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说说“素质”:反思“白专”教育

2025-02-15 观点 评论 阅读

说说“素质”

  

一、一些现象  

改革30年来,“素质”一词开始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了。与素质相伴的还有一些词,如“层次”、“品位”等等。  

在“素质”的名义下,一些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领导者被赶出了各级领导层;在“素质”的名义下,中国人民已经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可以说,30年改革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繁复的等级制度。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被帖上了“低素质”的标签,沦为社会底层群体。  

在当今中国社会,因“素质”而相互歧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有西方经验者会指责中国人素质差;白领知识分子指责蓝领阶层素质差;城里人指责农村人素质差;大城市的会指责小城市的素质差;北京上海人会指责外地人素质差,凡此种种,我称之为“素质歧视”。“素质歧视”导致人们离心离德,丧失团结合作的基础,从而有害于社会进步。  

  

二、素质是什么  

虽然素质一词满天飞,但似乎没有人精确的、科学的阐述一下,“素质”究竟是什么。  

由海归、学者、教授构成的精英们,是素质(素质歧视)的始作俑者,一直以来他们占据了素质的制高点,掌握了素质的话语权。他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成了素质的典范,于是离他们越远的,既被定义为“素质”越差。  

那么,“素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一个人素质越高,就意味他能够承担更加艰巨的工作。  

或者说,一个人素质越高,就意味他具有更强的责任能力。  

或者说,素质就是责任能力。  

否则素质不就成了无用的摆设?一些现象比如:  

一个人唱歌跑调、五音不全会被人认为素质差;  

一个人没吃过西餐或不会用刀叉,会被人耻笑为素质差;  

一个人讲粗话、吃饭声音大、吃大蒜、嘴里有蒜味会被人认为素质差;  

一个人穿衣不讲究颜色款式搭配会被认为素质差;  

······  

这种种“素质现象”,其实都和素质(责任能力)毫无关系,多半仅仅是一些生活方式而已。  

  

三、责任能力是什么  

素质就是责任能力,那么,责任能力是什么?我认为:  

责任能力,实际上就是对失败后果的承担能力。  

你能承担多大的失败后果,那你就能承担多大的责任。  

最坏的失败后果就是死人,所以当你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时,你将无所畏惧。所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认为,一个人学问越高,责任能力越强。但这不是全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历史上许多学问不高的人所成就的伟业。比如,成就霸业的刘邦就是一个学问不高的人。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所指的就是,秀才们大体对失败后果承受能力差,责任能力低(素质低)的意思。  

如何解释责任能力?我认为:  

责任能力并不仅仅是学识,责任能力包括两方面:  

一个是“责任技能”,也就是一个人的学识。  

一个是“责任心”。  

古人说:“卧薪尝胆”、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等,所说的就是培养责任心,意思就是:一个人要承担大责任,就要先想到失败的后果,承受各种挫折困苦的磨练。  

所以说责任心就是指忠于事业、勇于进取、百折不回的精神。  

  

评价一个人的责任能力(素质),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但在很多时候,“责任心”更重要。一个没有任何责任心的饱学之士,大体也就是个废物,甚至经常成为哗众取宠、蛊惑人心、见利忘义的有害物。  

在获得学识的机会上并不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在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时往往主要依据责任心。  

就象毛主席说的:一个人能力(学识)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服务人民的责任心),就是一个好同志(高素质的人)。(原话记不清了)。  

钱学森、李四光等那一代科学家是高素质的,他们既具有深厚的学识,又具有振兴民族科技、工业的决心,因而他们能够承担起民族重任。  

王进喜、陈永贵为代表的广大一线工人农民们也是高素质的,因为他们为完成国家计划,在各自的岗位上忠实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雷锋是高素质的,因为他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完美体现了解放军战士、共产党员的美好灵魂。  

  

四、素质歧视的恶果  

30年来,精英们构建了一个“伪素质”,认为“素质”就是学问,他们用“素质 = 学问 = 文凭”这样的荒谬观念忽悠全国人民和领导者,蛮横的给最广大人民群众贴上了“低素质”标签,剥夺他们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打击他们参与国家管理的信心。使普通群众成为只为温饱奔波的弱势群体。  

在“领导干部专业化”的幌子下,网络了一大批持有真假文凭的、善于投机钻营的、见利忘义之徒(我称之为“伪高素质”)占据各级权力机构,使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成为中国官场潮流。最终,不仅忠诚人民利益的、学历低的好干部被排斥,而是只要忠于国家人民利益,不管学历高低都遭到排斥。  

因为这些“伪高素质”精英们对国家民族没有任何责任心,所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根本不在这些人的视野,所以他们能把一座座大山压在人民头上。  

他们精心构建的素质等级,给最广大人民群众贴上了“低素质”标签,其目的是要实行以他们为主体的“精英专制”。  

厉以宁教授:改革要牺牲一代人,就是三千万老工人…  

张维迎教授:(我的)正确观点是不需要投票的,否则谈不上尊重科学…  

一个对国家工业化没有丝毫贡献的人,张口就要牺牲三千万对国家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人。  

一个以科学、真理自居,反对我就是反科学。  

这些难道不是一出活脱脱独裁者表演吗?  

  

五、素质教育  

既然说到素质,也就顺便谈谈时下热闹的“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教育的失败已经成为共识,失败的原因都道是缺乏“素质”,但什么是素质,却似乎没有人说。  

因为要“素质教育”,教育部开出的方子有“跳华尔兹”、“唱京剧”等;各学校的素质教育更是五花八门,“欣赏交响乐”、“模拟联合国”、“模拟财富论坛”、“辩论大赛”以致小学里也“模拟MBA”等;家长积极支持“素质教育”,给孩子安排“钢琴课”、“舞蹈课”、“美术课”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举措,无不以所谓“素质教育”为出发点。  

因为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明白,素质 = 责任能力 = (责任技能+责任心),所以显而易见,上述五花八门的“素质教育”举措和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爱因斯坦能拉提琴,但这不会使他的素质更高,只是让他看起来更有趣而已,因为他的素质表现在“相对论”上;国家元首弹钢琴、唱歌剧,别人也不会就此认为他素质高,也只是使他看起来更有趣而已,因为他的素质表现在领导力上。  

  

其实毛主席已经很好的解决了素质教育问题,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责任心)的、有文化(责任技能)的劳动者”。  

上次两会后,教育部周部长做客强国论坛,我曾向他提问:我们现在的教育方针是什么?还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吗?可惜他没有回答。俺作为大学老师,也不知道现在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过去讨论的“红”与“专”问题,实际就是素质教育问题。又“红”又“专”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红”就是“责任心”,是对个人、家庭、国家、民族以致人类的责任,“专”就是技能、学问。否定了又“红”又“专”、否定了毛主席的教育方针、肯定了白专教育,就有了现在的“素质教育”问题。  

又“红”又“专”出栋梁,白专只能出废物,出哗众取宠、见利忘义之徒,出没有灵魂的“伪高素质”躯壳。  

  

范跑跑事件是一个很说明问题的事件  

  

满怀信心的范跑跑,带着“乡亲们的骄傲”,从穷乡僻壤来到北京大学,遭遇到了空前的“素质歧视”,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别人又是“围棋乒乓冠军”又是“钢琴专场晚会”,在那些“伪高素质”压迫下,他感觉自己“很无知,很无能”,“因而“非常自卑”,因而彻底自轻自贱,否定自己的历史,否定乡亲们的骄傲,并开始发奋“恶补”,补什么?补自己的“伪素质”,补哗众取宠的奇技淫巧,补到毕业了,自我感觉好起来了,认为自己“素质”高了,甚至道德也高了,于是轻狂起来,蔑视一切,要给大家启蒙,结果危机一来,破绽百出,没经住考验。  

通过前面的素质讨论,现在我们知道,当他进入北大时,他的素质比别人一点也不低,甚至更高,他虽然没有那些花哨机巧,但他有对国家、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更深刻的理解。但偌大的北大没人给他指出这一点,听凭充斥校园的“伪高素质”压迫他,摧毁他,使他进入迷途。到他毕业,那些恶补的“伪素质”又让他变得轻狂自负,失去了自我,成了没有灵魂的“伪高素质”躯壳,而他的真实素质提高了吗?我看只会减少。  

范跑跑的历史,就是平民子女在北大的被摧残迫害史,被“伪高素质”的歧视压迫史。没人知道,九岁时的范中美是不是也如小林浩一样勇敢坚定?同样没人知道,小林浩如果有幸进入北大,是不是也会成为范跑跑样的没有灵魂的“伪高素质”躯壳?  

彻底奉行“白专”教育的北大,只能是这样病态的“伪高素质”躯壳的摇篮,是扼杀素质的摇篮,而不可能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现在,在“中国改革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等国家高层机构,充斥着从北大出来的没有灵魂的病态“伪高素质”躯壳。但他们以真高“素质”自居,君临百姓,目空一切。他们实际权利很大很有影响力,但他们不负任何责任,他们除了鹦鹉般叫几声“普世价值”,也没有什么理想,他们有的只是算计,他们每天都在算计着,是“换鞋”还是“上树”?悲哀啊!有时我想,要是他们都去美国多好。  

标签:素质   责任   就是   一个   教育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