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大传》(第九卷 风雷磅礴)第342章 上

2025-02-14 观点 评论 阅读

  第342章

  “我可以告诉你,就是出现了割据局面也没啥大事嘛!跟蒋介石不也是打了几十年嘛!中国共产党内出了陈独秀、李立三、王明、博古、张国焘,什么高岗、刘少奇,多了,有了这些经验比马克思还好。”

  话说1967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了经过毛泽东批准的《关于在外地串联学生和在京上访人员立即返回本单位的紧急通知》。

  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报道了毛泽东南巡视察的消息。

  9月26日晚,毛泽东到京西宾馆看望参加集训会议的人民解放军三军全体成员。

  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先后登上主席台,会场里900多名部队干部全体起立,鼓掌声、欢呼声如雷震耳。毛泽东频频招手,他等众人稍一安静下来,突然问道:

  “陈再道来了没有?”

  台下应声立起一人,大声报告说:

  “主席,我是陈再道,我来了。”

  毛泽东朝着陈再道一摆手,说:

  “好,好,来了就好,你坐下吧。”

  会场里不少人悄悄议论:

  “这是怎么回事?”

  “乱了半天,原来主席是保陈再道的?”

  “陈大麻子这回腰杆硬了!”

  陈再道后来在回忆中说:

  “现在我要老老实实的承认,有人说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个人品德方面的问题,完全是胡说八道,我自己的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嘛!我至死不能攻击和反对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确是一个无私的伟大领袖,他的每一个行动不管现在看来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不是从他的个人利益而出发的,都是出自一种伟大的理想和追求。他是为了主义而得罪一些人的,包括我,而绝对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正是伟大和渺小的根本区别所在。我还记得林彪摔死后的一次会议上,我再次见到了毛主席,他对我说:‘过去的东西不要忘记,忘记了不好。那次事件,有人要往你头上栽,我就看出他们居心不良。不到一个月,那些要将你致死的人倒台了。我是杀鸡给猴看,不这样,那股风刹不住。但是你不吃点苦也不好呢。太顺利了不好,自己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群众,认识文化大革命。不要老是有怨气,不好。’这些话都是语重心长呀!可惜,毛主席离开了我们,他终于走了,而我们还在。我们总想选择一个类似毛主席那样的领袖。”

  后来,毛泽东也没有忘记陈再道。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经毛泽东批准,陈再道担任了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职务。

  且说在9月底,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康生、江青、戚本禹等人开会,召来傅崇碧,追查各地走资派大员的住处。

  据《戚本禹回忆录》记载:“傅崇碧回忆说,‘七二〇事件’之后,总理命令他把李井泉、江渭清、王任重等三十几个老干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保护起来。傅崇碧说的这个情况我清楚,在武汉‘七二〇事件’以后,有学生要揪斗各个大区和省、市的‘陈再道’,他们到处找这些人,却找不到他们。学生们就来问中央文革,可中央文革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为这件事当时我们还在中央文革的‘简报’上登了,说文革办公室要送群众写的‘批判材料’给这些人,但却到处找不到他们。总理看了这个‘简报’以后,就说,你们把材料给我,我去转交给他们。江青不高兴了,她对此很有意见。所以,在开中央文革小组会议的时候,就把傅崇碧找来问。当时的情形我还记得很清楚。可能是康生先问傅崇碧,你把这些人弄到哪里去了。傅崇碧支支吾吾不肯说。于是又有人追问他,是谁让他这么做的?傅崇碧也没有说是谁,而是用手指指上面,说,上面。这下把江青、陈伯达、康生都激怒了,一定要他说出到底是谁的命令。可傅崇碧就是不肯说。等到第二次开会,又要追问傅崇碧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那里来了电话,说主席要傅崇碧马上过去。我估计这很可能是总理事先安排好的。”“据傅崇碧说,毛主席这次在自己住处的休息室见了他,和他谈了两个多小时。”

  董保存在1987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杨余傅亊件真相》一书中,记载了傅崇碧提供的关于此次谈话的回忆材料:

  老人家操着湖南腔问:

  “崇碧同志,吃饭没得?”

  “吃过了,主席。”

  “坐下,坐下。今天找你来,是想问一问北京的情况。武斗制止了没有?”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慢慢吸着、吐着。傅崇碧说:

  “北京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两派还在打,制止不了。”

  毛泽东又问:

  “朱德同志的大字报还有没有?”

  傅崇碧答道:

  “有,还有人要打倒朱总司令。”

  毛泽东说:

  “这不好。朱毛,朱毛,朱德和毛泽东是分不开的嘛!”

  毛泽东看到傅崇碧手里拿着一卷东西,问道: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是刚出的漫画,今天下午他们才送给我的。”

  “给我看看行吗?”

  傅崇碧把彩色的“百丑图”递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展开漫画,见上面画了一顶轿子,刘少奇、邓小平坐在上面,下面抬轿子的谭震林双手沾满了鲜血,罗瑞卿口里叼着一把刀子……

  毛泽东看着看着神情严肃起来,他把烟按灭,愤怒地说:

  “胡来,这是丑化共产党的!”

  他侧过身子,对秘书说:

  “你马上打电话给陈伯达,告诉他,这个‘百丑图’是骂我们的,不能搞,不能让这种丑化我们的东西满天飞!”

  秘书去后,毛泽东继续问傅崇碧:

  “红卫兵还斗干部吗?”

  “斗得利害。”

  “怎么个厉害法?”

  傅崇碧猫着腰,两只胳膊向后举着,学着“喷气式”的样子,说道:

  “就这样,有的还在脖子上挂一个牌子,写上他们的姓名,还打了个××。”

  毛泽东皱着眉头,又问:

  “当年你们打土豪,开斗争会,也是这个样子吗?”

  “那个时候没有搞‘喷气式’,顶多戴一顶高帽子游街。”

  “就是嘛。这样搞,不好!好人搞坏了,病人搞死了。”

  见毛泽东这样讲,傅崇碧才明白,这些情况,毛泽东并不知道。看来,他是不同意这种搞法的。他大胆地向毛泽东反映了许多情况:陈毅的夫人张茜正在生病,被造反派抓来游街,团中央的“三胡”(胡耀邦、胡克实、胡启立)也被造反派组织揪到大会上批斗……

  毛泽东听得很认真。他随口问了几个省委书记、部长的名字,又说:

  “他们怎么样?”

  傅崇碧趁机把周恩来命令他转移老干部的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毫不迟疑地表态说:

  “好!总理安排得好!你们做得好!”

  听到毛泽东这两句话,他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主席呀,要是不把他们保护起来,红卫兵会把他们斗死的!”

  “你们做得对!”

  毛泽东又重复了一句;转身对秘书说:

  “告诉文革小组,不能把人往死里整!”

  傅崇碧赶忙说:

  “主席,可不能说是我说的。”

  “你怕什么?”

  他有些委屈地告诉毛泽东:

  “为转移老同志的亊,我挨批挨得够呛。”

  “谁批你?”

  傅崇碧的嘴巴张了张,差点说出江青的名字,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江青和毛泽东是夫妻呀。他改口说:

  “戚本禹他们都批过我。”

  “不要怕他们。”

  毛泽东说完,准备去工作了。傅崇碧忙问:

  “主席还有什么指示吗?”

  “你今天反映的情况很好,很好。”

  “我走了。”

  据《戚本禹回忆录》中说:“傅崇碧回忆中所说的许多事情,并非中央文革所为。比如‘百丑图’的事,斗争张茜的事,我们就一无所知。那时外交部的运动,江青叮嘱过,一切听总理的,我们不要去插手。总理要陈伯达或者其他人去讲个话,也得征询江青的意见。只是我一直都不知道,傅崇碧竟能在主席面前张冠李戴地把我给端了出来。傅崇碧跟我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在文革中,我在工作上帮他办了不少事,解决了很多难题。不然他也不会向江青提出,要我去北京卫戍区当政委的。我想,他也不是故意要害我,他也是没有办法。自从王力、关锋被审查后,我做事就一直很谨慎,很低调。所以我不可能像他所说,在追查各地走资派大员住处的会上去批评他的。批评他的是江青、康生,他却把这些问题全栽到我的头上。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没讲过一句话。后来傅崇碧在秦城监狱对我那么客气,恐怕也与他亏心地向主席反映情况时拿我来顶替江青、康生有关系。”

  9月30日,毛泽东在北京会见谢胡率领的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他在谈话中说:

  “中国的事情有一部分干得还可以,有一部分干得不好。如果统统干得好,还搞文化大革命干什么?正是有个黑暗面,要改变。”“在去年夏季赞成我们这一道理的,赞成文化大革命的,占少数。那时,工人还没有起来,学生受压迫,左派站不起来,红卫兵刚刚冲破这个压迫。现在来看,情况就不同了,工人起来了,革命派占了多数。现在可以说,多数省革命派占了多数。”“去年上半年到今年2月,我把形势估计得严重一点,我说我们这场斗争的第一个可能性是失败,第二个可能性是胜利。”“现在可以看出一个眉目来了,第一个可能性是胜利,而不是失败。”

  1967年9月,中央军委办事组由杨成武出任组长,成员有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张秀川。后来在10月,又增补李天焕、刘锦平为办事组成员。

  在国庆节前夕,江青提议由张春桥替林彪起草讲话稿。后来周恩来看了张春桥起草初稿,他对张春桥说:

  “是否把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的最新指示,通过林彪同志的讲话传达出去。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啊!”

  张春桥说:

  “那就突出主席讲的‘斗私批修’。这是整个文化大革命中的总纲。我陪主席视察中,主席多次讲了这几个字的含义。”

  周恩来同意后,张春桥在林彪的讲话稿里加上了这样一段话:

  “毛主席最近指示我们,要斗私批修。斗私,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自己头脑里的‘私’字作斗争。批修,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去反对修正主义,去同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作斗争。这两件事情是互相联系的,只有很好的斗掉了‘私’字,才能更好的把反修斗争进行到底。”

  毛泽东看了张春桥写的这篇讲话稿,很高兴,他批示道:

  “此件很好,气势磅礴,又扎实,不浮夸。是一篇一年斗争的总结文章。”

  1967年10月1日,首都5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大会。毛泽东、林彪出席了大会。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毛泽东、党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

  “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内,由无产阶级自己发动的大革命。”“毛主席最近指示我们,要斗私批修。……我们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用斗私批修这4个字为纲,加强对军队干部、地方干部和红卫兵的思想教育。要开办各种学习班,中央办,地方办,各个革命群众组织也可以办,把全国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这一天,张治中也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参加观礼。此时的张治中,已经是久病缠身,体力不支,由警卫人员用手推车把他送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动来到张治中身边,与他亲切握手。张治中直言不讳的对毛泽东说:

  “你的步子走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了。我一向认为,共产党的干部都是好的,怎么一下子这么多好干部都变成‘走资派’了呢?现在被打倒的干部不止5%了吧?”

  毛泽东听后,因话不投机,也没有言语,随后就走开了。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保护下,张治中在文革中没有受到政治风暴的影响,他非常感激毛泽东。1969年4月6日,张治中逝世于北京。他在临终前,写了一份遗嘱,对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关怀,表示真诚的感谢,并“祝愿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

  10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毛主席同首都五十万军民欢度国庆》的消息。报道中说,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

  “毛主席、林副主席、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朱德、李富春、陈云、宋庆龄、董必武、陈毅、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谢富治、江青……”

  国庆节过后,《人民日报》发表了题目为《“斗私,批修”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根本方针》的社论。社论中写道:

  “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在哪里?最本质的是旧在一个‘私’字上,就是从为自己、为‘私’的观点来看世界。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是滋长资本主义的天然土壤,是产生修正主义的重大因素,是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毒菌。”

  “我们每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派,每一个革命同志,既要把自己当作革命的一份动力,又应当把自己看做革命的对象;既要做批修的先锋,又要做斗私的闯将。如果不斗私,不革自己的命,那么,批修也是搞不好的,而且可能会被修正主义的东西所蒙蔽,甚至跌入修正主义的泥坑。”

  10月3日,毛泽东会见刚果(布)总理驽马扎莱,他在谈起文化大革命时说:

  “文化大革命是要部分的改造我们的国家机器。”“我只要求你(指国内干部——笔者注)一条,要把官僚架子放下,跟老百姓、工人、农民、学生、战士、下级一起,平等待人。不要动不动就训人。有道理为什么要训人,可以解释嘛,有道理为什么要骂人?”“这样不行,老百姓不同意,也要批评你,当然不会因为这些打倒你。这次1年多的一个大批判运动,可把这些干部吓一跳。”

  他还说:

  “无政府主义也大大发展了。有那个思潮,暴露出来好,我们就可以教育。”

  驽马扎莱插话说:

  “外国人讲中国乱得很。”

  毛泽东说:

  “乱了一会儿就不乱了,请他乱,他也不乱了,他闹够了,不闹够不行。学生、工人、农民都起来闹,这个时候差不多了。”“一个工厂为什么要分成两派,而且打得那么凶?这没有道理。他打够了,就不想打了,下面不打了,工人不想打了,群众不想打了,上面头子孤立起来了。中央讲几句话,就是给他一个下台阶的机会,讲早了不行。”“现在没有危险了,我已经走过了。打够了,不愿再打了,问题已解决了。好像身上长了一身脓疮,把脓挤出来,身体更健康了。”

  10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整理好的《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重要指示》记录稿。中共中央的转发通知及记录稿的全文如下:

  现将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华东地区时的重要指示记录稿转发给你们。希望你们组织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武器,总结前一阶段运动的经验教训,制定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紧跟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毛主席的谈话内容主要有:

  1、关于形势:

  七八九3个月,形势发展很快,全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整个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从来的群众运动都没有像这次发动得这么广泛,这么深入。全国的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部队,到处都在讨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大家都在关心国家大事。过去一家人碰到一块,说闲话的时候多。现在不是,到一块就是辩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连十几岁娃娃和老太太都参加了辩论。

  有一些地方前一段好像很乱,其实那是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形势将会变得更好。

  2、关于大联合:

  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一个工厂,分成两派,主要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了保自己,蒙蔽群众,挑动群众斗群众。群众组织里头,混进了坏人,这是极少数。有些群众组织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有些人当了保守派,犯了错误,是认识问题。有人说是立场问题,立场问题也可以变的嘛。站队站错了,站过来就是了。革命的红卫兵、革命的学生组织要实现革命的大联合。只要两派都是革命的群众组织,就要在革命的原则下实现革命的大联合。两派要互相少讲别人的缺点、错误。别人的缺点、错误,让人家自己讲,各自都做自我批评,求大同,存小异。这样才利于革命的大联合。

  3、关于对待干部:

  绝大多数的干部是好的,不好的只是极少数。对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是要整的,但是,他们是一小撮。要团结干部的大多数。要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要运用“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这个公式来解决我们内部的矛盾。在进行批评斗争时,要用文斗,不要搞武斗,也不要搞变相的武斗。要允许干部犯错误,允许干部改正错误,不要一犯错误就打倒。正确的对待干部,是实行革命的三结合,巩固革命的大联合,搞好本单位斗批改的关键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有些干部为什么会受到群众的批判斗争呢?一个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群众有气。一个是官做大了,薪水多了,自以为了不起,就摆架子,有事不跟群众商量,不平等待人,不民主,喜欢骂人、训人,严重的脱离了群众。这样群众就有意见,平时没有机会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爆发了。一爆发,就不得了,弄得他们很狼狈。今后要吸取教训,很好的解决上下级关系问题,搞好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4、关于红卫兵:

  对红卫兵要进行教育,加强学习。要告诉革命造反派的头头和红卫兵小将们,现在正是他们有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了。要用我们自己犯错误的经验教训,教育他们。对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同他们讲道理。

  10月8日下午,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率党政代表团到武汉进行访问。武汉革命群众组织负责人奉命前往机场欢迎。

  杨道远在《奉献》一书中记载:“周恩来乘专机先期到达机场,钢工总、钢二司、钢九一三、新华工、新湖大、新华农(武汉造反派自1967年“二八声明”后分裂成了“钢、新”两大派——笔者注)、三司革联7个群众组织的代表朱鸿霞、杨道远、李想玉、张立国、龙铭鑫、谢华之等前去迎接。在休息室里,在等待谢胡飞机的时间里,周恩来同迎接他的群众代表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话题的中心就是联合起来成立革命委员会。迎接周恩来的只有7个群众代表,其他都是军队干部。周总理嫌人太少了,周问曾思玉、刘丰,准备了几桌?刘丰说,准备了两桌。周恩来说,范围要扩大,各组织都要多来些人。周恩来看到来的代表都是男的,就对这些群众代表说,困难的时候女同志跟你们一起战斗,现在一个女代表都没有,如果江青同志知道了,非批评你们不可。”

  “长办联司”一号勤务员顾建棠在《生逢其时——文化大革命亲历记》一书中写道:“那天周总理在机场……只见到三钢、三新和三司革联7个组织的代表朱鸿霞、李想玉、杨道远、张立国、龙铭鑫、高玉泽(新华农一号勤务员)、谢华之(三司革联一号勤务员)……总理说:范围要扩大,各个组织都要有代表参加。这样,工造总司、新一冶、长办联司、省直红司、市直红司、中学红联、新中原和公安联司等组织的代表才受到补充邀请,都成为迟到的被邀请者。”

  杨道远在《奉献》中写道:“在机场休息室,周恩来着重是讲武汉大联合、‘三结合’、成立革命委员会的问题。”“说到了省革委会的人选问题,周恩来问朱鸿霞:你当省革委会主任行吗?朱鸿霞连忙说,不行。周又问,杨道远当可以吗?我说当不了。周恩来听了回答后说,不是说你们不行,而是说你们现在还不行。接着周恩来背诵了毛主席的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周说,李进就是江青同志。你们都是幼松,要长成劲松才能担当大任。”

  “谢胡来了,在机场稍事休息,准备去东湖宾馆。武汉组织了几十万人,沿途夹道欢迎。车队刚出机场就走不了啦,欢迎人群秩序混乱,道路被拥挤的人们堵塞,车子无法通过,车队又转回了机场。刘丰把我们喊过去,说我们的人不注意影响,要我们去整理队伍。我去了现场,机场门口那一段队伍根本不是钢工总、钢二司的人,是中央表态时没有点到的那些组织故意想闹出点影响,所以提前抢占了机场门口这段路,有意拥挤起哄,显示他们的存在,希望在武汉造反派阵营中争得一个位置。刘丰批评我没有把队伍组织好,在外宾面前出乱子,刘丰说总理要批评你。我去见了总理,总理毫无责怪的意思。谢胡到中国几个城市访问过,他总结评价说:上海秩序好,武汉热情高。”

  “晚上在东湖宾馆举行宴会,各个组织都增加了人数,还请了7大组织之外的造反派代表来参加,革命干部联络站的勤务员毛远耀也出席了宴会。”

  据曹承义在《悲欣交集话文革》一书中记载:“晚上19时30分座谈会开始,阿尔巴尼亚同志,中央首长周总理、康生、李富春、刘宁一、刘晓、吴法宪,武汉军区曾、刘首长,武汉警备区司令部首长,武汉地区造反派组织工总、九一三、二司、新华工、新湖大、新华农、三司革联、工造总司、中学红联、新一冶、交通联司、湖北电台、湖北日报等共20个组织的代表参加。周总理当着阿尔巴尼亚贵宾的面,在宴会前召开各群众组织座谈会,号召革命造反派‘困难时在一起,胜利了莫分开’。吴焱金还代表这些未被中央点名的各革命群众组织,作了重要的发言。我把新一冶的红袖章献给了谢胡同志和康生同志。”

  据杨道远记载:“晚上的座谈会人比较多,钢二司有我和方保林、丁家显、王彩珠。还有些中学生。钢、新两派头头都去了。周恩来、康生还有同来武汉的其他中央首长出席了座谈会。康生很朴素,很和蔼,像个教书先生。我们都围坐在他们身边,没有太多的讲究,很随便的。”

  “座谈会开始时,谢胡在座。有人提出,谢胡是外人,我们自己人是不是要单独开座谈会。周恩来说,谢胡是自己人,毛主席特意请谢胡同志到武汉促进大联合的,有什么话都当着谢胡说。”

  “座谈主要是讲怎么实现大联合,中心议题是联合起来早日成立革命委员会。当时我递了两份材料给周恩来,都是关于干部的,一份是钢二司武大总部为李达(中共一大代表,1966年夏在武汉大学校长任上受到点名批判,8月24日含冤去世——杨道远原注)翻案的材料,另一份是张群英(武测钢二司战士)和新华工一起搞的姜一的材料。周恩来说,这次本来打算想要姜一和孙德枢出来工作(接待外宾),现在你们送了材料,我就不说了。座谈中我们有人谈及七二0前的形势时说,武昌是解放区,汉口是游击区,汉阳是白区。周恩来说,没有那么严重吧。

  如何实现大联合,钢、新两派分歧很大,都想以自己为核心。特别是成立工代会的问题,周总理故意问大家:成立个钢工代会好不好?钢派使劲鼓掌,新派不鼓掌。周总理又问:成立个新工代会好不好?新派拼命鼓掌,钢派不鼓掌。钢派要学上海工总司,搞一个组织,就是要以钢工总为核心,提出加入钢工总实现大联合;新派则要组织新武汉与钢派抗衡。周总理说:武汉不走北京道路,也不走上海道路,武汉走自己的道路,不要钢工代会也不要新工代会,成立个革命工代会好不好?大家热烈鼓掌。”

  据顾建棠记载:“周总理在宴会上即席讲话:‘我们这次陪同谢胡同志来汉,是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特意请谢胡同志到武汉促进革命大联合。希望同志们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实现革命大联合,把革命委员会搞起来。’接着就到每一桌给大家敬酒。周总理来到我们这桌时我们都站起来,总理与我碰杯时问:‘你的名字叫——’,我说:‘报告总理,我叫顾建棠。’总理说:‘我记起来了,你是长办的。国庆10周年时,我们在人民大会堂见过面,你还是我的小老乡。林一山现在怎么样?’我回答:‘靠边站,在做检讨。’总理点点头,说:‘好。’”

  10月9日上午,谢胡在周恩来陪同下访问了武汉钢二司司令部——测绘学院。

  据杨道远记载:“我们得到通知后,在武汉测绘学院作了迎宾布置,到处张灯结彩,红旗招展,钢二司的人在大操场整齐列队,等待国宾到来,在外宾要经过的道路两边夹道欢迎。听到消息的革命群众也都拥进了操场,操场四周,道路两旁,校园内凡是能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人。7252部队派了一个团在那里警卫,门口站岗的士兵手里抱着冲锋枪。我在钢二司司令部楼下大马路上等待着。车队来了,在一号楼背后我接到了周恩来,周总理对我说,到你这里了,你是主人,你去陪谢胡同志。我把柳英发介绍给周总理,我去陪谢胡同志,周总理拉着柳英发,沿操场外围大字报区走了大半圈。我陪着谢胡一边走,一边指点大字报介绍情况。拥挤的人们争相目睹首长,大字报栏中伸出了大片的热情的脑袋。看完大字报,宾主一起上了主席台。谢胡在欢迎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支持。谢胡称赞说:‘钢二司是真钢!’操场上掌声雷鸣,一片欢腾。谢胡热切希望我们赶快搞好大联合,早日成立革命委员会。谢胡说,你们成立革命委员会时,只要我还在中国,就一定来参加;我如果回国了,一定发电报来祝贺你们。谢胡讲话以后,周恩来指挥全场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歌还没唱完,周恩来要我送谢胡离开会场。我送谢胡回来时周恩来已经到了钢二司司令部办公室。

  周恩来总理在钢二司司令部同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钢二司在场的有我和方保林、柳英发、王笑林、张良栋、赵日萍、李莉、曹福泉、熊志伟等,还有几个中学生。7252部队孙树仁主任在场。在场的还有周总理的随行人员。谈话开始总理要求不要录音,并说,要录音我就不好讲了。周恩来总理讲要克服派性,尽快实行大联合。在谈到武汉实行大联合的方式时,周总理问柳英发有什么想法,柳英发回答说:以钢派为核心,就跟滚雪球一样,滚成一个大组织。周总理说:你人小派性大。周总理说要克服派性,还批评说各组织的头头派性都比较大,头头要带头克服派性,要做大联合的带头人;组织不分大小,平等联合,承认山头,尊重山头,联合起来了,最后达到消灭山头。周恩来口渴了,想喝水,可是钢二司司令部里没有开水。我们司令部的办公室简陋得很,一张桌子,两把旧藤条椅子,几个木凳子,连个开水瓶都没有。司令部各个部门的办公室也都差不多,整栋楼找不到一瓶开水。本来没有安排首长视察钢二司办公室,总理突然到了司令部办公室,我们没做接待的准备,连开水都没有,真抱歉!在场的一位女同学(中学生)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还很客气的让大家吃,在场的人都说不吃,要总理吃,周总理才把那个苹果吃了。周恩来还谈了教育革命,谈到测绘学科的情况,问我学了几年,我说5年,总理说测绘专业要学5年,太长了,学制要缩短。”

  “在谢胡访问钢二司司令部的同时,阿尔巴尼亚的另外一些外宾在李富春陪同下去了水运工程学院,访问了钢二司新水运总部,到了‘6.24’百万雄师攻打水运的现场,特意看了百万雄师进攻时在大楼墙上打的洞。丁家显代表钢二司出面接待。

  当天下午,在汉口新华路体育场开大会,周恩来和谢胡都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10月9日晚,毛泽东在对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关于选编《刘少奇言论》报告的批示中写道:

  “所引材料,要核准属实。”“《说明》中,不提邓小平。”

  10月12日下午,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谢胡率领的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参加会见的有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李富春等人。宾主落座后,毛泽东从茶几上拿起香烟请谢胡、阿利雅抽烟。谢胡很有礼貌地说:

  “谢谢,我们都不抽烟。”

  毛泽东打趣说:

  “你们都讲卫生,我不讲卫生!”

  周恩来插话说:

  “霍查同志抽烟。”

  “那就是我的同志!”

  毛泽东话音一落,大厅里立刻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周恩来又补充说:

  “霍查同志抽的是中华牌香烟。”

  毛泽东说:

  “雪茄烟比较好,抽了不咳嗽。”

  说罢,他从茶几上拿起一支雪茄烟,划着火柴点燃了,津津有味的抽起来。谢胡看着缭绕的轻烟,恳切地说:

  “为了主席的健康长寿,建议主席戒烟。”

  毛泽东摇摇头,说:

  “戒烟不行!我没有那个硬气。”

  谢胡说:

  “如果医生要你戒烟的话,你一定会戒!”

  毛泽东哈哈一笑说道:

  “医生比我抽得利害!卫生人员才不那么卫生呢!”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过后,谈话这才切入正题。毛泽东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说:

  “这是一次审查干部的好机会。”“我们有一部分干部不接近人民群众,也不接近下级干部,做官当老爷。对付这些人,我毫无办法,因为国家这么大,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我都没有见过,人都不认识。”“这回好,群众就整他了。”

  “从9月下旬起,全国联合的多,不联合的少。大体上他们打够了,闹够了,我看工人、农民、学校、机关有点不想干了。我们要全面解决还得几个月,我们准备3年,到今年6月1日算一年。大体上过一段时间,乱得最厉害的地方也好办了。不痛不痒的地方不好办。”

  “现在我们有计划的武装工人,武装革命左派。外国人讲中国天下大乱也是有道理的,不完全是造谣的。有些地方我们还嫌它乱得不够。这种群众运动打内战,这么一打,就分清了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右派搞‘农村包围城市’。为什么我们不怕乱呢?因为你不让它乱,这些矛盾就不能暴露出来。武汉问题是我去闹起来的,我就不相信武汉去不得。我7月14日到武汉,一直到21日才离开。我说我捅了一个马蜂窝,他不咬人吗?他没有下决心咬我,也没有下决心咬总理。武汉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此外,还有公检法,打得厉害,我是高兴的。过去的公安、检察、法院有好人,但也有坏人。这次暴露出来了。武汉公检法不是分为两派吗?那一派垮下去了。”

  “还有一个问题,大概明年或后年我们开党代表大会,把党重新建立起来。”

  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经毛泽东批准的《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通知中要求说:

  “全国各地大学、中学、小学一律立即开学。”“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进行改革。”

  10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经毛泽东批准的《关于按照系统实行革命大联合的通知》,通知中写道:

  “各工厂、各学校、各部门、各企业单位,都必须在革命的原则下,按照系统,按照行业,按照班级,实现革命的大联合,以利于促进革命三结合的建立,以利于大批判和各单位斗批改的进行,以利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

  10月19日,中共青海省核心领导小组在给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的请示报告中写道:

  “我省基层单位的革命委员会已陆续建立,但党的组织均未恢复。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党组织处理的一些问题,如过去作了处理的党、团员,有的需要重新复查处理;造反派中不少人要求入党入团等。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已经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的单位,可否恢复党的组织生活?”

  毛泽东在审阅这个报告时,在“可否恢复党的组织生活”下面划了横线,他批示道:

  “应当这样做。”

  有关人员没有理解毛泽东的批示,他们在给中共青海省核心领导小组起草的回电稿中写道:

  “这是件大事,涉及许多问题,如怎样‘恢复’?是否原有的党员都过组织生活?是先整顿领导机关的党组织再整顿下级组织,还是同时进行?支部同革命委员会的关系怎样?还有很重要的是如何吸收新党员、吸收新的血液,等等。”

  这个复电内容显然是不符合毛泽东的批示精神,第二天就被通知作废,不准发出。第三版《毛泽东大传》实体书一套共六册,471万字全十卷重12斤,依然按成本价出售,230元包邮,淘宝网址:http://shop70334099.taobao.com 作者东方直心联系方式:13937776295,QQ:2425751303 今年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0周年,“五一六”通知发表50周年,毛泽东逝世40周年,为此,特将毛泽东大传第三版(471万字)付梓发行,以志纪念。望各位网友广为宣传,让更多的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标签:毛泽东   革命   我们   周恩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