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九月九日忆主席

2025-02-14 观点 评论 阅读

三十五年前的九月九日,主席走了。

英雄告别了他挚爱的土地和人民,那曾经他笔下多娇的江山,那曾经他口中万岁的人民,都永远变成了他心中放不下的牵挂,随着英雄驾鹤西去,乘龙升天。

此刻,我宁愿相信人的灵魂永存,站起来的人民,美丽富饶的国土还需要有人护佑,蒙昧的思想还需要启迪,前进的道路还需要指引,这世间的不舍,从未如此让人不堪。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个睿智的老人,一个刚强的男人,父亲,爷爷,长辈,思念像溪水,像江河,日复一日,终于汇成大海,时间愈久,愈显汪洋。

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博爱之人,爱得宽广,爱得深沉,爱得弥久,他来自人民,也从未忘了自己属于人民,他为人民的幸福鼓与呼,他为捍卫人民尊严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为了这无疆的大爱,他背负了太多的曲解和非议。真伪善恶,都逃不过时间的检验,谎言固然可以蔽人于一时,但太阳终究会驱散乌云,真理终归要从斑驳的历史中向我们走来。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同样是爱,母爱怡若甘霖,父爱严厉苛刻,孩子往往会畏惧反感,但终有一日他会明白那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另一种大爱。曾经的战友们当了国家的主人,开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开始争权夺利,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他们要军衔,要名气,要享受,你看到了可怕的苗头,冒着摔个粉碎的危险发动文革,号召人民保卫自己的权利,批判路线错误的当权者,要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改造人们的思想,这是一个无比艰巨的课题,从谭嗣同、陈天华到鲁迅,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在唤醒着国民,为了保留这个民族的血脉。

血脉为何如此重要,可以让人视死如归,义无反顾?中国社会文化多元,人们既信神又不信神,既信天又不信天,既相信灵魂又不相信灵魂,儒释道的影子随处可见,信佛的认为天上有西天如来,灵魂永生不灭,人世就是不断的转世轮回,要看破看透,要放下执着和欲念,要慈悲,要修行以待将来更好的转世投胎;道教更多的去观察宇宙和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然界无所谓善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模仿去领悟生存的智慧,还是为了延续这条物质的生命,因此道教让人追求长生不老,它相信有神人,有天人,世间的人通过自己的修炼可以成为天上的神仙,脱离凡尘。道家是最懂辩证法的,它推崇水,推崇与世无争,无用即大用;儒家则完全是一种世俗文化,它是存在主义的先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它认同统治的秩序,思想的根源是人是不平等的,分为三六九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它强调秩序,强调主从,统治者最喜欢这个,当然儒家不乏优秀的思想,比如重义轻利,道义为先,这形成了中国的士文化主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数仁人志士在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这是儒家文化积极的一面。影响较广的儒释道之外,还有法家和墨家。法家做出了集权主义的探索,它重视规则的制定,强调实证,理论要由实际检验,体现了最早的法治精神和科学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国家制度与此最近。墨家学说是一种平民思想,它代表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兼爱,非攻,这是最早的共产主义雏形,大同世界的前身,当然也就注定了它被统治者扼杀的命运,墨家提倡“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它反对战争,领导人民奋起反抗,后世的游侠多出于墨家。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尤重艰苦实践,生活清苦,“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和知识直接导致了墨家在科技方面的探索,并使之成为一个以天下苍生幸福为己任的团体,“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的这些思想深刻的影响了孟子等大儒,为儒学所吸收。

本土的也好,外来的也好,中国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学说或宗教鼓励人民放弃生命,都是让人去追求更有价值的生命,因此,生命问题是人类文明的根本,脱离生命的灵魂世界我们也不可能在当下去讨论。既然如此,如果一种文明的教义是要消灭其它文明而使自己得以发展,并且发展到大规模的种族灭绝计划,这样的文明缺乏对生命的基本尊重,是邪恶的地狱文明。

面对狼群的捕食,理论上羊群有三种选择:一、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二、逃跑;三、反抗。种族亦或文明之间的冲突,则要么不战而亡,要么战而胜之,绝没有其它的出路。

东方文化重视精神,西方文化重视物质。西方文明以利益驱动,重视现世的物质享受,有海洋文化中特有的海盗精神,喜欢冒险,征服,开拓,未知的新大陆,庞大的财富永远在彼岸,占领彼岸财富的过程需要更坚固的轮船,射程更远的大炮,以一当十的现代武器,为了掠夺和不劳而获,他们的科学实证主义遥遥领先,凡事力求精确,讲求逻辑,把刨根问底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所有事情都要一探究竟。东方文明似乎一直在探索天道,人世间的秩序必须要符合天道才有存在的合理性,自古以来所有的统治者无不声称自己受命于天,这就是天人合一,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反映,所以东方的文化是整体的,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譬如中医。主流文化重视道义远甚于重视利益,东方文明似乎更具备人文精神,从天问对自然和宇宙的发问,到民间的鬼神文化,一直执着于生命的本源,从哪里来,到何处去,良心,天理,王法是百姓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用的最多的词,良心产生于个人道德,天理产生于自然规律,王法则是大王之法,皇帝之法,最高之法,这是一种法治精神,产生于对秩序的渴望,这也显示出我们思想领域的多元。相形之下,西方更勇于进取,东方更乐天知命。

因此东方不缺乏智者,但缺乏勇士。西方不缺乏梦想,但缺乏包容。

古今中外智勇兼备之人寥寥无几,战场上的谋略只是智慧的一部分,名将白起百战百胜却被赐死,秦始皇一统天下却成短命王朝。劳动人民的代言人,几千年来不乏其人,但打下江山却依然保持本色不改的却鲜有其人,积贫积弱的中国终于在天下苍生的苦盼中迎来了自己的带路人,他用战斗、勤奋、俭朴书写自己的一生,他拥有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无比的信心,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继往开来,人民领袖没有辜负人民的期盼,他把一盘散沙的人民重新凝聚成坚不可摧斗志昂扬的钢铁长城,“十亿人民十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他领导的中国人民面对列强百战百胜,同时举国上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类精神文明从未达到如此高度,“六亿神州尽舜尧”正是他对人民的讴歌和赞美。“攻成而弗居”,他坚决不受大元帅之衔,改造人们的思想,将革命进行到底。

英雄终已迟暮。“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面对终于变节的战友,英雄也会慨叹“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人的思想是最难攻克的堡垒,革命的日子里,有的人为了理想而来,但大多数人为了利益而来,革命成功了,有的人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人开始捞取自己的利益。不能否认,人具有惰性,一旦条件许可,大多数都耽于安逸,乐于享受,墨家思想的消弥也是由于组织纪律性强,生活过于清苦,对人的道德品行要求过于高尚而终为大多数人所放弃。墨家思想的现代版马克思主义点燃了英雄心中大同世界的理想,一种朴素的公正无私的情感激励着英雄为人民谋幸福,普渡众生的济世情怀托起了英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使命感。人心即宇宙,征服人心并不比征服宇宙更轻松。用高尚改造人的灵魂,面对的是数千年来被各种思潮占据的精神阵地,自古以来习惯于求利的国人早已丧失了对道德的痴迷,终于还是在求富的道路上迷失了本性。在这个物质的社会,物欲往往会带给人更大的满足,尤其是当人们发现理想有些遥远,此生遥不可及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放弃曾有的宏伟目标转向唾手可得的物质追求,最起码的,让自己的下一代过的更好。殊不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顾小家的人永远不可能理解伟人的深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一点,孟子的眼光是深邃的:“何必曰利!”言利的结果就是人人各自为私,国将不国,一盘散沙。

伟人的伟大之处或许在于能为人所不为,在于他超越了小我,为整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未来做出一种终极的探索和努力。主席的一生,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使他忘我的投入到对国家命运,人类命运的思索和战斗之中。大公无私最符合共产党人的面貌,这一点在主席的身上也尤为突出。为了革命,妻子牺牲了,儿子牺牲了,放在我们今天任何人身上,都是难以做到的。

主席是一个对理想,对原则极为认真的人,同时在实现的手段上又非常灵活,善于变通,不刻板,不教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从年少时的游历对自己有意的锻炼,到老年时仍然要求身边的人员写调查报告,体现的都是他的实践精神,对真相的关注,对官僚的不信任,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为了大同世界的信仰,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而达成信仰的路上,他始终不能容忍别人对组织原则和民主原则的破坏,哪怕他被冷落被打击,也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这就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这让人又想起纪律严明的墨家,墨家有一个矩子,他的儿子杀了人犯了死罪,秦王已经亲自赦免了他,但这位墨家领袖坚决执行了“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组织纪律,下令处死了自己的儿子。当年的两个红小鬼当了大官,贪污腐败,主席下令枪毙,有人求情,主席愤怒:“你们是要他们俩还是要整个国家?”嫉恶如仇,防微杜渐,非正直、智慧的人不能做到。而面对贪腐,一旦手软,则犹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上井冈山,万里长征,转战陕北又无一不是既坚持原则,又把握斗争灵活性的经典之作。大浪淘沙始到金,中共一大的建党元老们有的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甚至叛变投敌,在实战中诞生的人民领袖,岂是浪得虚名!没有对信仰的真诚,如何能终生坚持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主席的青年时代,是何等的开阔胸襟,何等的无畏气魄,眼前仿佛立着那风华正茂玉立长衫的青年,那将是不世出的奇男子,伟丈夫,那是一轮红日在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必将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青年时代就立下救国之志,终生不改。他说,丈夫要为天下奇,立奇志,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这个以行为之奇,胆识之奇,志向之奇被同学们称为毛奇的少年人终于在伟大志向的引领之下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年幼时的诗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个倔强的少年,矢志求学。少年英雄虽未参透功名并粪土之,但字里行间的豪气仍然透出大丈夫胸襟。英雄身上最突出的特质就是一种反抗精神,他反抗命运,反抗强权,反抗世间所有的不公,反抗人们思想上自古以来的禁锢,他是一个农民,来自地头田间,但他对真理的渴望超过了那个年代所有的知识精英。这样一个来自民间的英雄,可谓出身草莽,但他的诗情,他的渊博,堪称中华文明史上文化人士之冠。出身平凡的青年,内心要有何等强大的力量,才能支撑他在通往伟大和神圣的道路上永不停歇的攀登,乃至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天仍然坚持阅读12分钟?善哉斯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反抗的意志再注入知识的力量之后就是无比的自信,这种自信让他睥睨群雄,蔑视一切敌人和困难,从未被战胜和吓倒过。自信的力量来自古老的东方文化,来自站在他身后永远支持他的数亿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深知自己的力量来自人民,来自祖国,他有勇气击败一切来犯之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领导人民从伟大的胜利走向一个又一个更伟大的胜利。晚年的他充满深情地喊着人民万岁,这绝不是违心之言,而是人民领袖对人民最真挚的告白。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民族,人们在三国演义里歌颂刘备,关公,在水浒传中歌颂梁山好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仁义礼智信,仁就是爱心,就是同情,就是善良,义就是道理,就是教义,就是真理,可见几千年来道义的力量深植人心,任何统治者,如果不能占领人民心中的道义高地,终难逃失败的命运。正义逐渐成了道德至高点的代名词,也成了革命者毕生追求和奋斗的事业。可以说,这种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正义感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正是我们的民族脊梁们带领人民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它集中表现为情和义,也集中表现在我们伟大的领袖身上。主席不可否认是一个坚强和倔强的人,对正义的事业无比的坚定,拥有无比的信心,但同时他有远比平常人脆弱的一面,他的十哭感天动地,他见不得劳动人民受苦,他见不得战友牺牲,他见到乞丐会哭,观看战士牺牲的影片时也会大哭,他是一个至真至情之人。正是因为对人民的用情之深,铸就了主席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表现为他对事业的矢志不渝,坚定不移。正应了老子的话,天底下最柔弱的事物是水,最刚强的也是水。主席的眼泪最柔软,却洗炼出了最纯粹最刚强的伟大灵魂。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尊严的力量,从未让主席诠释得如此震撼:“就是再来一次八国联军,我们中国也要同它打,打出一个真理来!”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是响当当的铮铮铁骨,是不可侮辱的民族气节。生命的尊严不容侵犯,生命的尊严不容践踏。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推行霸权,统治世界,无时无刻不在策划阴谋,制造动乱,杀戮无辜,但是,他们却在中国人民的正义之师面前频频败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朝鲜,越南都成了永远的伤心地。只有主席有这样的魄力,敢于迎击一切来犯之敌,敢于支援一切弱小国家的正义斗争,以当时中国之积贫积弱,不可谓不惊人,不可谓不勇毅,怎不让人击节赞叹,五体投地?中国是世界革命的圣地,是世界受压迫民族的希望所在,主席就是世界革命的指路明灯,伟大舵手。主席的斗争精神,革命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全世界苦难中挣扎的人民奋起反抗,许多国家取得了革命胜利,美国的黑人也争得了平等,消除了歧视,西方国家烽烟四起,内乱不止,工人阶级的斗争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福利和自由。圣诞节时美国黑人家庭在圣诞树上会挂满主席的像章,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主席的无限缅怀,更有无数黑人把主席头像纹在身上表达自己的信仰和崇拜。他解放了无数人的同时,也拯救了弱者的尊严,那是需要用生命去捍卫的更可宝贵的东西。

1893-1976,主席用人生见证了风云变幻的时代,用开天辟地的非凡事业书写了辉煌的历史,让一个奄奄一息的濒危国家从死亡线上站起来并焕发青春,那一时刻,历史的轨迹因为他而改变。主席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却深知,没有了英明的领袖,自己只能成为没有爹娘的孩子。英雄生活的年代本是动荡的,本是痛楚的,本是绝望的,由于英雄的存在,变得那么令人向往,那么美好,那么激情澎湃,那么充满理想,在我的眼中,那是火红的年代,那是战斗的年代,那是革命的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那是辉煌的战斗篇章,那是红旗招展,那是得胜凯歌还!和主席生活战斗过的人是幸福的,那些朝见拜谒过主席的外国政客也是幸福的,前者幸福是因为仰望、崇拜和自豪,后者幸福是因为仰望、崇拜和敬畏,他们的一致之处很多,不同之处很少,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巨人。

我今天依然感到幸福,因为我们和主席属于同一个国度,有着同样的肤色,从同样的文化中汲取着养料,我仍然感觉到力量,思想的力量透过文字,透过语言,透过声音,透过主席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传递过来,并未让人感觉孤单,感觉无助,而是那么亲切,那么生动,那么栩栩如生,近在咫尺。您虽然走了,却并未走远,一定还在天堂俯视着这片深爱的土地,微笑着注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看着他们走过青年,走进中年,看着他们接过您未竟的事业,用您播下的思想的火种去改变自己,救赎人性,解放自我,争取自由,甚至,在可以想见的将来,也能真正实现全人类的团结和解放,我们有这个信心,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他是一个书生,他是一个诗人,他是军事上的无冕之王,他是一个哲人,他是慈父,他是导师,他是活佛,他是墨者,他是万王之王,他是人中之神。

他是永远的人民领袖——毛泽东。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5周年

书于2011-9-9日 ,成于2011-9-11日凌晨1时33分,北京

标签:人民   主席   一个   就是   生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