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谁欠的找谁去
愚公夜话——中国金融业,谁欠的找谁去
我不是专业人士,更不是高官,不可能掌握国家金融业精确数据。更何况常年从事基层财务检查工作,深知自己的那些数据是怎样报出去的,以此类推,那些统计数据连两会的代表都在表示怀疑。从常见的现象不难看出国家的金融业已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经济学界一错再错的改革理论反而正在把国家金融业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各级地方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也当成了确实也成了官员升迁的重要途径。这期间,毛时代积累的大量国营企业由国家财政集中使用的业折旧基金一句话,就被没收了充当发展基金,加上当时国企流动资金也改成“拨改贷”。这两项釜底抽薪的措施才是在后来国营企业几乎陷于全面破产的程根本原因。再有各级银行、信用社吸收的所有存款都被要求,胆子再大一点,鼓励私人贷款。由于当时的体制以上两项资金地方政府都可以轻易地动用,甚至连村委会都可以出台减、免税政策。当时的基层领导、金融工作者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深入到田间炕头动员当时的“万元户”、“专业户”敢于“借鸡下蛋”贷款扩大发展。当时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和被迫接受贷款的个体工商户大家都感到疑惑,将来怎么还啊?我拿什么还呢?由于缺乏基本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常识,这些企业除了极个别依靠当地亲属掌权的相关企业做市场的以外,绝大部分企业即使有不用提供社会保障的很廉价的劳动力也很快变得支离破碎了。国家的金融风险由此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的事更可怕,为了挽救这些濒临破产的企业,为了自己的政绩,官员们仍在乐此不疲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本已负债累累的业户们,一看到官员和信用社一幅讨好的面容,那些人比自己还要怕啊。于是乎,几十万死帐变成了几百万,几百万变成了几千万。中国历史上近乎可笑的各种金融创新纷纷出炉,什么假担保、重复担保、联合互保在这一时期粉墨登场了。各级官员替企业跑业务出现了,金融机构的领导忙着在有连带关系的各个企业间牵线搭桥,甚至连税务部门、公、检、法等执法部门也加入进来帮助企业有偿清理三角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抓人质、枪击致死人的恶性案件。张家口的某大乡镇领导甚至买通信用社,以乡镇50多名工作人员个人的身份强迫每人贷款若干来盖办公楼的现象。国家的金融漏洞也越扯越大了。当中央政府意识到严重性开始将基层金融机构管理权上划时,尝到甜头的官员们又把眼光盯上了财政周转金,我所挂职的某大乡镇甚至违规用干部工资做担保,致使当年拖欠工资11个月之多。我们当时管以上措施美名其曰“支、帮、促”。但因为没有人去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素质和市场经验问题,无疑与抱薪救火。回首往事,当初我们看到几百户的乡镇企业如今剩下的恐怕地掰着手指数了。
经过这次磨难之后,国家开始紧缩银根、大规模撤消资不抵债的基层金融机构,对过去的不良贷款采取了挂帐停息的政策。明眼人就明白了,过去欠的钱可以不还了,以后再想借难了。我真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贷个几百万出来玩玩。
精英们似乎开始意识到自己理论的愚蠢了,对国内投资变得没有信心了。尽管国债发行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外汇储备大国却在用尽可能多的外汇购买美国国债。只可惜,一个美元贬值就赔了个哑口无言。如果再考虑到内需不足投资环境恶化和过早推出“存款实名制”导致每年几百亿的国有资产外流恐怕错误的经济理论,给我们国家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那么,怎样才能挽救风雨飘摇的中国金融业呢?那就是银行业海外上市,但外国人似乎不能那么好骗,那么高的不良资产率,人家能要吗?国内四大资产经营公司成立的目的无非是为盘活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经济学界终于按不住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把眼光盯到了国内百姓身上。由于穷的缘故我们自古就有勤俭储蓄以备不侧的传统。
首先,八十年代末期,中国人民银行曾出台过一个保值补贴条例,文件规定因物价上涨当连续三个月(记忆中)储蓄利率为负增长时,国家将自动启动保值补贴。从电视里看04年起国家公布的负增长一直存在,各商业银行却在忙着向中小储户出台收费政策。我们的改革为什么总是一头沉呢?为什么买单的总是那些贫苦的劳苦大众呢?
二是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住房贷款无节制地发放。国际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了。但所有出台的调控措施加息、动用国库资金充实银行业资本都是在单方面调高银行的收益,没有一项是减少百姓购房成本的。尽管有经济适用房的政策,但就我参加过的几个地区的检查而言,没有一个真正把这笔专款用到该用的地方,也几乎没有哪个平头百姓买到过经济适用房。
三是眼看国内银行业在国外上市无望,不顾股市全流通刚刚开始,股本比过去扩大两倍的严酷事实,强行国内上市,逼股民吞下这些破烂不堪的资产。虽不惜重金动用神秘资金托市,但恕我直言,此举在不久的将来神秘资金离场时骤然扩大数倍的市场不仅会出现股灾,而且接踵而来的国外资金会趁机大量吸食国内的优质上市公司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的目的。现在,我们的粮食靠美国、工业品市场内需不足主要靠日美。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是靠日、美养活呢?如果大中型企业再掌握在他们手里,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希望。
四是世界人民都可以享受到中国工薪阶层的廉价服务。既然人民币已经不得以升值了,那么国内物价为什么不降反升呢?恐怕老百姓不得不又一次为错误的理论买单了。
其实,环顾我们周围不难发现,国家的学费确也没白缴,当初的各级政府、金融机构领导、业主们依靠当初的经验和积累的社会关系换了个行业如今几乎各个是工商界大亨,连经济学家也腰缠万贯。由于国家没有新催欠措施出台,他们竟然很潇洒地混迹上流社会,看普通百姓割肉卖血弥补当年他们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中国金融业,谁欠的找谁去呀!干嘛老在百姓身上做文章。
QQ:749659359 http://makesheepeyes.blog.sohu.com/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