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衰退正在变成现实吗?
美国经济衰退正在变成现实吗?
刘洪
▲国际“金融大鳄”绍罗什表示,目前美国正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现在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只不过是美国经济整体损失的冰山一角
▲尽管部分经济学家表示衰退可能很难避免,但是仍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应付得当,美国完全能够走出衰退阴影,或者至少不使当前状况继续恶化
▲在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前进乏力之时,新兴经济体则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电子显示屏不停闪烁,不同肤色、穿着各异的股民目瞪口呆、神情绝望……
尚未从“黑色星期一”中回过神来的全球股民,再遭更加惨痛的“黑色星期二”。全球股市在暴跌之后继续更惨痛的暴跌。
上述画面一时席卷全球各大媒体。“连环暴跌”、“跌跌不休”、“全球股灾”、“经济危机”等字眼在全球章随处可见。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世界对美国即将陷入经济衰退的担忧。
美国陷入衰退?
如果说2007年美国最担心的经济问题是次贷危机,那么今年则肯定是美国是否会陷入经济衰退。
2008年初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非常清楚地显示,美国经济正在加速朝衰退方向滑落。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从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内华达等多个州的数据看,事实上美国经济已开始陷入衰退。
许多人所担忧的“美国经济衰退论”,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美国政府去年11月底将2008年经济增长预测由最初的3.1%降到了2.7%。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月6日也预测,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该组织去年春季预测的2.5%。
近来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非常清楚地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整体经济走势。
首先,楼市降温仍在持续。去年12月美国新房开工量已降到了199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全年新房开工量则同比下降了25%,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其次,个人收入、消费开支在减少。计入通胀因素,去年12月工人平均每周工资同比下降了0.9%,是199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财富》杂志不久前的调查显示,48%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年里已经减少了消费开支。作为一个“消费型”社会,个人消费开支占到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不振,美国经济自然更加疲软。
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则是美国失业率陡然上升,去年12月美国失业率跃升至2005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5%,当月0.3个百分点的升幅也创下“9•11”以来的最大单月升幅。
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低失业率已成为美国经济强健的心理支撑。但近来失业率的陡然上升,则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受此影响,美国和世界股市随后几天剧烈震荡。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主席、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认为,基于失业率的快速上升,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深度和严重的衰退”,目前衰退概率高于50%。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也持类似看法。他警告:衰退一旦发生,其程度之严重很可能导致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局面。
国际“金融大鳄”绍罗什则表示,目前美国正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林公司认为,美国经济事实上已经陷入衰退期。
危机远未触底?
尽管在“美国经济衰退论”方面存在争议,但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缘起于楼市降温的次贷危机之所以酿成目前几乎无法收拾的局面,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有莫大干系。
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发生后,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奉行减息政策,利率的大幅下降促使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住房信贷市场也由此变得鱼龙混杂。其中,给予信用较低者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更是发展迅速。该贷款收益高,风险也大。房市火爆时,一些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贷款人,也最终能取得购房贷款。
风险由此累积。房地产泡沫迫使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但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房市的“紧急着陆”。2006年初房市出现“拐点”,并随即急转直下,房市泡沫的破裂,进而导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其中道理很简单,房市降温对房价造成压力,房价下降则意味着房屋资产缩水,老百姓荷包干瘪,消费支出自然减少;另外,贷款者资不抵债,导致银行坏账率大幅抬升。
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房市降温导致的负面效应也随即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层面。一些房贷者面临房产被没收的危险,众多抵押贷款公司和金融机构亏损大幅增加。
华尔街各知名金融机构无一幸免。按照《华尔街日》的统计,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机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美林损失高达224亿美元,花旗199亿美元,瑞银144亿美元,摩根士丹利94亿美元,汇丰银行75亿美元。受危机冲击,花旗、美林等多家金融机构首席执行官被迫辞职。美国股市大幅下跌,已接近一般定义的"熊市"概念---一年内下跌20%。
情况之所以不能让人乐观,就在于现在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只不过是美国整体损失的冰山一角。按照放贷时间推算,很多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拖欠还贷高峰尚未到来。而次贷危机恶化的结果必然是住房市场降温程度进一步加深,反过来又会使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怀特认为,美国房价还会再跌20%至30%才能回到实际水平,而这种剧烈调整将会使美国财富缩水4万亿到6万亿美元。
巨大的损失也使美国金融机构惜贷之风盛行。美国宏观经济顾问公司对55家客户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投资者认为,放贷机构可能普遍收缩信贷,这是经济前景面临的重大风险。
信贷之于经济,犹如血液之于生命。如果个人和企业难以获得信贷,那么消费和投资就难免受到抑制,经济健康势必将受到影响。
救市回天乏力?
尽管布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举措,并宣示美国经济基本面健康;尽管美联储也一再注资,并连续大幅降息,但并没有安抚住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不少投资者认为,布什提出的145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力度可能太小,无法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市场的恐慌情绪下,布什政府和美联储的举动,更多是追随市场的无奈之举,而并非防患于未然的前瞻性应对。
根据布什拟议中的减税方案,个人将可能得到8 0 0美元的退税,家庭则获得1600美元退税,另外一些企业也可得到部分退税。按照布什的看法,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刺激消费、促进投资,而这种一次性的退税方式将极具针对性。但该法案还存在变数并须得到国会同意,即便按照最顺利的方式,其最终实施也至少需要若干个星期。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该方案届时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可能有限,且增加财政支出会导致赤字进一步增加,有可能加剧经济的长期风险。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认为,"现在就好像是在穿越黑暗隧道,但并不知道隧道尽头在哪里"。
对美联储紧急降息,许多经济学家表示审慎欢迎的同时也指出,此举极具冒险性,因为现在通胀在上升,降息预期会加速通胀,处理不慎,美国有可能再次陷入类似上世纪80年代初的“滞胀”。
曾在美联储任要职的经济学家劳伦斯•迈耶指出,美联储如果只是把原定在月底的降息提前,结果可能会“毫无意义”。按照他的判断,美联储月底可能还会继续降息。
另一位美联储前官员文森特•莱因哈特则指出,“假如股市接着下跌,这样做是否会破坏其可信度?”
外界的疑虑,布什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显然也了然于胸。事实上,他们也在加大救市力度,比如白宫已宣布,不排除扩大救助计划规模的可能性;美联储已经暗示,正密切关注市场动向,随时可能继续降息。
尽管部分经济学家表示,布什政府和美联储现在已是回天乏力,衰退可能很难避免,但是仍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应对得当,美国完全能够走出衰退阴影,或者至少不使当前状况继续恶化。
全球面临灾难?
美国经济如果真走向衰退,不可避免会对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在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前进乏力之时,新兴经济体则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年来的多份告皆认为,世界经济正越来越依赖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这三国去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0%。
尽管美国经济降温已明显外溢至其他发达经济体并使后者面临“池鱼之殃”,但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至少从目前来看,发达经济体降温对东亚和中国的影响还"有限"。根据世行告,实际上,由于楼市降温等多种因素,自2006年以来,美国进口已出现停滞,东亚地区对外出口增长也趋于稳定。而主要是受到内部需求推动,东亚经济仍在保持快速增长,而且一系列积极因素仍可望促使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世界银行东亚项目首席经济学家米兰•布兰巴特也向本记者指出,随着美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在过去三次美国经济衰退时期,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东亚经济则会相应降低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降低两个百分点成为零增长,东亚经济将会降低1个百分点,但东亚经济仍可望保持5%至6%的增长速度。虽然降幅颇大,但还不至于导致一场灾难。
与以往经济危机时发达国家总是指责发展中国家不同,这次次贷危机肇始于美国,也暴露了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金融监管的缺陷。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1月24日《参考消息》)
英刊称美国衰退局面难以扭转
沃尔夫冈•明肖
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有一段相当长且不稳定的滞后期。滞后期究竟有多长取决于所讨论的经济的状况。
2001年,美国借助积极的降息措施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摆脱了一场非常短暂的衰退。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和本世纪初的德国,低利率对实体经济发挥作用花了很长时间。
原因之一是,日德经济的衰退因为金融领域自身的危机而加重、我担心,2008年美国的衰退在性质上同它们类似,而不是类似于2001年的美国衰退。
降息的措施通过许多传输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在2001年美国衰退期间,最重要的是住房信贷。降息措施是在住房市场繁荣的背景下出台的,它们将繁荣变成了超级繁荣。通胀预期较低,人们预计利率将保持低水平。这是承担额外债务的大好时机,美国人也是这样做的。
美国目前的低迷则大不相同。房价正在下滑,并将进一步下滑。核心通货膨胀率几年来却一直在美联储确定的适宜范围以上。现在不是负债的良机,现在应该偿清债务。
那么其他渠道的情况怎样呢?
公司信贷的渠道发挥作用更加缓慢。如果一家公司面临对其产品需求急剧减少的局面,这家公司不会在利率下降的时候立即开始投资。最起码,它只有在预计不稳定的利率在一段时间保持低水平的前提下才会投资。
要发生这样的情况,通胀压力必须得到有效控制,但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
中央银行只控制短期利率。长期利率由金融市场确定。美国两年期国债和10年期国债之间的收益差已经达到了1﹒24个百分点,这是3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果债券市场开始怀疑美联储关于维持低通货膨胀的承诺,那么长期利率甚至可能上升。
什么人得益?当然是银行。银行就是靠以短期利率借入、以长期利率借出来赚钱。如果短期利率下降,长期利率上升,银行业能够再次坐收无风险的利润。
即将发生的美联储“直升机”空投现金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受益者都将是银行,而不是普通百姓或公司。
随着时间推移,金融部门的状况将渐渐改善。信贷紧缩终将结束。下一个不可靠的信贷高峰期可能开始。
因此,决策者仅仅依赖货币政策是不明智的。迄今为止,最佳的政策反应——尽管在范围上明显有局限——是目标合理的财政政策刺激。
最佳的刺激性方案是将目标特定为获得次级贷款的家庭的临时性一揽子方案。但是在政治家操纵财政政策的现实世界,这显然是不会发生的。尽管现在美国制定的普通的政治拨款式刺激性一揽子方案还远不理想,但也比让中央银行独自收拾烂摊子要好一些。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1月21日英国《金融时》)
美国经济衰退似已难免
美国拯救经济方案细节终于出台了,但美国似乎已经进入或无可避免地将要进入经济衰退。
从过去60年来的八次经济衰退看,美国府会联手推出的救市政策,到正式实施时,美国都已经进入了经济衰退。八次无一例外。确切说,有四次美国救市方案实施时,经济衰退已经结束了。三次是实施时,经济衰退正好结束。
为何政府救市案总是慢一拍呢,这要从经济衰退的定义说起。美国将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定义为进入经济衰退状态。而美国经济活动庞大,经济增长数据往往要数月甚至半年后才能正式敲定。所以有时正式宣布美国进入经济衰退时,其实已走出了衰退。
按经济学理论看,经济衰退是资本主义市场自由盲目竞争不可避免的产物。早期的经济衰退(又称为经济危机)常可见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又导致新一次经济危机)四个明显的阶段。从过去百年的历史看,美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衰退周期,已经从过去约十年发生一次,缩短到七八年一次。这主要是由的当今技术迅速进步,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缩短等原因。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数据公开透明,统计全面,使各国政府得以在经济衰退刚露痕迹时,就加以干预,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如美联储会去年九月就开始大幅减息和政府今年救市退税和大手笔投资。这使现代社会的经济衰退对经济的打击明显减弱。
1920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美英法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32%、55%和24%。1929年的经济危机,更使这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56.6%、32.2%和35.7%。
而二战后世界上最严重的即1973的经济衰退中,美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15.3%;英国下降了15.2%;法国下降了16.3%。
由于各国政府的积极有效干预,二战后各次经济衰退不仅对经济的打击极大减弱,其延续时间亦明显缩短。
美国从1948年开始的前六次经济衰退,平均持续一年多,而最近的两次,即1970年和2001年开始的两次,延续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半年,可说刚够称得上是一次经济衰退,即连续6个月经济负增长,经济就走出了衰退。
2001年美国实施经济拯救计划时,经济已进入衰退3个月,但那次政府救市已经是历年最快的一次。今年是美国选举年,政客们谁都不愿背上拯救经济不力的罪名,所以今次救市方案实施也许会更早过往年。也就是说,有可能赶在经济发生衰退前或其发酵期间,力挽狂澜加以阻止,至少也会挡经济进一步恶化,有助早日走出衰退。
现在美国经济界人人都在问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究竟是否已进入经济衰退,或还有多久将会进入。从目前政府和私人机构收集到的初步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至少在上一季度似乎还未进入负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宾州联储银行上星期公布的去年12月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已有23个州陷入经济缩减。通常在美国50个州中,只要有一半以上州的经济呈负增长,美总体经济便会调头回跌。若负增长持续两个季度,美国就是正式进入经济衰退。以此推算,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将在今年上半年进入经济衰退。
美国府会的救市案,看来难以挡住经济进入衰退。救市案中最有速效的是给工薪族发放现金。对2001年美国救市案的研究表明,政府当时推出的全面减税和大型基建项目,无一年半载看不到明显经济效果。而当时发给民众的现金,三分之二的钱在半年中就进入了市场,也就是说被用来购物,直接和快速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按这次美国的发现金方案,民众至少要到五六月后才会拿到现金。如果美国要进入经济衰退,到那时恐怕早已是木已成舟,大势难挽。
美国府会救市,最大的受益者恐怕还数华尔街。美股市向来是经济前导指标,即在经济将在变坏前半年便会大跌,而在经济将会重新成长前半年,股市将会反映出来,即所谓春暖鸭先知。如果今次美国经济衰退仍如上两次那般温和短暂,今次救市方案的第一受益者将是美国股市。
(《环球视野》网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