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GDP是建立在交换(选择)价值游戏上的数字

2025-02-15 观点 评论 阅读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可以说会颠覆大多数人,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在传统上的认识。这里我要先玩一个GDP的数字游戏,只要会玩这个数字游戏,那么大家都能理解GDP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数字游戏中,我可以说美国的GDP十年之中增长上千倍,你们可能不信,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玩这种游戏,以便跳出常规的思维陷阱。如:十年前上千美元的一台个人电脑放在今天美国的这个价格体系内,可能只能1美元都不值。而GDP(国民经济帐户系统)是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今天美国的GDP还不是一大堆的商品和服物价值的加起来的数字,而今天的最新个人电脑价值也只是在近千美元左右,那么单是以现在价格体系来观察,这不就得出美国十年之中GDP增长了近千倍的结论么?
  
   那么现在跳出这个思维陷阱,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十年前的电脑在当时的价格体系内,它所能交换到的资源(赚取的利润)和现在的电脑其没有多大差别,十年后的今天一台个人电脑交换的资源(赚取的利润)还有可能减少,因为工业在飞速发展中,工业品的价格会不断下降,而农业及轻工业品确可以保持相对不变的价格。 其实东欧、苏联的经济数字被压得这么低,也只不过是玩这种数字游戏的结果,不要小看这种游戏,只要某个经济体系按这种游戏规则行事,那么它的资源就会被美国主导的世界大量交换走、同时其自身体系的劳动力价格被极端的压低。
  
   GDP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国民生产总值,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
  
  一、对资源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交换(选择)比例。
  
  有人把人均GDP的高低与一个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发展及发达程度联系起。GDP数字本身可以说是由无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累积起来的数字。但确没有意识到商品的价值和服务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一件普通的衣服为价格50元,高档点的上几千或上万元,一台电视机为1000元,妓女像嫖客提供性服务为从一百到上万元不等。可以说它本身代表的是资源交换的比例和物的服务所取得的资源分配额。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资源的利用和排队组合之上的,也就是说在玩这个交换(选择)价值游戏之前,整个交换价值体系必须要有充足资源,如:钢铁、煤炭、石油、化纤、橡胶、化肥、粮食产量、机械车床等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当然一些国家或地区并不能生产或开发这些,但并不防碍这些地区或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参与交换价值游戏。而像服务行业等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他们只不过是通过自己的服务来分配到财富。假如妓女从嫖客那里赚到的钱不能用于够买实物商品,那么这种服务本身便不会存在,可以说没有资源和资源的开发能力那么就如同空中的楼阁一样虚幻缥缈。只要创造了交换价值就能分配到实实在在的实物资源。如:鞋商的工厂因制造鞋,那么就创造了鞋子的交换价值,电视机生产厂商生产电视机而得到了电视机的交换价值,微波炉生产企业因生产微波炉而得到微波炉的交换价值。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商品的所创造的价值并不等于所有资源简单叠加在一起的价值(劳动力也是一种资源),这些产品或物的服务可以交换到更多的资源。同时高端消费品也不简单等于资源叠加的价值,它可以更恐怖的交换到更多的低档消费品,而这些又是数量更加庞大的资源组合而成,可以说资源才是一切财富之源。
  
  二、GDP低的国家(地区)的人们并不一定比GDP高的地区人们生活差。
  
  按普通人的逻辑,人均GDP或者说是收入代表了一个人支配财富的程度,数字越高说明这个人越富有,支配社会资源越多。可以说这结论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的,但这些人显然忽视了这个人只对这个交换体系本身有意义,而交换体系之外的人确不会受这一规则约束。假如其有些国家或是地区不就是不与你所在的交换体系发生交换或者是交换一定程度上受阻,那么这种逻辑便不能成立。这些地区的人们因一定程度上能自产自销,那么他们就不会被交换走大的资源。虽然他们没有这些新式的消费品,但并不妨碍他们创造自己的交换价值,他们依然可以支配大量的资源,他们能把生产电视机、手机、电脑等的原材料或者劳动力用来生产别的消费品。正如古代的富人支配有大量的资源,虽然古代没有这些技术来生产现代化的消费品。但这些人依然能利于自己的知识和选择创造自己的交换价值。如:不能看电视,他们确可以去看戏,不能使用香皂或沐浴露,确可以用香料直接来沐浴,没有小汽车可以乘坐,确可以骑马、座轿。
  
  因为不与外边交换或者不能充分的交换,那么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的人们依然要比想象中的好得多,他们可以支配大量的资源。这就不难解释我们以前听到的打工者所说的,把沿海地区打工赚来的钱拿到内地来消费会过得很好的说法。这是为正是因为资源交换受阻,使得这些地区人们可以支配更多的没有被交换走的资源。又如:看到香港的一些电视剧描述内地人多么的贫困、愚昧,他们的逻辑显然是从他们交换体系的角度来思考,觉得人均GDP只有几百美元到底能买什么。其实内地七八十年代城市工人的生活水平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差,虽然没有彩电,但确可以有收音机和黑白电视等在自己交换体系内创造出来的交换价值,拉美国家虽然人均GDP数字很高,但确更多的人连电视机都买不起。有些人总是用贫困分化来掩盖交换体系差异的问题,难道美国就没有贫富分化吗?不是!而是因为拉美国家的大量的资源被交换到了发达国家。这些资源不能创造自己的交换价值,供本国民众吃喝玩乐,这才是拉美贫困的真正原因。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很多技术虽然很先进,但是与西方交换体系是不同轨宽上的列车。一旦苏联、东欧这些宽轨上的列车强制性的放到窄轨上就变会成破铜烂铁而变得一钱不值。如:今天的俄罗斯的人均GDP虽很高也快要恢得到苏联时期的水平,但确被西方交换走了大量的资源,民众的生活水平可以说远不如苏联时期,因为这些资源不能用来自产本国的私家车,不能用来生产本国的消费品,而只能用大量的资源出口换取别人所造制出来的一点点微不足到的商品。
  
  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中国很多地区,可以说中国很多内地城市越开放越形成统一市场交换体系,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更加的贫困,人均GDP再高,可是个人支配资源的数量和种类的确在不断减少。以后可以有更先进的数字电视,虽然人均GDP更高,但现在能够买得起模拟电视的人,以后确有可能将买不起新的电视替代品,而今后模拟电视确可能不生产,那么个人支配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不是下降了么?当然今天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农村的农民生活水平相比以前高这是事实,这只能说明中国的以前的工业没有像苏联一样扩张开,本人不打算在此文中详细论述中国的情况。应该指出的中国情况相当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按现在中国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被西方消耗、交换到他们的体系的趋势,长期下去只有崩溃一条路。很多人认为中国发展上游产业,没有效率不划算,买西方的技术和设备便宜,其实这些人没有算实物资源的流向帐。虽然从货币结算上反映出是赚,而在实物流向上确反映出来是亏。
  
  如:一个村子里边只有几个鞋匠在为村民做皮靴,这些鞋匠一天只能做十几双。突然有一天外边来一个资本家让村民不要买村里鞋匠手工制做的鞋子,一个鞋匠一天只能生产几十双,而资本家的鞋厂有更先进的技术,人均效率可以一天生产上百双,鞋子会更便宜,他让村民们用牲口和粮食与外边交换换取外边的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够买这个资本家的企业生产的鞋子。表面到鞋子是便宜了,可到最后村民们被交换走的资源越来越多,而个人够买能力不断下降,以前一个人一个天的收入可以买几双鞋,可现在连一双也买不到,而大量的资源和其它低档的农产品确被外边大量交换掉,而鞋匠早已破产或转行,他们再也找不回自己的交换价值了。同时这些村民不能流动到外边形成统一劳动力价格,相对外边的劳动力同样的劳动确得到不相应的收入。从实物流向帐和个人支配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反映出来村民们亏得非常厉害。这就如同一个国家一样,假如不买外国的设备而使用本国的设备,表面上从汇率、货币的结算上表现出来很不划算,政府也有更大的财政支出。但资源还是留在国内供本国人吃喝,本国民众的收入体系就不会下降。这些民众本身不仅是消费者,他们同时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没有工作和相当的收入哪来消费?一个国家发展需要的是以自己为基础的交换价值比例,而不是曲从以别人,以别人设定的不合理比例进行交换。可以说GDP并不代表国力,真正代表国力的是科学技术和资源支配的数量,以及国民在社会复杂分工中的协作能力。
  
  三、人均GDP不断增长某种程度上会导致货币结算体系的崩溃。
  
  GDP这种交换价值创造出来的游戏,在市场经济之下是无法避免崩溃的。别的不多说,人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有无限的精力和时间来消费无限的消费品,新的消费品和新选择出现,旧的活动和选择就会被替代。而人均经济数字确在完全以赢利为目的市场经济之下确不断增长,个人在单位时间内支配资源数量和种类虽有可能增多,但支配资源组合品的种类单位时间内不可能无限增长,价格体现一种交换比例,GDP也是建立起这种比例上的价格数字,然而人均经济数字确不断增长,可以说市场经济金融系统的坏帐是普遍存在的。为不避免崩溃,只能到外部经济体寻找更多的资源来消化金融体系上的这些坏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完全建立在以货币为基础上的经济学都是形而上学的。真正的经济总量统计,应计算实物的投入产出消耗,产出与消耗的比值越高才表现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实物财富得到增加,必须弃抛货币的干扰作用,货币代表的只不过是一个所交换的财富分配比例而已。

标签:资源   交换   GDP   这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