然还是日本的7倍。同样以割地赔款著名的宋朝,其GDP在中国历史上最高。
拿破仑曾把中国比作东方睡狮,并且预言:一旦这头狮子惊醒过来,整个世界的格局将会为之改变。那么,这是不是狮子呢?还是仍在睡?有么有醒来过?
毛主席时代是一个让人长志气长士气的时代,这才是中国的睡狮已醒整个世界为之震惊格局为之改变的时代。抗美援朝使“帝国主义份子在海边随便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东方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炮击金门让美帝稀里糊涂摸不着头脑;1962年中印战争,印度不堪一击,被当时的英国报纸形容为“刀子割黄油”。而那时GDP并不高,但几场漂亮仗打下来,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当时世界的“大三角”之一。
睡狮本已醒,何时又睡下了呢?看看今天中国的周边形势和在国际上的话语地位,就知道这样的GDP究竟一个怎样的意义。美国投棋布子排兵布阵颐使气指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中国只有干瞪眼的份,除了抗议还是抗议,除了谴责还是谴责,甚至抗议谴责也懒得了。非洲小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他们也没有想到换回的只是一张弃权票。利比亚被英法美宰割了,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又是一张弃权票。美俄航母、军舰聚集叙利亚海域,战争乌云笼罩,波诡云谲。
醒来,醒来。
文化重建应回到毛泽东思想上来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历史终结论”没有终结历史,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一度甚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终结了。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原来并不是他们所鼓吹的那样好;恰恰相反,资本主义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使其发展模式难以继续下去,人们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生命力。就连“历史终结论”的始作俑者福山,观点也有所变化,不得不承认,在金融危机处理中,中国要比美国做得好。他说:“我们美国人经常对自己的实用主义引以为豪,但是现在我们要比中国人更加意识形态化,反倒是中国人非常乐意尝试各种公共政策。”
人民大众开始觉醒了,知道了谁是自己的真正救星。就这样,马克思连同他的《资本论》重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喊马克思主义过时几十年了,偏偏它就在人类面临困境与危机时出场,这恰恰说明它没有过时。一百多年来,《资本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尘封在书店中的《资本论》突然脱销了,不得不重印。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宫川彰用《资本论》来解读日本金融危机中经济现象,从而他发现了马克思的思想的说服力的巨大并写了《解读第一卷》一书。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新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对十个西方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他要借此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全球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困境,《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问世顺理成章,毫不奇怪,一个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批判的学者写起政治评论的书来,不要问为什么,伊格尔顿也是对的。
2011年是“全球愤怒之年”,反压迫反剥削反贪婪反资本主义的世界大众民主运动如火如荼,遍及欧洲、中东、北非、南美各个地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多次出现“为社会主义而战” 这样的标语。Of1%、for1%、by1%,还是Of99%、for99%、by99%?
马克思主义重新为人重视了,新自由主义也正为人重新审视。英《金融时报》发表英国工商业联合会会长理查德•兰伯特文章《自由市场理论只能用来骗骗白痴》,指出:“我们现在都已知道,有效市场理论只能用来骗骗白痴,市场失灵可能给广泛的公共部门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我们也知道,经济成功的果实在分配上变得越来越不均。在美国,近年来的所有增长(以及其它)成果都流向了处于社会顶层的群体。如今,美国最富裕的1%人口每年拿走全国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这一比例是 25年前的两倍。处于中间阶层的人同期内实际收入有所下降,而在那些只有高中文凭的人当中,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而就在此文发表的前几天,2011年11月2日,哈佛校刊《哈佛政治评论》报道了当天哈佛大学本科生退出著名哈佛经济学家曼昆主讲的经济学必修课,参加抗议华尔街的示威运动的消息;并全文刊登了学生致曼昆的公开信。这本由曼昆撰写的入门级教材《经济学原理》被翻译成20种文字,在全世界销量逾百万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到中国,在中国经济院校的影响比美国还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平建议中国经济学界的教师和学生们读一读这封公开信。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全盘引进美国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严重误导了一代经济学人以为新古典经济学代表唯一的经济学真理,对中国的教育和决策的弯路留下深刻影响。其实早在2005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就针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了一系列看法。为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被边缘化的现象而感到忧虑。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是涉及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正是在西方主流思想的主导下,我们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文化主权,一切唯美国是瞻。诚如韩德强所说的:“中国要评一个教授,评一个博导,评一个研究员,评一个副研究员,评一个工程师或者院士都取决于在美国控制的国际期刊上发多少文章。基本上就是美国认可的中国人,可以在中国称王称霸。中国的文化主权,也逐渐落入他人之手。”温铁军也指出:“中国却越来越成为西方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流话语中批评的‘靶子’。甚至国内外谁都可以凭借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内含的‘政治正确’随意敲打中国。”
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纲领性部署,那么,怎样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没有文化主权的所谓强国肯定不行。美国人什么都不怕,就怕“毛泽东”三个字。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回到毛泽东思想上来, 超越普世价值,重建人民社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