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就“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商讨

2025-02-15 观点 评论 阅读

就“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商讨  

——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和维护毛主席的光辉形象  

一、序言  

当前,左右之争白热化,因孔庆东教授的“三骂”引来了南方报  

系一夜之间80多家媒体的围攻,而新华社也“两肋插刀”前来助阵。  

接着司马南的演讲也遭到青年政治学院学生的质问,而司马南却从容  

不迫的给予“回应”和“教育”。由于青年学生的幼稚和短见,正是说明受到南方报系的影响至深,没有看到当前严重形势的根源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呼声。就单纯这两种事件就足以说明右派猖狂至极。  

正是在这关键时刻,党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代表官方,在南方系的老巢广州召开了“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要有力回击境内外对毛泽东别有用心的攻击和污蔑。与会代表无一不肯定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思想在未来的指导地位。就像对已经失去希望“不可救药”的失足者,突然也说出一点肺腑的良心话,令人感慨和振奋。但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说法有些不妥。因毕竟这次会议是积极的、肯定的、光明的,所以草民对这一提法的人只能客气的用“商讨”一词进行浅谈,毕竟不是政治家和理论家。这个问题不是某个人的认识,而是带有普遍性。右派否定文革和反对阶级斗争,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左派和中间派虽然也有拥护和肯定毛泽东思想,但也赞同“‘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说法,不但起到增强否定“阶级斗争”和“文革”的作用,而且把这个疑问永远的留给后人,影响未来的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对这一原则问题进行纠正,恢复一个完整的毛泽东思想。  

我们先分析一下“‘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提法。其实文化大革命就是一场突出的阶级斗争。所谓的“扩大化”,就是体现在“轰轰烈烈”之上。文化大革命也就包含着“阶级斗争扩大化”,这就是所谓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提法之人却分开提:“‘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无疑“阶级斗争扩大化”是指整个毛主席时代,文革是指时代的一个阶段。这样就便于我们交流了。  

二、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实,1956年在全面的完成建立工农业体系,国民经济开始走向正轨,毛主席就退居第二线了。刘少奇和邓小平在第一线主持工作,意在培养刘少奇为接班人,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论述,是在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发表的。当时“阶级斗争”只有文革时期才“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到处可见这个标语,到处可听到这个口号。而62年至66年文革开始的4年中,基层并没有阶级斗争的口号,也没有听到有人喊过,群众基本还是陌生,这是我的经历所见。如果有也只是这几年之内官方的文件和各级领导知道。那“阶级斗争扩大化”就指建国至文革前这段时期的“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建国初的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运动、1957年的反右斗争、58年后相继大跃进高潮、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建国初三反五反运动和57年反右斗争其中包含着一定的遗留阶级的斗争。所谓的“遗留”就是指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一个统治阶级已经被推翻,新的政权已经建立。这个统治阶级虽然被推翻,但这个阶级没有被消灭,残余还在,这个阶级也就还在。  

建国初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建国后毛主席确实看到了"糖衣炮弹"对共产党的危害,发动了三反五反运动,亲笔批示枪决了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同时开展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国民党特务和反革命分子及地富反坏右的勾结,大搞暗杀和破坏活动,严重的影响了共和国的稳定和红色政权的巩固,难道这些不该反、不该肃吗?  

关于57年反右斗争,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权威人士的文章,关于当时反右斗争的真实情况,而转发的网友又附加一个说明副标题“还毛主席一个清白”,可惜,后悔没有保存。大意是:由于共产党政策的宽大,才有今天给自己背上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黑锅,是“农夫和蛇”的悲剧重演。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各行各业和部门也需要大量管理人才。对国民党政府中各层原工作人员,只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改造,就给以宽大政策,也就给予安排工作。可是有的从思想上并没有接受改造,总想回到他们失去的天堂,就蠢蠢欲动,向党进攻。当然其中不排除其他因素。这场斗争也是一场无奈的斗争,毛主席当时估计全国右派也就5000人,结果经第一线工作的邓小平实施就处理了55万人。邓小平因刚开始第一线工作,毛主席不可能不信任和怀疑吧,不能事事都过于指责和纠正吧!这个“55万人”、这个“扩大化”的大帽子后来就给毛主席扣上了,难道不是冤枉吗?  

以上是53年和57年的两次运动,是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现状与国民党反动因素影响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大跃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的这后三次运动,就是我们党内自己产生的新的阶级。首先有矛盾、分歧发展到两种思想、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最后是两个阶级——导致毛主席不得已发动文革。  

后三个运动因是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就集中的论述。大跃进是积极的也是正确的。正像周恩来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那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经过实践的考验,证明是正确的。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来看,今后将会更加证明‘三面红旗’的正确和光辉。”“我们的缺点和错误虽然严重,但是,它是属于执行中的具体政策和具体工作的问题,不是‘三面红旗’本身的问题。”这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恰恰是由于违反了总路线所确定的正确方针,违反了毛主席的许多宝贵的、合乎实际而又有远见的意见才发生的。”[最后一句话,在新版周总理文集中被改革精英删去了。]新中国刚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是刚起步。而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在正常的发展,帝国主义时刻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挑衅。所以我国必须奋勇直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大跃进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的探索和发展。在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出现的严重困难后,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发言说,因大跃进造成目前的困难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说的对,承认了天灾,也承认了人祸,但“七分人祸”并没有承担责任。毛主席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以博大的胸怀,主动的承担责任,而作为第一线直接工作的刘少奇却躲避责任。大跃进中出现的“浮夸风”、“高指标”、“大食堂”、“共产风”是谁直接搞的?而刘少奇没有承担责任,后人却无情的、“扩大化”的把这个“七分人祸”的大帽子就这样的扣到毛主席的头上了,意欲何为?  

至于与“阶级斗争扩大化”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四清运动,对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毛主席和刘少奇就已产生了重大分歧。刘少奇主张保护和利用各级主要领导,把矛头对准农村基层干部和地富反坏右。毛主席极力反对,认为基层干部只要认识错误和改正了仍可以继续重用,不能打倒,地富反坏已经被打倒了,右派也打倒和戴帽了不是重点,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这样就出现了63年5月20日先颁发的“前十条”,接着间隔只相差三个月又起草颁发了有争议的“后十条”。就在64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又下达了《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的通知(二十三条和通知)》。这个文件明确地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不论在什么社队,都不许用任何借口,去整社员群众。”事实上等于否定了刘少奇制定的《后十条》扩大打击面整群众。请问:又是谁在搞“扩大化”?  

怎么,好事都是别人的,错误都是毛主席的?是不是看毛主席不在了,你们就兴风做浪了,往自己脸上贴金?  

前面已先阐述了毛主席在62年的八届十中会议上,才有关于“······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论述,只是形成了理论。此时毛主席和刘少奇就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问题就已经有明显的分歧和斗争。从后来毛主席几乎被架空、非常艰难的发动文革来看,这几年“阶级斗争”谁能给以落实呢?当时见证基层也没有人喊“阶级斗争”的口号,没搞怎么就有“扩大化”呢。阶级斗争是运动的一种形式,但运动不一定就是搞阶级斗争。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哪年没有反腐败运动,难道你们也在搞阶级斗争?  

以上的论述,由建国到四清系列的运动,不存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相反却扩大化的冤枉了毛主席。那么一系列的运动该不该搞呢?从今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没有群众运动的自由化发展就得到答案:应该搞,而且必须搞。那时,更不要说后期的文革,谁要是偷盗了让别人知道,就没脸见人;谁不赡养和弱待老人就让人背后指脊梁骨可耻;谁搞男女关系就让人笑话,这样的社会更谈不上有其他的不良现象。这是何等的空气清晰的社会环境,这样好的社会环境不是今天多少部法律所造就的。所以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体现。  

三、文革的“错误”  

“文化大革命”是左右之争最敏感的话题,也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部分。关于反思文革、肯定文革、歌颂文革的文章在左派网站比比皆是,我没有必要再一一论述。我只能对本文章文革的“错误”提法,从侧面论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毛主席把文革看做他一生当中第二件大事,可见文革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是多么的重要。毛主席第一次上井冈山,以武装斗争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由此打下了一个新中国。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正是文革兴起的前夜,这就是暗示要发动文革的部署和决心已下。我们评价文革的正确与否,要看毛主席当时所处国内外的形势以及发动文革的动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变修,复辟了资本主义。国内由60年代初就围绕着农村“包产到户”“分田单干”,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毛主席与刘少奇就有明显的分歧和斗争,而且越来越严重。在部分地区已经在推广了刘少奇“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路线。为了反修防修,为了防止在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就是发动文革的动机。我们可以用毛主席当时所说的预言和现实情况来论述文革的“错误”。毛主席说:  

(一)多年来,我们党内斗争是没有公开化的。一九六一年七千人大会,那时我讲了一篇话,我说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如果我们不斗争,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或几十年,中国就可能变颜色。这篇讲话没有发表,不过那时已看出一些问题,六一年到六五年期间,为什么说,我们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好呢?说得不是客气话,说的是真话。  

(二)“······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三)——没有这场文化大革命,我们毫无办法。讲了多少年了。虽然我的名声很大,但他们还是那么搞法。在北京就是没有人听我的话,《人民日报》就不听我的话……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过去也讲了许多。但我有怀疑,有的人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刘、邓是反对这篇文章的,文章发表后全国转载了,北京不转载。那时我在上海,我说把文章印成小册子各省打印发行,就是在北京不打印发行,彭真通知出版社,不准翻印。北京市委是水也泼不进,针也插不进。  

(四)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以上四段话,足以说明当时毛主席为国为民的担心和预言。当时毛主席几乎被架空,两条道路的斗争已经上升为两个阶级的斗争了。  

现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形势如何?毛主席的担心是否出现了?我用网友的文章代替我的全面论述吧!参考:  

中国改开三十年世界之最大全(一百零六项反映社会突出问题)  

http://bbs.wm090.com/thread-1614547-1-1.html、  

中国腐败,世界第一(十项腐败,世界第一)  

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20645210  

 

文革中尽管邓小平“三起三落”,期中说明毛主席还是高看和一次次重用甚至在撤职后仍在保护他。毛主席对邓小平不讲阶级斗争,一次次在刮右倾翻案风是不满的。 

文化大革命是亿万人民参加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以斗私批修为武器,提升人民自觉的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是以造反有理为真理,同走资本主义道理的当权派进行反复辟的斗争。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巩固。是坚定了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场无产阶级反修防修的大演习,因是初次,其中难免有一些过失。不能因一些过失而否定他的主体。毛主席说的“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是正确的。

四、结论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不知商讨的如何?现在竟有人胡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片面强调这次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就把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党的各级领导人,从而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人为地任意地有系统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的阶段。  

现在你们都在玩弄“事后诸葛亮”的本事,各个充当“明白人”和“领袖”,对毛主席这个那个的进行挑剔。不是这个“过分严重的估计”就是那个“严重的扩大化”,进行诬陷和诽谤。有人说草民和你们“理论家”“党史研究专家”不是一个档次,才疏学浅,不配与其谈论。那么同样你们和毛主席比,就像草民和你们比一样。邓小平都不如毛主席的万分之一,你们算个什么?“鹏飞万里,其志群鸟岂能识哉”?  

列宁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国家与革命》1917年8—9月《列宁选集》第3卷第199页)无产阶级就是主张阶级斗争和革命的。而她的敌人资产阶级恰恰是发对阶级斗争和革命的,这是各自的立场,以“扩大化”和“错误”为借口就是反对的体现。“阶级斗争”和“革命”并没有人规定什么程度和尺寸。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履行正常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平时的小搞。有人要走资本主义道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改变国家的颜色,那就要大搞。那就要不客气的“扩大化”了,那就要不客气的进行文化大革命了。无论小搞还是大搞,都不会迎合资产阶级胃口的。站在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就必然对“阶级斗争”和“文革”进行诬陷和打击。  

参考文章:  

视频:东学大讲堂【毛泽东的风雨历程】  

http://wertyuiopws.blog.163.com/blog/static/13607272320116291736415/  

1963—1965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f440e30100sjfh.html  

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f440e30100sjg5.html  

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f440e30100sjg8.html  

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f440e30100slry.html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