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由名义妻子与实际情妇想到的……

2025-02-14 观点 评论 阅读

由名义妻子与实际情妇想到的……

——从泛市场化理论看“名义工资”经历的阶段性

  伴随着既将给在岗和退休职工涨工资之际,物价涨了。且己有涨价不谋而合的“联盟”趋势:

  朱卫华网友在其《涨价令八成人降低生活质量?》文中开宗名义地指出:猪肉涨价了,粮食、食用油、方便面、快餐、洗涤用品也涨价了……而且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快速跟进,争先恐后地挤上涨价“连锁效应”的快车道。虽然这轮已经持续几个月的涨价潮中不仅没有谁再提起“老百姓可以承受”的话题,而且已经有人在用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事实证明,老百姓对涨价越来越无法承受。据中国青年报报道,8月1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94.2%公众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最近这一轮涨价的影响,79.3%的人表示入夏以来自己的饮食质量下降了。

  近八成的人感觉“饮食质量下降”,难免令这个轰轰烈烈的“民生年”平添几分尴尬。按照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持家习惯,“缩食”必先“节衣”,至于娱乐、旅游等文化精神消费,更是他们生活支出中必须首先砍掉的项目。7月份交通、娱乐、衣着价格下降的数字证明了这一点。8月13日,国家统计局称: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3%,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2.3%。就是说,“饮食质量下降”,则必然意味着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了。于是啄摸之际想到了某贪官有一法定的“名义”妻子一个,而实际包养情妇108个的丑闻。进而联想到了为相当一批人所仇视的马克思所言的“名义工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有一种下降的趋势。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趋势不是引起工资平均水平的提高,而是引起这个水平的降低。”①可见:实际工资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下面一些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使劳动力这一商品经常供过于求,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不得不在工资被压低的苛刻条件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由于机器的普遍使用和工业技术的提高,许多部门的操作简单化了,使大批童工和女工代替了男工,他们的工资一般比男工工资要低得多。与此同时,随着女工和童工的参加生产,原来的熟练工人有的被排挤,有的则不得不去做那些报酬很低的非熟练劳动。第三,由于资本主义的技术进步,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劳动力的消耗大量增加,为要补偿它就需要更多的生活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资本家稍许增加一点工资,但却补偿不了劳动力的过度消耗。第四,由于物价和房租的上涨以及捐税负担的加重。也就是说,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的变动也经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提高,而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工资的高低,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或者名义工资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据人民日报8月20日报道:“说起近来对物价的感受,退休工人彭大爷夫妇直截了当地说:‘涨得太快了,太贵了!’ 67岁的彭大爷夫妇生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他说,今年的价格一直在上涨,猪肉从七八块钱涨到了十三四块,牛羊肉也跟着涨起来,以前最好的羊肉10块钱一斤,现在已涨到15块。彭大爷夫妇以往每周吃两三次肉,有时红烧,有时做馅,现在改成一周一次了。爱吃水果蔬菜的彭大妈感慨:西瓜往年这个时候也就一两毛,今年到5毛就没再下来;香瓜也要两块钱;只有桃便宜些,一块一斤。豆角、青椒、土豆,往年也就四五毛,今年一直在一块四五,真有点吃不起啦!”于是诚如朱卫华所言,被访者普遍反映:啥涨得厉害我们就不吃啥。生活质量焉有不“严重下降”之理?!显然,这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背道而驶的!原因何在?

  2004年8月在网络上出现了国企改革大讨论,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某些人打着“改革”旗号贱卖国有资产的担心,同时许多网友对那些“著名经济学家家”鼓吹的“靓女先嫁论”、“冰棍论”、“吐谈论”进行严肃的批评。2005年又出现了对“医疗市场化”、“教育市场化”的大讨论。于是有些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宣称这些讨论是借“反思改革”否定“改革”谁都知道,对于改革,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9月16日是这样回答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年来每年我都讲多次,但是他们没有执行。”*邓小平讲:“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这个问题还要继续争论的。”*可见,我们今天的争论并不是多余的,而恰恰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同主张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的争论的继续。我们只有通过争论,才能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的界限,使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然而所谓MPO的国企管理层收购“改革”,从“收购”的含义看严介和一类的“零收购”,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不会出一分钱”。然而不出一分钱的还是“收购”吗?尽管严介和强调“在收购国有资产的同时,我会承担相应的债务和安置原有职工的责任。”他曾这样表示。但据《IT时代周刊》记者李默风《严介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报道称:2006年10月11日,由于严介和及太平洋建设集团(下称“太平洋建设”)迟迟没有偿还总金额为3238万元的债务,南京市中级法院联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其启动了执行威慑机制,并责令其尽快偿还所欠的银行债务。随后,坊间传出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皆于近期派人前往南京调查太平洋建设的消息;同时,多家银行也相继拒绝受理太平洋建设相关企业贷款的申请。时下,老百姓在评价MPO的国企管理层改革的零收购是将我家的存折让人给抢了的“戏语”不难看出泛市场化旗下的改革就是邓小平所言的“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是我们想到马克思所言“名义工资”的缘由!因此我特别注意到人民网北京8月22日专电人民日报将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谈认清形势 振奋精神》“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同时,我们进一步把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别的注意到了“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提法!他将主流精英经常引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其实在邓小平著作中,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断章取义的引用,在逻辑上是混乱的,而且是很难自圆其说的,是别有用意的。正是这种别有用意构成的官商学“铁三角”在一面掠夺国资的同时,一场城市非法野蛮拆迁、农村非法圈地、的利益搏弈在一些地区彼伏此起的民众,现在又不得不面对物价先于工资“涨价”的尴尬!在这种被掠夺中的尴尬尚未回过神的时侯,近期又出现了另一种“牧师”的职能即:对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斥之为“荒谬”的声音。这种声音意在对绞架下行将死亡的“罪犯”不要愤怒,更不要挣扎而喃喃自语地说:悔罪吧孩子,你现在的处境是上帝的安排,是天意,认命吧我的孩子,从你的意识深处根除共产主义的幽灵,进而忘掉剩余价值学说,也不要提什么名义工资,你己经获得了工资这就是你的“价值”,价格就是价值你们己经与老板公平、自愿地“等价交换”了。安息吧,孩子们……。

  (2008-8-24-12:10分)

  ————————————————————————————————————

  *①②参见: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69页。

  *见人民网北京8月22日专电人民日报将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谈认清形势 振奋精神》

   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同时,我们进一步把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4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297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373页

标签:工资   改革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