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思想的起点看社会
站在思想的起点看社会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一切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因此,要研究社会就不得不研究人,不得不研究人的思想。为此,我们在这里分以下几章专门探讨思想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章 思想的起点
我们知道,心理学研究的是思想的对象,或者说是思想的表象,而不是思想的本体。只有通过对思想本体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思想。我们通过以下具体实验步骤来研究思想本体:
第一步 无论行住坐卧(当然刚开始最好是坐卧,这些静止状态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要让心先初步静下来。方法:可以持续地默想太极拳的慢动作,当然也可以默想写毛笔字等等慢动作,注意要越慢越好,时间越长越好。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让心渐渐静下来。
第二步 我们要看住自己的思想,看自己在想什么。想什么就放下什么。刚开始肯定不习惯,越想放下越是放不下,很痛苦,各种念头纷乱复杂。其实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平常你也胡思乱想,但只不过你被念头俘虏了,成了念头的奴隶,而现在你在试图做自己的主人,能发现念头纷乱其实是一种进步。这时候心要柔软,不要急,要悠然自得。这个阶段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有时候你会不由自主被念头拉走,经过一段时间你才发现自己走神了。不要懊悔,这很正常,人人都是如此,没有第一张饼的功劳,第三张饼是不会解决饥饿的。
第三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密集训练,你发现念头不再乱了。尽管有时候一不小心还会走神,但是你会立刻发现,在思想没逃几步远的时候你就能及时把它拉回来。警觉性的提高是这个阶段最大的特征。
第四步渐渐地,你再也不会走神了。每来一个念头你都能清楚地知道客人来了,同时你也能很轻松地放下每一个念头。对念头的来与去都清清楚楚、轻轻松松,这是这个阶段的特点。
第五步在这个阶段,随着不断地放下一个个念头,渐渐地你会发现前一个念头下去后,隔了一会儿后一个念头才出来,念头和念头之间有了一段距离,而且这个距离越来越长。念头之间距离的出现是这个阶段的特点。
第六步在上一步的基础上,你会不由自主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念头不再出现?你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方法让念头不再出现:你想象着彻底消融自己,让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持续深入地想,你会发现念头再也不出现了。这时候你就来到了思想的起点。
思想的起点有什么特征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这里是恒常的。这种状态你可以想留多久就能留多久,比如你可以保持几个小时、一天、几天甚至几个月等等,只要你不决定出来,那么你就可以在这里想留多久就留多久,是完全能够自主的。在这里你是自己的主人。
2这里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任何人世间其他的快乐(包括两性间的淫乐)都无法比拟的。你会不由自主地放弃其他快乐,转而追求这种快乐。
3 在思想的起点人人都是无私无我的,你会不讲任何原因地关爱别人,丝毫不会顾及自己。同时你会发现以前曾经很生气的人和事,现在无法生气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当然,思想的起点还有很多其他特点,但因为这里主要讨论思想起点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着重介绍这两个特点。
如果我们决定从思想的起点回来,我们必须经过一番努力。你可以持续地想以前曾经生气的事情,尽管你现在无法生气,但只要你努力地、持续地想生气的样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会发现突然升起一种心力,一种执着的心力,伴随着这种心力,会产生第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这个念头,紧接着就产生相对立的“他”这个念头,随后产生“喜欢”与“厌恶”等等一对一对互相对立的念头,这个阶段我们把它叫作“思想的分别状态”,接下来你会盯着某一件具体的事持续地想下去,这个阶段我们把它叫作“事相续状态”,你的思想是与具体的事紧密结合,是具体的,而“思想的分别状态”是抽象化的、是概念化的,是不会和具体的事相结合的。你可以看出,我们平常都是生活在“事相续状态”。在这个状态你是无法自主的,你是思想的奴隶,你是自私的。
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思想的起点,人才能从根本上、持久地保持无私无我,而在“事相续状态”,任何人都无法持久地保持无私无我,尽管有时候你的确能够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但一定不可能持久和永远,而且这种关爱带有分别心,比如你爱自己胜过爱别人,你爱自己的孩子胜过爱别人的孩子,你在这一刻心中充满爱,但在下一刻就不一样了。而在“思想的起点”就没有这种现象,你会没有任何区别,不讲任何代价,永远地平等地关爱一切人。所以,人从根本上来说,是无私无我的,只不过我们远离了这种状态,做了思想的奴隶。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张五常先生在清华和北大演讲时曾说过:“我只问一句:人性从根本上讲是自私的吗?仅这一问,就能让那些共产主义者哑口无言。”知识的大海,浩瀚无边,一个人,用其一生的努力,也只能在其研究的领域称得上权威,而我们,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最容易把这些权威奉若神明,认为他们无所不能,事实上这些权威在他们并不熟悉的领域,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大可不必把他们的胡言乱语当回事。
第二 对自私心的改造
对自私心的改造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方面:
被动:主要表现为外部的约束,例如伦理道德、制度等。
主动:主要是思想起点的研习,回归思想起点,人们将从根本上做到无私无我,并真正找到永恒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外界任何快乐都无法比拟的。
只有回归思想起点,人类才能从根本上完成对自私心的改造。
第三 政治家对思想问题的重视
人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而对人的思想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紧迫。我们从毛泽东同志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主席是非常重视思想问题的。由于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往往是人对外界的反应,是思想的表象,而不是思想的本体,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就必须研究思想本体。事实上,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只不过由于战争的紧迫和对思想本体的研究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问题,所以毛泽东同志没有更多精力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我们注意到,即使在艰难困苦的长征中,环境是那么的险恶,毛泽东同志仍然保存着两本书,而没有扔掉,这两本书就是佛教的两部典籍《金刚经》和《六祖坛经》。佛教的这两部经典恰恰是研究思想起点的两部奠基性著作,只不过在佛教里把思想的起点称作“自性”、“本来面目”、“真我”等等。
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要进行灵魂深处的革命,这就是要在思想本体上下功夫。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集团的形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剥削阶级的思想遗毒、思想本源和政治经济基础还是存在的,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继续革命”的论断,这个“继续革命”就包含了对思想本体的研究,我们只有追根求源到“思想的起点”,我们才能发现原来我们其实是无私无我的,并不是天生自私的。到了共产主义就天下太平了吗?不是的,恰恰相反,到了那时候,“继续革命”理论会显得更为重要,只不过那时候的“继续革命”理论,其主要内容就是对“思想起点”的研习。正是因为人人都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思想起点”的研习,共产主义才会实现,共产主义大旗才会屹立不倒。
第四 论中国的知识分子
人类首先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才有可能涉及文化知识的学习,但几千年来,广大劳动者都生活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困中,在客观上是没有可能学习文化知识的,因此,知识分子集团的绝大多数来自肉食者。这样,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英集团就天然的和强势集团也就是统治阶级结为一体,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当然,有个别的知识分子来自劳苦大众,功成名就前的苦难,往往使他天然的同情劳动者,从而做出一些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人民便称之为“清官”。千百年来,人民是多么渴望清官,他们寄希望于清官来拯救自己,而从来不敢妄想自己做国家的主人。“逼上梁山”这个“逼”字,多么辛酸的透露出劳动者在强势集团和精英集团面前的无奈,如果有一线生机,如果还有继续做奴隶的可能,他们是不愿走上这条路的。
第四 苏式社会主义与毛式社会主义的区别
苏式社会主义 把社会分为管理阶层和被管理阶层,他们认为管理阶层只有精英化、专业化,才能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我们知道,在人的私心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前,这个管理阶层会本能的利用手中的特权为自己、为本集团谋取私利,从而自然的、天然的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新的统治阶级。此前各种社会形态中的统治阶级,往往以个体的形式,实现对劳动者的统治和剥削,比如地主和资本家,他们只对自己管理下的劳动者实现统治和剥削。但是到了苏式社会主义,在其变质后,在其沦为新的官僚资产阶级后,剥削者开始以集团的形式实现对劳动者的集团性压迫和剥削,劳动者再次沦为弱势群体,于是主人失业了。
毛式社会主义认为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他们有能力管理社会,有能力组织生产,而且只有当劳动者真正实现对社会的管理,真正当家做主,才能说这是社会主义。为了实现劳动者对社会的直接管理,毛泽东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让劳动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建国前,绝大多数劳动者是目不识丁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毛泽东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辅之以简化汉字和普及白话文,这几项措施,使劳动者在历史上第一次掌握了文化权。为了让劳动者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毛泽东还极力普及科学知识,例如创办科普杂志、让科学家写科普文章、普及中等教育等等,这些措施让劳动者第一次拥有了科学权,他们第一次了解了科学其实并不神秘,我们其实就生活在科学中。
2 有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有先进的政治知识,才有可能实现对社会的管理。为了让劳动者掌握先进的政治理念,毛泽东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并辅之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方面让知识精英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教育,防止精英集团向强势集团的靠拢,并从而造就了劳动者自己的知识分子和精英集团,另一方面,知识青年带来了成熟的马列毛主义理论,使这种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理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普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箭双雕的战略措施。
3 劳动者如果就个体而言,力量是很有限的,你可以骂他是“刁民”、“屁民”、“草民”、“什么东西”,但他们就像水一样,如果分为一滴滴,当然没有什么力量,不过当他们融合为一体,成为山洪,成为海啸,他们将展现出如法阻挡的创造历史、推动历史的惊人能量。因此,劳动者要想真正当家做主,就必须组织起来,尤其是要形成全国性的组织,这是最根本的。为此,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赋予人民极大的话语权,号召人民一定要组织起来,甚至把枪炮送到老百姓手里。看看历史上,那么多的统治者,他们从来都是严格限制劳动者拥有武器,他们甚至不敢让老百姓有一把切菜用的刀。遗憾的是,中国的革命,某种程度上说,是农民的革命。农民,尤其当他们还被束缚在土地上,以小农生产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的时候,他们当家做主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因此,毛泽东感叹道: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问题。正是因为农民的问题,使得劳动者无法形成全国性的组织,这就导致毛式社会主义失败的必然。毛泽东在生前已经预测到了失败,他痛惜的在一首词中写道“如今江山红遍,江山靠谁守?”“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诸东流?”,现在读来,不禁让人怆然泪下。好在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就像薄一波同志在毛主席故居留言薄上写的那样“永远按照毛主席所诠释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我们可以看出,苏式社会主义是“为人民做主”,毛式社会主义是“人民做主”。前者极易蜕变为剥削社会,只有后者才能确保人民当家做主。
第五 毛式社会主义实现的两条道路
毛泽东,这三个字,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保证和象征。对毛泽东的任何妖魔化都直接导致劳动者的弱势群体化。因此,劳动者要想实现当家做主的毛式社会主义,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现代,唯一的途径就是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宗教化。我们看看伊斯兰教,在那些国家里,没有任何人敢对穆罕默德不敬,这样,穆罕默德的言论就能够得以贯彻。这其实是实现毛式社会主义的一条捷径,只要毛泽东的地位得到根本保证,那么他的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就能够得以实现。遗憾的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条道路被堵死了。接下来就只能走另一条道路,那就是等待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等待劳动者各方面的成熟,那时候就会水到渠成的实现毛式社会主义。
第六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比如纳米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等,财富变得像空气一样,虽然必须,但却极为易得。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准备了许许多多的容器,把里面装满空气,然后向人们夸耀:“你看,我有许多空气,我是富人”,你肯定会说这家伙是疯子。未来的社会就是这样,财富变得象空气一样,极其易得。如果有人向别人夸耀说他的财富多,那其实就像这个疯子一样,因为人人都拥有用也用不完的财富,人人都是盖茨,过多的财富反而变成了累赘。那时候只有愚蠢的人才为自己积累财富。那时候“富人”这个词就会变得和“疯子”一样成了骂人的话。而事实上,“富人”这个词在词典上要较早消亡,“富人”这个词的生命力还没有“疯子”长,实在是一个讽刺。财富的高度发达,使共产主义社会有了实现的物质基础。
财富高度发达,人们不愁吃不愁穿,衣食无忧,那时候人们将干什么呢?当然是追求快乐了。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但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是在追求快乐,而是在追求刺激,他们认为刺激是一种快乐。时下流行的找情人,一方面反映了人们无理想、无信仰的心灵空虚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刺激,他们把偷情的刺激当做了快乐。如果让他和情人组成家庭,很快他就会有左手拉右手的感觉,因为没有了偷情的刺激。我们再来看旅游,旅游其实是从自己过烦了的地方来到别人过烦了的地方。天堂般的美景,如果让你天天待在那里,你也会不胜其烦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凡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哪一个不是刺激。猫逮耗子你觉得不稀罕,但当你看到狗追着耗子跑,你肯定会觉得挺刺激的。因此,我们花费巨大的代价追求来的,其实往往只是刺激,而不是真正的快乐。问题在哪里?就在于我们思想的本体有问题。我们看那些小孩子,他们会沉醉于流沙,沉醉于泥团。我们再来看画家,他们往往会在那里画上几个小时,忘记了时间,没有了饥饿,那种快乐是极其美好的。还有科学家等等,他们的快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专注”,事实上,只有专注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而“思想的起点”恰恰以专注作为基本特征,你可以在那里专注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享受那种无法诉说的美好。未来的社会,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追求“思想的起点”,不仅仅因为快乐,还因为“思想起点的研习”,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健康,而这也正是人们所迫切需要的。全社会都把思想起点的研习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样在另一方面会使社会道德得到极大的提高,因为在思想的起点,人是无私无我的,只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财富的空前发达,道德的高度发展,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的两大支柱和根本保证。我们再来看佛家的预测。佛家在其著作中也详细描述了未来社会,只不过他们不称之为共产主义,而是叫做大同世界。佛家不打妄语,佛家的预测往往是不可思议的准确,虽然我们不会把自己的信念建立在这些预测上,但我们的确有理由相信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目前的高科技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前景。
总之,站在思想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们有理由为未来的共产主义大同世界而喝彩,因为它必将像日出那样,毫不动摇地喷薄而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