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信口开河--评袁腾飞给高考复读班讲的历史课

2025-02-15 观点 评论 阅读

信口开河

周岱

记得看电视时看到介绍北京电视台某位女主持人,其有一优点就是许多年来坚持写博客,风吹雨打都不怕,不管回家多晚,不洗澡都得写,不写不行,都坐下病了。据说这还惹恼了并且随后镇住了某些网络写手,轰动了江湖,甚是好奇。找到这位的博客看了一眼,大失所望,哩哩啦啦写的真是不少,却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每天的行动坐卧走吃喝拉撒睡鸡毛蒜皮有一搭无一搭,有枣打没枣也打,有病哼哼没病也哼哼。用一般的文字记录了日常的生活而已。最关键是也没什么要紧的情感和思想。一点都不热闹,恶心的说法叫没有炫目的火花……

不过话说回来,平静安逸的生活难道不是真实的幸福吗?每天清晨醒来都是一脑门子官司才叫幸福?你丫算老几啊?你丫看不下去有人看的下去!人家本来也不是写给你看的。你看的味如嚼蜡,人家九族看的着着实实、津津有味、滋滋有味。再说了,新时代新思想新风尚新花样。老子就爱记流水账,爱谁谁!

话说到南墙撞了头再折回来。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端正写博文的态度,写就是让人看的,既然是想让人看就不要难为人家折磨人家,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要取悦人家就要放下架子,不能放一半留一半。类似见过女孩子穿低胸的衣服,本来很漂亮却又用手捂着不好意思。既然想让人家看,写东西就不要写的那么乏味,不要摧残人家的耐心和想象力,而且浪费时间耗费体力磨损电器还花电钱。这有什么好?如果真是写的让人看不下去,还是想点别的办法吧。

前两天闲的听了一耳朵袁腾飞给高考复读班讲的历史课,才听几分钟就被这小子惹了,也怪我气性大,他讲:现在的越南和朝鲜地域和民族都曾经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那么在中原民族以及当时的统治者和这些民族之间的争端就应该是国内矛盾,或者叫人民内部矛盾,他随后说有些人不懂历史乱讲话,他指出中国国家领导人某次在越南公开场合为了被越南人敬奉的女英雄道歉就显示了这种对历史的无知,云云。

我不反对他对这段历史的解读,但我反对这位中学老师对这个历史问题的态度。我知道,他指的乱讲话的那个人是周恩来。周恩来五十年代访问越南,当时的越南正处于激烈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某天早上胡志明陪周恩来散步,看见一个庙宇香火缭绕,人们进进出出,周恩来打听是什么庙供的什么神,而胡志明却支支吾吾躲躲藏藏把话岔过去了,这事要搁着赫鲁晓夫一扭脸就忘了,那周恩来是什么人?很认真地叫人去调查,这个庙叫二征王庙,供奉着当地民族在反对中央政权统治斗争中的女英雄,当时越南确实不是一个国家,这一地区很长时期是在中国的中央政府统治版图内的。当时的汉朝政权对这一地区进行过征讨。1949年国民党溃败时有大量军民进入越南,越北的形势一度比较混乱。周恩来是个很细心的人,当晚在越南政府为中国总理举行的活动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歉意,并强调新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越南人民抱有兄弟般的友好情意,诚心诚意地支持越南的解放斗争。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衷心地希望中越友谊万古长青。周恩来的诚恳使越方的领导人和许多普通越南人非常感动,大大地减轻和削弱了他们对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长期的恐惧和疑虑。大大增强了越南人民战胜法国殖民统治者、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战争胜利的勇气和决心。(黄文欢同志曾经专门说过这个问题)

如果按照袁老师的说法和做法,周恩来看到二征王庙鼻子一哼掉头便走,或者说咱爷们儿得尊重历史实话实说,这事也怪不得我们,据历史记载当时这地方早先就是我们的,你们还不是个独立国家,只是中国的一个小地方,你们祖宗八辈都是中国臣民,你们才建国几天,你们搞叛乱搞分裂不镇压怎么行……

这样说似乎更接近历史,尊重了历史。但我们可以那样做吗?

我认为周恩来是正确的,周恩来的举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问题的客观公正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具体对策。那是唯一正确的做法,既正确又可行。那是一个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相互缠绕,既微妙又容易顾此失彼的难题的辉煌典范。体现了新中国领导人为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所做出的艰辛的努力,这是中越关系史上最美好的乐章。这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做法显示出具有灿烂历史文化又掌握了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政党和政治巨人的顶级智慧。这是一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做法,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们今天之所以面临风云变幻的世界却逐渐强大傲立世界之林,正是坚持了这个正确指导思想的回报。

当然,仅凭周恩来的一席话并不能完全消除上千年历史形成的恩怨,1979年的中越边界战争印证了历史本身的厚重和深邃,这是后话不提。

我又想起那个老问题,今天还有许多人对中日建交时中国政府对日本宽容的态度颇有微词。特别是中国政府放弃对日索赔的问题。认为中国政府的立场忽视了中国的民族利益。有些人是鼠目寸光有些人则是别有用心。他们有意避开重大政治问题,而喋喋不休地说钱的问题。在我看来,就基本的道义来讲,血债不能用钱来偿,杀了人赔点钱就没事了吗?据不同的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口的损失在2500万到5000万之间,且不提经济损失,人命怎么赔?多少钱买一条人命?这不是车祸,这是蓄意谋杀!别说它赔不起,它就是真赔了,我们能接受吗?我们还有廉耻吗?我们拿亲人的命换钱花吗?第一我们不能做这个交易,第二我们要让日本人从心底下记着:日本这个民族是有罪的,这个罪是永远无法赎清的,特别是不能用钱赎清的,企图用钱把这个罪恶感从日本民族心里转移到中国人民心里,那是妄想。要让那些在中国杀人放火的日本禽兽和在日本本土支持这些禽兽的阿信们都明白,日本人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背着这个罪孽记住这个教训,踏踏实实地和中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共荣共存。你不妨想一想,如果日本赔了款,那就彻底卸掉了它负罪的包袱,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嚷嚷什么?我不是已经赔了钱了吗?这个事不是已经结束了吗?我不欠你什么!还要怎么样啊?日本民族一向以大事糊涂出名,它一定会认为杀个几千万人也是能用钱摆平的。给了钱就像吃饭结了帐一样,两清。

这个问题是有反面例子的,苏联与德国作战,仅死亡人数就达到3000万。战后大约得到一百亿美元的赔偿。这点钱也是杯水车薪,很快就花完了。而德国人的心理负担却因为作出了战争赔偿早就烟消云散了,战后德国人对苏联或者俄罗斯有愧疚感吗?没有。勃兰特是下跪了,但那是在奥斯维辛,那是给犹太人跪的,不包括苏联人。如果不是犹太人掌握了美国,他恐怕也不会跪,600万可以跪,但三千万为什么却不能跪。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和德国政府对新纳粹的姑息纵容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你可以不相信我,可以上网看看,所谓二战中的暴行是什么?是波兰是芬兰是卡廷森林,是斯大林命令苏联红军必须强奸200万柏林妇女,是百万德军战俘西伯利亚的悲惨遭遇,是华沙起义苏联见死不救。看过辛德勒名单吧,大肆渲染,而犹太人并不领情,电影不过是小题大做为纳粹说情罢了,网上最新流行的是德国观点的二战影片。德国版的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战役表现了英勇善战的德意志军人奋勇抵抗被督战队逼迫打仗的懦弱的苏联军人,一小群德国伤兵拿步枪手榴弹随随便便就能消灭一大队苏联坦克,还有那个流传甚广的《兵临城下》,苏联军人被驱赶着赤手空拳发起冲锋,这个影片描述了苏联军人根本不愿意保卫祖国甚至还希望德国来侵略,打仗只是为了讨斯大林同志的欢心等等。这样的宣传品充斥了媒体。还有最近那个《朗读者》纯粹是为纳粹扬幡招魂。

这就是教训啊。

日本某些人千方百计想借助美国人对亚洲分而治之的谋略,否定自己的侵略历史,但是这种企图是永远不可能得逞。每一次徒劳的否定都激起更大的抗议,每一次徒劳的掩盖都引起更多的揭露,弄巧成拙欲盖弥彰,反而越描越黑。不仅反映出日本人在顶级谋略方面的习惯性缺失,也反映出日本在中日关系历史上根本无空子可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冤冤相报,而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当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被当代人用认知和感情缠绕起来时,他就是一堆理不清的麻,所谓剪不断理还乱。

我们生存在民族纷争的时代,人类以国家和种族为单位生存。东欧按种族分裂德国按种族合并。时代的局限决定了我们作为参与竞争的一员没有能力没有责任解决这一团历史乱麻。我们不能做不属于我们时代的事情,我们也不能让这种问题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问题留给未来。只有当人类已经融合到某种程度,种族和族群的区别逐渐变小的时候,甚至差不多消失的时候,历史才能被心平气和地认识被接受被学习被研究而不是成为炸弹或者炸弹的导火索。才不会成为兵戎相见的依据。

插件小事,中日建交初期,钓鱼岛成为棘手的问题,日方毫不让步,而邓小平则说既然解决不了就搁置它!跳过去!邓小平对外的说法很有意思:我们的智慧不足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后代去解决吧。当时许多人听到都拍案叫绝。出大拇指说:老邓乃伟人!我们都知道,钓鱼岛是美式的克什米尔,为的是钉下楔子隔绝中日,而邓小平则话里有话,论谋略,美国人还嫩点!!

题归正传,如果我们今天学习了历史了解了历史的真相,然后自己去认个门儿站个队然后继承自己这个民族的深仇大恨,找其他民族报仇雪恨。别说和其他国家和人民和平共处,就我们国家自己就分成五十六大拨,先弄出五十五个竞争对手这还不算完,每一大拨中还要分出许多小拨,每个村子里的不同姓氏都能自成一体。在和别人开战之前或者同时我们自己家里先杀出个你死我活。

这是我们的敌人梦寐以求的和最希望看到的。

这当然是遏制中华民族腾飞的唯一办法。也是中国亡国的最佳途径。

2010-01-11

标签:历史   我们   这个   周恩来   越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