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捍卫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的革命权威(节选)
坚定不移地捍卫毛泽东
和毛泽东主义的革命权威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7周年
纤夫
纪念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117周年诞辰,我们的心里充满着对他老人家的崇敬与怀念。
毛泽东身后的中国历史,无时无刻不在证明着他的永生,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毛泽东主义的鲜活的生命力。
毛泽东是时代的象征。毛泽东时代,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毛泽东和他的毛泽东主义,就是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这一整个历史时代,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造反的火炬,前进的灯塔和胜利的保证。只要社会主义时代存在,毛泽东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现时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已经被剥夺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失去了自己的政权,但是,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形势,正是毛泽东同志生前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同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斗争的继续;同以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及其资产阶级反革命路线斗争的继续。一句话: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继续;只是无产阶级已经不再居于矛盾的主导方面。
这场斗争还将继续长期进行下去。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社会前进的动力,是社会固有矛盾的斗争。社会主义在它前进的道路上,必然要经历多次资本主义复辟和无产阶级反复辟的斗争,多次出现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历史曲折,而社会主义也就正是在这种倒退,前进,再倒退,再前进的斗争中,一次比一次更深入,一次比一次更成熟,一次比一次更提高,一次比一次更巩固,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所以,毛泽东同志说:“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将来要变成什么样子,是要看发展的,中国也可能犯错误,也可能腐化,由现在较好的阶段发展到不好的阶段,然后又由不好的阶段发展到较好的阶段,是辨证地,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曲折地发展下去。”(引自《一九五六年九月的一次谈话》)所以他殷切地叮咛全党和全国人民:“现在的文化大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然要进行多次。革命的谁胜谁负,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解决。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不要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太平无事了。千万注意,决不可丧失警惕。”(见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时刻警惕党内出现修正主义,出现走资派,而当他们出现的时候,同他们进行殊死的斗争,并战而胜之,这就是无产阶级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她具有这一历史阶段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阶段论”既有联系,又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她具有自己所产生的哲学根据,历史条件,特殊的革命对象、新的斗争形式和根本纲领等一系列具有同以往人类任何历史阶段所不同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时代特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在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即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没有最后解决,社会主义也没有彻底战胜资本主义。这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单有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引自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人民日报》)也就是说,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之后,还必须通过长期的斗私批修,兴无灭资的斗争,逐渐在全社会肃清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残留,铲除一切产生新的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条件;在全国人民中,普遍地、巩固地培养起自觉地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觉悟。否则的话,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当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资产阶级原有的阶级形态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并没有消灭。于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便出现了同以往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这种新的形态和特点,集中表现为,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下,执政的共产党内会出现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顽固地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个“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无产阶级专政开始,到无产阶级专政消亡,在长达一百年到几百年的整个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代表着已经被打倒(改造)的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主要危险。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夺取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改变党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变无产阶级专政为资产阶级专政。因此,“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广大工农兵、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的集中表现。”(转引自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八日《人民日报》)
毛泽东同志在发现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同时,还发现了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胜利,会由于政治领域或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不彻底而被颠覆。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伟大发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填补了无产阶级在夺取了政权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空白,从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使毛泽东思想完成了向毛泽东主义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走资派”,不但是一个定义科学的阶级概念,也是一个具有自己时代特点的历史范畴——它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无产阶级的主要敌人;它是无产阶级专政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走资派”既然是执政党内的当权派,那么,毛泽东同志为什么不把他们直接定义为“官僚资产阶级”呢?
在中国,无产阶级和包括当年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同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已经解决,如果再把共产党内的“走资派”定义为“官僚资产阶级”,就会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界线,就会模糊了“走资派”这一阶级概念的历史特征。而且,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整个资产阶级,无须把官僚资产阶级从资产阶级中区分出去以团结资产阶级。干社会主义革命,要彻底消灭私有制,是团结不了资产阶级的。
况且,“走资派”在共产党内既然是一个派别——一个篡夺了领导权的资产阶级派别,那么,在全党就必然还会有不赞成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拥护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派。
在“走资派”的高压统治下,在时机不成熟时,党内的革命派难以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他们必然要与人民斗争形势的发展相呼应,相进退。随着修正主义集团私有化路线的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必将进一步尖锐化,因而群众大规模的斗争形势必将日益激烈,日益壮大。当形势的发展引起全国高潮到来的时候,党内、政府内和人民军队内一切真心拥护社会主义的人们,就会公开亮相,与走资派划清界线,回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同人民一起高高举起毛泽东的伟大旗帜,遵循着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引的道路,为在中国重建科学社会主义而斗争!
此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党内“有些人在一个时期之内,可能认识不清楚,也可能被蒙蔽,也可能犯些错误,但是,只要他们要革命,在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认识了修正主义的真面目以后,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最后总是会同修正主义决裂,站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来的。”(转引自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四日《人民日报》)
即使“在犯过走资派错误的人们中,死不改悔的是少数,可以接受教育改正错误的是多数,不要一提起‘走资派’,就认为都是坏人。”(引自《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注意掌握政策的通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只要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又坚持不改和累教不改的,就要允许他们改过,鼓励他们将功赎罪。”(转引自一九六七年二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
我们必须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对全党的干部队伍作出既符合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斗争需要的阶级分析。“有重点才有政策,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转引自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北京日报》)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目前党的整个干部队伍混同于“走资派”,混同于同一个“官僚资产阶级”而打倒。
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那些顽抗到底,死不改悔的走资派。而对于一切愿意革命的人们,都应该采取欢迎的态度。有的人,可能有这样那样问题,甚至犯有某种罪行,这只能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整风运动加以解决。
同时,更应该看到,“走资派”复辟资本主义的恶果,也给广大的普通党员带来了灾难,是不得党心的。因此,不应该把中国共产党的绝大多数党员,哪怕是八十年代以后入党的党员,推向“走资派”一边,推向革命对立面的位置,而应该把他们看做革命的巨大动力。
做这样的分析,采取符合这一分析的各项政策,不仅符合党内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最死硬、最顽固不化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显然,这是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全局和人民的利益的。
因此,在打倒“走资派”的斗争中,必须总结和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成功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派和广大革命群众,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人们,打破党内外界线,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引下,……广泛地团结起来,共同战斗,以夺取无产阶级反复辟斗争的胜利。
……
让我们坚定不移地捍卫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的伟大革命权威!
让我们高举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理论的伟大旗帜,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伟大的毛泽东主义万岁!
毛主席万岁!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