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荐文:“科学的捍卫者”孟山都站在科学一边吗?
孟山都站在科学一边么?答案似乎是“只有当它能控制并从中获利的时候”。
本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gxiulin
孟山都站在科学一边吗?
【明辨是非】在转基因这个问题上,我最初质疑的几个逻辑出发点包括:1)一个基因产生的蛋白,在一个物种身上发挥的功能,不可能到另外一个物种身上发挥同样的功能,这显然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异常复杂的动态的生命现象;2)转基因杀虫,农药也杀虫,到底是那部分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为转基因以后还要打农药,在农民那里打药更多而不是更少。3)基因编码新蛋白是要消耗能量的,插入的基因是会影响一些生化物质的合成途径的,化学成分是会产生变化的,怎么能够实质等同呢?实质等同就是不讲道理的等同。4)既然争论那么久,为什么不找一些动物实验一下呢?为什么不让人家实验?某科研单位不是养了几百只猴子吗?研究转基因对猴子的进化不是更能够发表高大上的文章吗?原来你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是不能发表的,这就是为什么说转基因安全的文章铺天盖地,而质疑安全的很少,那是要冒失业风险的。这样的话,转基因是科学还是政治?(看下面的文章大家或许能够了解更深的内幕)。5)转基因科学家声称转基因安全还更营养,那么闷头在家里乐者吃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味就行了,干嘛搞那么大的动静忽悠老百姓吃?人的本能习惯是好东西都是自己先享用的,是生怕别人来抢的。
(作者:Claire Robinson;翻译:jrry86;原文连接:http://newint.org/features/2015/04/01/monsanto-science-safety/ )
(译者注:原文所附参考文献从略,但译文中保留参考文献号码,有兴趣者可在原文连接上找到相关参考文献出处。)
2015年4月
孟山都把它自己当作科学捍卫者,而转基因支持者则把批评者涂抹成“反科学”。但这准确么?Claire Robinson带你了解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学家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澳大利亚科学家 Judy Carman决定开展一个转基因作物动物喂养试验,她请求三家转基因公司提供种子。第一家没有回复,第二家要求她首先提供研究计划细节。
而孟山都则给她发来了法律文件让她签署,文件中要求她在发表文章之前先将研究结果提供给孟山都。Carman说:“(如果接受这个条件,则)不管他们是否给我们提供种子,我们都将在法律上被束缚住手脚。没有一个明智的科学家会接受这个条件,所以我们没有同意。”
研究转基因作物是否可安全食用或对环境造成伤害的科学家,都需要得到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及其非转基因父本(等基因的),以便在同样的生长条件下种植。
这样一来,如果在试验中发现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对照存在有任何不同的地方,就可以归结为是由转基因造成的,而不是其它因素造成的,比如生长条件等。
但是孟山都和其它转基因公司却限制独立科学家获得其种子(1,2)。任何购买孟山都专利转基因种子的人必须签署一个技术协定,不能用种子或作物来进行研究,也不能把它们转给其他人用于研究目的(3)。而根据《科学美国人》杂志的报道,即便某人获得授权进行研究,公司通常也会保留权利阻止得出负面结论的文章发表(4)。
最后,Carmen使用了非等基因的作物作为对照组实验猪的饲料,她这样做的依据是转基因公司一直宣称---众多政府权威机构也认同---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实质等同”。结果她发现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猪出现中毒现象,所以转基因作物不可能实质等同(5)。
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在进行孟山都转基因玉米NK603大鼠喂养实验时,也遭遇获取种子的困难(6)。没有农民甘冒违反与孟山都签订的技术协议的风险。最终一个农业学校同意种植此作物,但因害怕遭到孟山都报复而不愿透露名字(7)。
《食品》杂志作者Nathanael Johnson说从2009年开始,获取种子以进行科研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因为转基因公司和某些大学之间就研究协议达成了一致(8)。但是据Carman所了解到的情况,这都是一些针对研究新型转基因作物的商业机密保护协议,而不是检测转基因安全性的。不管怎样,我们无法看到这些协议,也不知道这些研究者究竟受到了哪些条件约束。
科学家遭遇攻击
提前告诉孟山都你的研究内容会带来什么麻烦呢?那些质疑了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科学家们说他们本人以及他们的研究遭受到了攻击。他们害怕预先通知孟山都他们计划要做的研究,会促使孟山都提前做好攻击准备。
在某些情况下,亲转基因的科学家会威逼杂志编辑拒绝发表文章,或撤回已发表的文章。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柳叶刀》杂志的编辑说他受到英国皇家协会一个高级成员的威胁,如果他发表苏格兰Rowett学院科学家Arpad Pusztai的文章,他的工作就会不保。
Pusztai的研究发现大鼠转基因土豆喂养试验中出现了中毒效应(9)。杂志编辑还是发表了他的文章,但是Pusztai遭受到了来自亲转基因科学组织和个人发起的诋毁运动,试图败坏他的名誉和研究(10)。他失去了工作、经费和研究团队,而且还被强加了禁口令,禁止他谈论他的研究工作(11,12,13,14,15,16)。
按照一个前Rowett学院管理人士的说法,是孟山都打给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一个电话揭开了这场让Pusztai闭嘴运动的序幕,克林顿随后打电话给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后者再打电话给Rowett学院。
Rowett学院的一个负责人说:“布莱尔办公室受到了来自美国人的压力,后者认为我们的研究损害了生物技术工业的利益,特别是孟山都(17)。”另外,200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墨西哥本地玉米被转基因污染,这项研究也遭到了类似的抹黑,最后发现这些诋毁来自一个为孟山都服务的公关公司Bivings Woodell(11,18)。
探寻转基因风险的独立科学家的研究环境从来没有得到改善,虽然在那些攻击行为中较少直接看到孟山都和转基因公司的身影,有时它们甚至根本不需要介入。它们拥有足够多的来自大学院校的步兵战士为它们而战而不需要它们的直接介入,就像下面这些针对科学家的事例里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Gilles-Eric Séralini: 2012年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在《食品和化学毒性》杂志上发表了一个两年长期研究,发现用孟山都转基因玉米喂养的大鼠出现肝肾损伤现象,这种转基因玉米能抵抗农达除草剂,玉米上有微量除草剂残留。
塞拉利尼(右起第三,原文误为第二)和他的研究团队 。他们发现喂食孟山都转基因玉米的大鼠肝肾受到损伤。
他们的研究一经发表,立刻遭遇了以院校科学家为主发起的邪恶抹黑运动(19)。在受到长达一年的压力,同时该杂志编委会被安插进一个前孟山都科学家之后,这篇文章被编辑撤回(20)。他给出的理由是该研究的某些结果具有不确定性(21)。
但是加州Salk生物研究学院的教授大卫舒伯特评论道:“作为一个科学家,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这个撤回文章的理由能够成立,那么很大一部分科学文献将不复存在。”(22)后来塞拉利尼的研究在另一个杂志上重新发表(6)。
许多攻击塞拉利尼的人与转基因工业有利益关系,但这些都没有向大众公开(19)。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对这项研究作了批评,但它也不是独立的:过半数的EFSA专家被发现与他们所管理的工业界有着利益瓜葛(23,24)。
Judy Carman: 自从澳大利亚科学家Judy Carman获得政府经费开始进行转基因喂养试验,10年内她共遭受到6次来自亲转科学家的人身攻击。他们通过她所在的大学来攻击她,指控她撒谎、败坏大学名誉、或者诽谤他们。Carman说:“很明显,他们想让我被解雇。”
Carman说,由于这些攻击,她被迫连续失去了两个大学职位。幸运的是她并不需要靠大学职位的收入来生活,但这对大多数科学家来说则是不可能的:“任何有与我一样志向做研究的科学家,如果需要靠大学收入来养家糊口和付房贷,将不得不停止转基因研究。”
Manuela Malatesta: 意大利科学家Manuela Malatesta发现孟山都转基因大豆干扰肝、胰腺和睾丸的功能(25,26,27,28)。她说文章发表后,她被迫离开了她工作了10年的大学,再也无法得到经费继续她的研究。
她评论道:“现在转基因研究是犯禁忌的事。你申请不到经费。。。人们不想去探究棘手问题的答案。这是普遍存在的对孟山都和转基因的恐惧造成的结果。”(17)
伦敦的分子基因学家Michael Antoniou对上述这些案例评论道,面对科研所得到的负面结论,正常而科学的反应应该是,设计更多的实验来证明是否确实有健康风险或环境影响。
但是在转基因作物和食品上,却不是这种情况。相反的,Antoniou说:“转基因游说家试图去诋毁这些研究和科学家。这是卑鄙的,在科学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公司化的大学
一点也不奇怪,许多公共科学家和组织与转基因工业结成同盟,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工业界提供的经费。转基因公司在大学的董事会有代表,他们资助科研、建筑和院系(29)。
孟山都给弗罗里达大学基金会捐助了至少一百万美元(30,31)。许多研究作物的美国大学都被孟山都控制了(32)。而一些学校的科学家自己拥有转基因专利,并成立公司开发转基因作物(33)。
在大不列颠,公立Rothamsted研究学院把孟山都当作它的合作伙伴(34)。据报道孟山都在Pusztai公布他对转基因土豆的发现之前,一直都在资助Rowett学院(17,35)。大学变成了生意场,科学家变成了企业家和销售。
对公共学术机构的资助使得公司可以利用学术研究资源来为其牟利。公司与学术机构合作开发转基因专利作物,而由学术机构进行研究,并以所谓的学术客观性来为其背书,这就便于说服管理机构认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公司来说另一个附加好处就是,有一帮科学家时刻准备着来宣传和推销转基因。他们常以公共学术机构科学家的面目出现,而实际上他们及其任职的学术机构是由来自转基因工业的资金支持的(36,37)。
孟山都站在科学一边么?答案似乎是“只有当它能控制并从中获利的时候”。这违背了科学探索精神,后者要求必须用数据来说话,不论这数据会导致哪种结论,也不论这会带来何种不便,这是一个公司应有的底线。
Claire Robinson是《转基因神话和真相》一书的作者之一,另两个作者是基因工程学家。该书可以在http://earthopensource.org 免费下载。她还是“转基因观察”网站(http://www.gmwatch.org/ )的编辑,后者是提供有关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公共新闻和信息服务的网站。
附文:纽约时报:奇波雷将停用转基因的食材
英文原文阅读:http://www.cnbc.com/id/102621717
【编者按】2015年4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奇波雷将停用转基因的食材”的文章,报道了名为奇波雷(Chipotle) 的餐饮连锁店敢为人先,意欲打造快餐饮食的新概念。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一些高档餐馆已经开始在菜单中提供标识,而且这样的餐馆数量在增加。而奇波雷则是在快餐业中首当其冲,于2013年给它的食材提供转基因的标识,而今年则完全转为非转基因。
奇波雷是199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起家,专营墨西哥风味的烧烤连锁店。2014年奇波雷有1700家分店,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雇员超过45000人。面向大众消费的奇波雷居然敢于停用转基因食材,号称支持竞争、支持选择权的美国主流媒体却对奇波雷进行了口径一致的讨伐。然而,这样的讨伐恐怕也是色厉内荏,因为美国社会的反转呼声越来越高,餐饮业内的分歧也正从台下走到了台面。详情请看下面的文章。
【翻译】西西废、吉秋爽;【校对】黄瑜
美国快餐连锁店锁店奇波雷(Chipotle)[1]决定在其产品中禁绝转基因成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个世界大事。尤其考虑到,以美国的标准衡量,奇波雷的营业规模不算太大。然而,这一决定却招来了商业媒体浪潮般的辱骂,表明该事件意义重大。包括《华盛顿邮报》[2]《时代周刊》[3]、《芝加哥论坛报》[4]、《洛杉矶时报》[5]等在内的多家媒体指责奇波雷的做法不负责任、反科学、非理性。一项旨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商业决策怎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媒体对奇波雷的讨伐是有原因的,这关系到转基因的未来。食品行业对转基因的态度长期以来就有分歧——当农资企业将转基因看作充满商机的未来时,食品供应链末端的那些公司却并不这么想,它们要维护品牌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CHIPOTLE MEXICAN GRILL奇波雷墨西哥烧烤快餐店像雀巢、可口可乐、卡夫等等面向大众的品牌并不是十分拥护转基因。他们也使用转基因产品,但很大可能是因为他们希望与农资公司维持良好的关系,毕竟后者是他们的同盟和供应商,也有可能是他们看中转基因带来产品创新的潜力。
然而在过去五年里,随着转基因在美国的名声每况愈下,食品公司如果再忽视顾客禁绝转基因的要求,将会使运营成本提高。他们或许不会公开承认这个事实,但是畅销的食品公司却不会再大力宣传自己出售含转基因成分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Chipotle的举动意义重大。如果Chipotle可以通过销售非转基因产品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威望,或者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从而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需要,这将令传统快餐食品和加工食品的销售商陷入尴尬的境地。卡夫、麦当劳以及他们传统的竞争对手将难以继续向不断萎缩的市场销售过时的产品,从而被淘汰出局。这些企业不会再坚持很久了。
麦当劳似乎已经陷入了麻烦[6],它也将争取高端市场并销售更健康的产品,以解决其商业危机。这些销售巨头很有可能就此展开与奇波雷的竞争并将转基因剔除出生产线。这在短期内当然不容易实现,而对孟山都、杜邦、拜耳和先正达这些依赖转基因的农资大亨来说,这场禁绝转基因的比赛就是一场终极噩梦。
在Chipotle宣布其决定之前,这些纷争尚未被摆上台面。但突然之间,在饮食媒体上的分歧愈演愈烈。5月8日,海恩时富[7](天然有机产品品牌)告诉食物导航网[8],“我们出售有机产品、无麸产品和天然产品。(但是)需求量最大的还是非转基因产品。”
据这篇文章报道,海恩时富与亨氏、卡夫等许多其他品牌不同,它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满足这种需求。在食品产业内部,支持与反对转基因的重大决策同时在发生。
为什么反对转基因的呼声渐高
引起混乱的另一个因素是,转基因技术的车轮还没有停止转动。新的转基因产品不断投产,这可能令这项农业生物技术比现在更不吃香。这将进一步迫使食品品牌与餐馆远离转基因。以下几个因素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美国近日批准了抗2,4-D和麦草畏两种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这些标榜的新性状是为了取代逐渐失效的抗农达性状,由于对农达(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杂草繁殖迅速,农作物抗农达的效果越来越下降。
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这项技术本身。在玉米和大豆中植入抗农达性状后,农民便加大了农达的使用量(Benbrook 2012)[9]。而增加的农达用量会使耐受除草剂的杂草增多,又进一步致使农民增加农达的使用和剂量。这个过程加剧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并增加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即便是孟山都自己也用了“极高”[10]一词来形容食用转基因大豆里的农达残留程度(Bøhn等2014)[11]。
新植入的两个抗农药性状将重复同样的故事,也就是导致农药使用不断增加,但它们将令事态更加严重。
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首先,对新的抗农药作物喷洒2,4-D和麦草畏并不会减少对农达的需求,因此后者使用量不会下降。(如图)至2025年农药使用量预测Mortensen等 2012这是因为与农达不同,2,4-D和麦草畏都不是广谱农药。它们必须和农达一起喷洒,或者两者叠加,或者三者一起使用,来清除所有杂草。这个关键性的事实尚未引起广泛重视。
这个事实从农资公司那里得到了确认。孟山都正在新一代Xtend[12]转基因作物里叠加[13]抗麦草畏与抗农达复合性状,而陶氏益农正在其Enlist产品线叠加抗2,4-D和抗农达两种性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转基因作物同时也植入了抗其它除草剂(如抗草铵膦)的性状。
第二、2,4-D、麦草畏和农达共同喷洒只能暂时缓解农民面临的杂草耐受性问题。在更长的时间段里,这样做只会令问题更加严重[14]。因为新的抗性杂草会源源不断出现。事实上,抗麦草畏和2,4-D的杂草已经出现了。它们无疑会继续扩散,并进化出更新的品种(Mortensen et al 2012)[15]。这将为农药生产商带来更大的利润,但它也会给转基因产品和食品行业带来更大的公关问题。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很有可能发现至少三种不同农药“极高程度”的残留,而这些农药都有不良的安全记录(Schinasi and Leon 2014)[16]。
孟山都和先正达在第一轮公关时成功地用花言巧语掩盖了事实,不仅骗过了公众,甚至也骗过了农资企业。但是,他们很难再欺骗第二次。抗2,4-D和抗麦草畏转基因作物注定将会带来一场公关灾难。
问题重重的转基因研发链:风险与感知
转基因更长期的问题是,表面看来貌似先进,实际上其产品研发并没有多大创意。它们的技术往往是重复的——抗除草剂和抗病虫害。
研发链的最具革新性和创造性的部分在于一门技术而非一种特性。转基因研发链中的许多产品是利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s,以下简称dsRNA)诱发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 technologies)所制造而成的。dsRNA这种技术有两个问题。一是使用该技术制造的产品(如抗褐变的“北极牌”苹果,抗碰伤的“天生牌”马铃薯和孟山都低亚麻酸(Vistive Gold)”大豆)并没有在田间获得验证。如它的先驱产品——一种巴西抗病毒大豆一样,这些产品可能在实际的种植条件下根本行不通。
然而假使可行,这些产品的安全问题又清楚地摆在面前(请参阅一项讨论此问题的报告[17])。
概括而言,它的问题在于:很久以前,诱发RNA干扰所需的长链dsRNA分子早已因其高度毒性而被禁止用作医学用途(匿名,1969)。有科学文献甚至称它们为“毒药”,请看下面一篇发表于1969年的学术论文的标题:Absher M., and Stinebring W. (1969) Toxic properties of a synthetic double-stranded RNA(一种合成dsRNA的毒性). Nature 223: 715-717. (未载于网络)
对此,更进一步的证据显示,目前在医学实验中,研究人员把长链dsRNA注入以老鼠引起自体免疫失调,以便研究这种疾病(Okada等,2005)。
虽然Absher和Stinebring的论文源于多年前进行的研究,但是论文的主要发现已经被更近期的研究得以确认并扩充。我们现已得知为何dsRNA会造成危害,它们触发了哺乳类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身上毁灭性的抗病毒防御路径。许多专业研究准确地说明了这个过程如何破坏单个细胞、整体组织并最终引发了老鼠的自体免疫疾病(Karpala et al. 2005)[18]。
因此我们可以作出结论:dsRNA对脊椎类动物(不是植物)有强烈的副作用,而显而易见,这正是产生于如“北极牌”苹果和孟山都低亚麻酸(Vistive Gold)大豆里的dsRNA!对脊椎动物的这类副作用即使在小剂量情况下也会发生。消费者当然属于脊椎类动物!消费者不乐意看到他们的健康食用油和不易氧化的苹果含有已被证实的毒素。而从商业的角度考虑,一旦真相大白,品牌供应商也不会致力于为dsRNA技术辩护。他们当然不希望去捍卫根本站不住脚的东西[19]。
底线在于,要么dsRNA摧残人们至死,要么,它为生物技术的反对者提供大量反攻的武器。就现在的情况而言,科学证据暗示两者兼有。所以dsRNA会带来潜在巨大的赔偿责任。
最后一个研发链问题源自前两个。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宣称转基因产品使“消费者受益”。消费者所获得益处(在食品方面)大多是健康上的,如改善营养和改良脂肪成分等等。问题在于,重视健康的消费者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那些对转基因产品最谨慎的消费者群体。这些消费者可能将“健康转基因产品”视为洪水猛兽。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转基因变成一项热门的公众议题,消费者不再愿意为转基因产品付更高的价格,因此,以转基因为主打产品的所谓健康市场在过去几年已经在美国消失了。
转基因的终结?
传统化工行业对付这类问题的惯用伎俩是恐吓和公关。五十年前,在雷切尔·卡森去世以后,化工行业用阴谋击败了环保主义者(参见书《有毒污泥爱你好-揭开黑心公共的秘密档案》(Toxic Sludge is Good for You)和《相信吧,我们是专家》(Trust Us We’re Experts)。然而,那时候还没有电子邮件、科学资料的开放获取以及互联网。在当今对等(P2P)通讯的年代,孟山都和它的同盟者大势已去。
历史情形是这样的: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公众接受转基因总是因为他们对转基因的存在缺乏了解。一旦这种无知被打破,科学以及社会现实的讨论被摆上台面,无知的状态便不复存在。到那时候,转基因的卫士们将面临一个不同以往的更加艰难的局面。
然而,在美国,那些卫士们尚未投降。如果你在媒体上跟进转基因议题,就会知道公众正在遭受一场没完没了的、口径一致的信息轰炸。
由生命科学产业(有时也会是非赢利机构如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提供资助的转基因拥护者和有偿记者们,拥有无限空间为转基因造势。自由派媒体如《纽约时报》、《国家地理》、《纽约客》、《Grist杂志》、《观察家报》以及其它有这类人员的媒体(占大多数),都被笼络来散布挺转的文化基因。同时康奈尔大学收到来自盖茨基金会的560万美元的资助[20],用于改变转基因在公众中的负面形象。
但是至今没有迹象显示在孟山都大本营美国,反转的决心有任何动摇。奇波雷墨西哥快餐店拒绝使用转基因产品的决定当然亦印证了这一点。
对孟山都和转基因产业来说,情况突然变得糟糕。奇波雷事件可能象征着市场重新洗牌的开始。在美国,转基因可能萎缩到仅限于动物饲料,甚至被遗忘。如果转基因产品在美国走向衰落,那么在其他地方很可能也同样会消失。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基因的推进仰赖三个因素:以美国为基地的农资产业的雄厚财力,官商之间的政治勾结[21]以及转基因产业所代表的“进步”观念。如果这三者都在美国不复存在,那么强行打开外国市场的力量也将会随之消失。转基因时代或将突然终结。
【注】文中重要信息链接
[1]墨西哥快餐连锁店奇波雷ir.chipotle.com/phoenix.zhtml?c=194775&p=irol-newsarticle&id=2040322
[2]华盛顿邮报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burrito-bunkum/2015/04/29/a4cd8382-ed18-11e4-8666-a1d756d0218e_story.html
[3]时代周刊time.com/money/3842097/chipotle-gmo/[
4]芝加哥论坛报www.chicagotribune.com/news/opinion/editorials/ct-chipotle-gmo-genetically-modified-food-restaurant-edit-0501-jm-20150430-story.html
[5]洛杉矶时报www.latimes.com/opinion/op-ed/la-oe-0430-sexton-chipotle-gmo-ban-20150430-story.html
[6]麦当劳似乎已经陷入了麻烦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03-09/mcdonald-s-u-s-sales-declined-more-than-projected-in-february
[7]海恩时富www.hain-celestial.com/
[8]食物导航网www.foodnavigator-usa.com/manufacturers/new-wave-of-conventional-retailers-wants-natural-organic-non-gmo
[9]Benbrook 2012www.bioscienceresource.org/2013/02/impacts-of-ge-crops-on-pesticide-use-in-the-u-s/
[10]极高www.independentsciencenews.org/news/how-extreme-levels-of-roundup-in-food-became-the-industry-norm/
[11]Bøhn等2014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13019201
[12]Xtendwww.monsanto.com/products/pages/roundup-ready-xtend-crop-system.aspx
[13]叠加extension.psu.edu/plants/crops/news/2014/03/incoming-herbicide-resistant-crops-what2019s-next
[14]令问题更加严重news.psu.edu/story/165056/2010/09/14/growing-roundup-resistant-weed-problem-must-be-dealt-expert-says
[15]Mortensen et al 2012bioscienc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62/1/75.full
[16]Schinasi and Leon 2014www.mdpi.com/1660-4601/11/4/4449/htm
[17]讨论此问题的报告www.bioscienceresource.org/wp/wp-content/uploads/2015/04/rnai-biosafety-draftpaper-2015-lathamwilson.pdf
[18]Karpala et al. 2005www.nature.com/icb/journal/v83/n3/full/icb200528a.html
[19]捍卫根本站不住脚的东西www.boulderweekly.com/article-12640-muzzled-by-monsanto.html
[20]560万美元的资助www.news.cornell.edu/stories/2014/08/new-cornell-alliance-science-gets-56-million-grant
[21]官商之间的政治勾结rt.com/usa/wikileaks-monsanto-cables-report-273/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