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卡扎菲祭

2025-02-15 观点 评论 阅读

卡扎菲祭  

  

卡扎菲走了!  

一代传奇人物横死于乱军之中。一年之前,估计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想不到这样的结局。对于卡扎菲,赞扬的人说他是利比亚的民族英雄,为民族利益而殉难;贬毁他的人,说他是一个独裁的自大狂。两者似乎都有根据,但褒者誉之过高,贬者毁之过低!  

很多人看到卡扎菲人生轨迹升降,却看不到卡扎菲背后世界风云变化。卡扎菲之死标志着一波历史洪流耗尽了它最后的能量!  

卡扎菲何以成为风云人物?  

大鹏都是乘风而起!卡扎菲是世界革命时代涌现的众多风云人物之一。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以武力、市场、技术、金融称霸世界,形成了以欧洲各小国为宗主国,亚非拉各国为殖民地的格局,也就是以欧美为中心,其他各国为外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的财富通过各种渠道流向资本主义中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除了极少数国家,大部分外围国家是不能走欧洲国家道路,像中心国家那样发展起来的!  

这样的体系自然出现穷人和富人的斗争。  

穷人包括资本主义世界中工人阶级,还有外围殖民地国家工人、农民和奴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外围国家则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民族解放运动。  

富人的统治则是另外一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资本家,他们在外围殖民地寻找少数代理人,如政治家、军人和学者,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在上个世纪初,美国、德国和日本强劲崛起,世界资本主义中心霸权英国开始衰落。世界出现了两大性质的战争,一个是新老帝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一个是以社会主义为旗帜为领军,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翻资本主义,在亚非拉国家推翻帝国主义,打倒本国代理人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亚非拉国家,要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反买办。一时间四海翻腾,风雷激荡!  

二战以后,雅尔塔世界格局形成,美苏对峙,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垒。除此之外,还有资本主义新霸主美国和老霸主英国的暗斗,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欲望。实际上形成了美苏共治的局面,巨大的外部威胁成为维系两个阵营内部的重要条件。这样,在打击老霸主的问题上,美苏达成默契。苏联高举民族解放大旗,美国则言必称自由和民族自决,在原英法的势力范围的中东、北非、中非,或推动、或纵容当地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当英法联军发动战争要教训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纳赛尔时,美苏同时对英法发出严重警告。也许英法这才明白,美苏要彻底剪除欧洲的羽翼。今天,英法逐渐沦为今天的二流国家。  

这给阿拉伯世界各国家提供了民族独立解放的战略空间。出现了纳赛尔和泛阿拉伯主义!  

借助世界风云,卡扎菲闪亮登场。当年的利比亚,埃迪尔斯王室出卖国家主权,美国、英国在此有军事基地,英美石油公司在此获得巨大的石油利益,更要命的是,国王对中东的阿拉伯国家革命运动无动于衷。卡扎菲领导几十个年轻军官,不费一枪一弹,和平夺取政权。实际上,是利比亚人民抛弃了昏聩的老国王,选择了卡扎菲。  

抓住机会的人自然有过人之处,但作为政治家、军人,在获得权力的过程中,卡扎菲显示过多少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吗?时势造英雄也!  

卡扎菲在国内实行驱逐美国、英国的军事力量,石油国有化,驱逐英美石油公司,用石油收入高社会福利,进行现代化,并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但卡扎菲之所以能做这些,在于美苏对垒,卡扎菲可以用苏联制衡美国,而美苏共同打压老欧洲,欧洲强国无法染指中东北非。  

这一切让卡扎菲在北非成为熠熠生辉的阿拉伯反帝英雄人物!  

那么,卡扎菲今天何以四面楚歌?  

势来天地皆同动,运去英雄不自由。  

1991年,苏联解体,天下格局巨变。  

国际上,世界社会主义受到沉重打击,陷入低谷。美国一超独霸,开始单边用兵。在国家内部,当年的苏联、以及亚非拉等国家的领导人物,或者其二代子女,逐渐蜕变为新权贵。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霸权是建立在资源的垄断基础上的。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说,其天然的广阔疆域,其天然的影响力,其经济的扩张潜力,自然会侵蚀资本主义霸权,因此,这些大国的新权贵,欧美资本主义中心区不会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伙伴接纳,他们或者成为代理人,或者运筹帷幄,取而代之。  

而小国的这些新权贵也就几种选择。第一,成为欧美代理人,可以维持少数权贵的荣华富贵;第二,借助于紧密的核心战略利益,依托于地区大国,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朝鲜就是这样;第三,与周边小国结成实际的同盟,与大国周旋。  

毋庸置疑,卡扎菲家族及其追随的人,已经成为利比亚的新权贵。1991年后,苏联解体,利比亚失去了以苏抗美的战略空间,开始改变经济,融入欧洲。2003年,美国打掉萨达姆之后,卡扎菲开始与美国合作,西方石油公司开始进入利比亚。再之后,美国和利比亚还进行反孔合作。布莱尔、萨克奇都成为他的座上客,他也成为他们的贵宾。  

当年带领穷人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反买办的英雄,现在又是什么?权力家族化,卡扎菲和他的家族已经成了实质上的帝王和王室;以权力获得财富,他的子女和奴仆已经成为官僚资本;对西方石油公司出让利益,它又如何与当年的买办相区分?卡扎菲和他的家族已经与当年的下层百姓产生隔阂,至少受到利比亚东部地区穷人的仇视。  

如果卡扎菲当年是一座闪光的英雄塑像,那么,今天,他的身上已经锈迹斑驳。  

利比亚石油储量极其丰富、石油品质及其优良、开采成本极其低廉的小国,但利比亚却没有任何看家利器。作为这样小国的新权贵,如果像海湾君主那样,与美国彻底合作,当美国的代理人,卡扎菲及其家人何愁安享荣华?  

但是,作为最后一个老一代泛阿拉伯主义领导人,卡扎菲毕竟还有些英雄的梦想。他仍然抨击各种殖民主义,抨击阿拉伯领导人的腐化,他帮助、推动非洲联合,组建非洲货币基金组织,中央银行,投资银行,想通过中、俄石油力量制衡美国,维护国家自主权。依稀间还能看到当年民族解放的信念。  

这就是卡扎菲的矛盾,这就是他悲剧的根源。  

他已经成新权贵,但仍想当下层百姓的代表;他已经成为新权贵,但是,他毕竟是来自于革命年代的风云人物,因此,他仍然蔑视那些海湾依附于美 国的 君主和傀儡,对他们嗤之以鼻。作为石油储量极其丰富的国家,但又是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卡扎菲无力抵抗欧美,但他却无法成为纯粹的傀儡,他仍然想争取国家的独立主权。但是,在穷人看来,很难分辨出这是维护家族还是国家的利益。作为小国的新权贵,他没有看到天下格局巨变,在没有核心战略利益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希望以远方大国制约眼前的敌人。在世界革命洪流逐渐平息,而他本人也已经成为一个小国的新的权贵时,卡扎菲仍然执著于当年的梦想,要构建非洲联邦、非洲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央行、非洲投资银行,把欧美金融资本排除于非洲之外,轻易触动欧美核心利益。  

因此,利比亚东部的部落、穷人反对卡扎菲,海湾的君主们仇视他,得到他帮助的非洲领导人担忧其野心而怀疑他,宿敌美国、英国和法国自然是除之而后快。真正支持他的也就是曾受益于他的几个部落。  

不管骚乱最初如何发生,东部底层民众爆发的不满迅速被东部部落上层人士所利用,而海湾君主趁机暗中插手,美英法迅速出击。卡扎菲四面楚歌,难逃最后的命运。  

当革命者转变为新权贵时,他该做什么?  

已经成为新权贵,却又无法放弃革命者身份,这是卡扎菲的悲剧!  

想想纳赛尔之后,想想萨达姆,再看看今天的卡扎菲。难道这种悲剧是当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宿命?  

标签:国家   资本主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