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一鸿:退休新政策?
据新华网2010年3月5日报道称:
总理温家宝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两个小时,万言文章,精彩话语纷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一、工人的职称
目前工人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工厂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工人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工人之间(尤其中小企业)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办好工厂,要靠90%以上的工人。以工人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工人的积极性,大部分工人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工人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工人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工人,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工人职称评聘,工人之间、工人与领导、工人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许多原来要好的工人,因此反目成仇,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增添纪委等部门麻烦和工作成本。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工人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损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工人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不管是什么高级工,还是中级工工作都是一样的就没有区别,汽车驾驶员更没有区别了,干的都是一样的工作。】
二、工人的收入
工人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15年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
2.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是工人,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3.工作工资: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5.特优津贴: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用。
6.工人的退休金:按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
【企事业单位副处级以下退休一律执行此文件】三年以内执行完成
温家宝总理2011年说:
三项措施解决退休待遇不公
据新华网2011年2月27日报道称: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已经是温总理第三次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退休待遇双轨制的问题时,温总理表示,准备采取三项措施逐步解决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问题。
网友“公平”:总理,你好。企业退休人员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同等资质退休人员的待遇低两至三倍。同等学历、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们,退休后不能得到同等待遇,有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的说法。总理,退休待遇双轨制不解决不行啊!
温家宝: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而且是这次网民最关心的,曾经排到网民关注问题社会保障当中的第一位。因为我有些同学,在企业和在机关事业单位是享受不同待遇的,我也知道这方面的情况。
我先讲这件事情的由来。这件事情的由来是因为我们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是从企业开始的,也就是说企业先实行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差距。同样的学历,甚至是高工、高学历,退休工资都比自己在机关的同学、同行要低,这个现象是不合理的。
为此,政府非常重视,已经连续七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待遇,其中对于知识分子,特别是有高级职称的人,提高的幅度还要大一些,大约每年都在10%左右,今年是140块钱。尽管这样,这些人现在的工资大多数也就是在1500块钱左右,应该说是比较低的。
虽然他们见到我,有时说要感谢政府,表示满意,但我深知,他们心中还有不平,他们生活还有困难。
我们准备采取三项措施:第一项就是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特别是具有高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离退休待遇,并且逐步把这种待遇机制化。
第二,在企业具有年薪的地方,应该拿出一部分来增加退休职工的工资。
第三,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在我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大家知道,其实机关人员并不多,有600万,但是科教文卫体、事业单位多达3100万,如果加上退休人员就超过4000万人,我们必须慎重、稳妥地加以处理,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使我们整个国家能形成一个规范的养老保险制度。我想,这一天会到来的。
退休新政策2012年说:
......?
附文:
养老金拿多少谁说了算
据凤凰财经报2011年3月27日记者王鑫昕报道称:
交了15年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终于可以领养老金了。可是,拿到养老金的那一刻,四川省乐至县的一群老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按照当初社保部门明示的计算公式,他们该拿的养老金并不只这些。
当地社保部门的解释是,由于实行了新的养老金计发政策,过去的算法失效了。
老人们不答应,他们认为,不管政策怎么变,政府应该履行当初的承诺。这段时间,老人们四处奔波,为自己讨说法,也为四川省其他类似的城镇退休人员争取利益。
法学专家指出,法律法规的修改调整是对的,但如何执行则考验政府的诚信度。
本以为买养老保险挺划算
从2006年9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到2010年12月办理退休手续,夏兴顺一直都认为购买养老保险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66岁的夏兴顺曾在乐至县棉花沟水库管理所工作,2000年被清退之后,他拿着8676元的一次性退职补助,和老伴儿一起到大女儿家帮着照顾小孩。这样的日子老夏过得并不踏实,两口子总担心老了没有保障。
2006年,有人向夏兴顺推荐养老保险。按照乐至县社保局发的一份宣传资料,男的满60周岁,女的满50周岁,缴费年限满15年即可享受退休养老金。
这份标题为《统一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问答》的材料还指出,对于年龄较大的参保者,允许从1996年1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往后继续缴纳到退休年龄,且缴满15年,也可以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金。
上述材料还明确写着缴费标准和今后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夏兴顺掐指一算,觉得这笔投资划算,现在掏一笔钱出来买养老保险,将来每个月可以领养老金,两口子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夏兴顺至今保存着当年缴纳养老金的票据。这叠带着深深折痕的“四川省社会保险费专用票据”显示,2006年9月15日,夏兴顺缴纳了从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基本养老保险,共计15061元。
在随后的2007年11月26日、2008年9月1日、2009年6月9日、2010年7月26日,夏兴顺分别缴纳了当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金额分别是2856元、3410元、4006元、4570元。
算下来,夏兴顺一共支付了15年的养老保险金,共计29903元。
养老金为啥没那么多
2010年12月,65岁的夏兴顺终于盼到了办理退休手续、准备领取养老金的日子。12月6日,他到社保局去办理手续,发现人多得不得了,来排队的都是办理养老金手续的当年退休人员。
手续没办成,第二天一早,夏兴顺约了另外4位老人一起,5个人分头排队才把手续办完。
然而,人群中流传的一条消息让夏兴顺的心凉了一大截。“他们说按照我的缴费档次,以后每个月只能领400多元。”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夏兴顺失望得直摇头。
夏兴顺不信,因为按照《统一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问答》里明确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他现在领六七百元的养老金没问题,怎么会只有400多元呢?
他联系到在劳动局工作的一个老乡,通过他确认养老金的数额,对方的回复仍然是400多元。
同样失望的还有53岁的彭冀宁。一直以来,这位单身母亲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一个烟摊,2006年,她从妹妹那里借来5000元,凑成10607元,补缴了从1996年到当年的养老保险费及利息。随后几年,她每年缴一次,到2010年12月达到退休条件,她一共缴纳了2.3万多元养老保险费。
“花这些钱就是为了老有所养。”彭冀宁说。
2010年12月初她去办理养老金手续时,“前面的人都在传养老金很少”。她请工作人员计算了一下,按照她的缴费档次,每个月她只有382元养老金。2011年1月29日,彭冀宁存折上出现的到账记录证实了这个养老金的额度。
多位退休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光是乐至县2010年就有3600多名退休人员牵涉到这个利益问题,因为全省执行的是相同的政策,所以四川全省相关的退休人员则更多。夏兴顺和彭冀宁都认为,此事的背后是一个更大的利益群体。
2月25日,乐至县社保局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证实,2010年乐至县城镇退休人员是2000多人。
多次反映,仍无结果
由于参保人员的退休手续集中在12月办理,“养老金变少”的消息传播得很快,人们心怀不满,许多人到社保局和信访局讨说法。夏兴顺表示,这样的养老金标准,还不如有些地方的低保水平。
2010年12月中旬,彭冀宁等5名代表见到了乐至县分管社保工作的副县长、社保局局长和信访局局长。据彭冀宁回忆,当时县领导表示,养老金发多少,县里是按照政策来执行的,县级行政部门是执行政策的,不是制定政策的。对于退休参保人员的诉求,县里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反映到上面去。
同时,县领导还表示,养老金是怎么算的,社保局可以把详细的计算单子打印出来给大家看看。
5位代表坚持要到省里去反映。分管副县长表示,可以为他们安排车辆。
12月22日,乐至县社保局、信访局的两位局长陪着3名代表来到成都,通过信访渠道见到了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的工作人员。作为代表之一的彭冀宁清晰地记得,那天是冬至,四川有冬至喝羊肉汤的习惯,沿途处处羊肉飘香,可是她却没有过节的心情。
2月25日下午,彭冀宁对本报记者说,养老保险处的工作人员听了我们的反映后表示理解,也同情我们的待遇,但政策就是这样规定的。今后如果有调整,他们会适当向我们倾斜。
不过,此事后来一直没有下文。
社保部门:
应按新政策领取养老金
记者注意到,2006年夏兴顺所看到的《统一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问答》,是根据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及四川省配套制定的相关文件精神而制定的。
据此材料中的公式,夏兴顺2011年1月能领取599.42元的养老金。
而实际上,2011年1月,夏兴顺仅领到441.51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月25日,乐至县社保局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做了解释。
副局长黄小苏拿出一本当地社保部门编印的《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汇编》,这本小册子书角微卷、偶有各种笔迹标注。黄小苏说,社保工作政策性强,得经常学习文件。他翻出其中几个条款对记者说,按照国务院和四川省的规定,2010年退休的参保人员执行的是新的计算办法,而不是《统一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问答》里的那个公式。
新的计算办法来自200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及四川省配套制定的相关文件。根据其中的计算办法,乐至县社保局为夏兴顺打印了详细的计算办法,最后结果显示,夏兴顺每月的养老金是441.51元。
黄小苏表示,新政策出台以后,夏兴顺这批参保退休人员就要按照新政策来执行养老金发放。他还提示记者,每个文件的后面,都有一句话,大意都是: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实施办法执行。也就是说,过去的老办法失效了。
据这位基层社保局干部了解,光为了制定实施细则,四川省就开了40多次会才最后确定下来。
2月28日,本报记者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亦听到了同样的解释。该处一位董处长表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2006年参保人员在2010年退休,均是在新政策(即国发[2005]38号文及四川省的配套文件——记者注)之后。
“政府做错了事情,应该赔偿”
对于此案例,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胡秋明认为,社保部门的做法是合理、合法的。参保人员2010年退休,国务院的新政策早已生效,自然应该按照新政策执行。
胡秋明认为,新政策和老政策相比,进步很大。按照老政策,养老保险缴15年和缴30年的,领取养老金都一样多,缴费基数高的和缴费基数低的,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一样。“这样的制度缺乏激励机制,一看就是不合理的。”
“而按照新政策,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大,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胡秋明说,夏兴顺等人仅缴纳了15年的养老保险,这是最低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也不高,按照新政策养老金自然就领得少。
胡秋明用“政策风险”来解释夏兴顺等人的遭遇。他说,国家政策的变动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上述负责人看来,2005年年底国务院调整养老保险政策,兼顾了效率和公平。“所谓效率,就是形成激励机制,鼓励人们早缴费、多缴费、长时间缴费,这样退休后才能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所谓公平,就是照顾了缴费较少的群体的利益。”这位负责人解释,“实际上,缴费基数少、时间短的退休人员,他们享受的相对收益更高。比如,缴费基数为1000元和2000元的人,前者拿到的养老金和工资基数的比例更高。”
“事实上,国家政策还是偏向于弱势群体的。”这位负责人说。
不过,在法学专家看来,此事政府部门有错。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在接受中青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后来国务院出台了新政策,但老百姓不知道,老百姓是根据政府发放的旧的宣传材料购买了养老保险。“这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不信任政府信谁呢?”
周伟指出,法律上有“合理信赖”的说法,也就是说,政府做的事在法律上确认无效之前,都是合理的。
“你政府做错了事情,给我带来了损失,你要赔偿的嘛。政府部门也要诚实守信。”周伟说。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