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洲际导弹总设计师屠守锷:他曾是地下党
李克勤(jixuie)题记:我国洲际导弹总设计师,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同事屠守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屠守锷同志早在1948年就秘密参加革命,并成为一名地下共产党员,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革命。谨以此文向这位老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老革命家表示深切哀悼!
他是我国——
东风二号和东风三号导弹副总设计师
洲际战略导弹总设计师
长征二号火箭总设计师
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生,浙江省湖州人。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应聘为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1945年回国,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教授,北京航空学院副教务长、系主任、院长助理。
1957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钱学森直接领导下工作,历任八室主任、一分院二室主任、第二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二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一设计部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部、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等职务。先后担任东风二号和东风三号导弹副总设计师、洲际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长征二号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
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年代后,屠守锷参与了我国火箭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领导解决了若干重要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他积极倡导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并多次提出发展捆绑技术,亲自指挥攻克了由于捆绑带来的结构动力学难关,为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经常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屠守锷这样的科学家的成长成功经历,对于我们来说,要特别注意他们爱国的情怀与方式。
他们经历过旧中国中国人屈辱,对自强不息振兴中国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和勇气,同时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以后,他们对历史和现实有着理性的文化自觉。
让我们重温老科学家生前的一段话:
2008年有记者问他:我们航天事业之所以发展到今天,作为您来讲,您是咱们中国老一代航天事业的老前辈,您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航天事业能发展到今天如此先进的一个程度,您有什么感想
屠守锷说:我的感想,从开始一直到现在没有一贯的精神,恐怕是不能发展这么快。最初毛主席就说,导弹、卫星我们都要。首先对这个问题态度很明确,积极的态度。几次我感觉到我们搞这一行的人,都是把国家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不为个人的名利,而是以航天工作为第一位。如果都是这样的思想不容易。有一个特点,你带队伍到基地,一切都为我们航天事业让路。
相关文章 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司马平邦:那些年,我们一起造导弹我为约里奥-居里传话给毛主席——“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毛泽东与两弹一星《军事纪实》——历史的抉择!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最后日子[学习班]“伟大人物的号召”与“人民群众的行动”给“有何脸面”的[映洁]也办一个“学习班”当家做主为强国,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