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卖石油停止使用美元交易摆脱美元贬值之害
伊朗卖石油停止使用美元交易 摆脱美元贬值之害
:青年参考
本特约撰稿 王林聪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布什政府应该为美元走弱和美元走弱给他国造成的负面影响负责。内贾德说:“他们拿走我们的石油,却给我们一张没用的纸。”
12月9日,伊朗石油部长格拉姆侯赛因•努扎里宣布,依据伊朗将使用非美元货币进行石油交易结算的既定方针,伊朗已完全停止使用美元进行石油出口交易。那么,不用美元结算对伊朗有什么好处,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呢?
说“美元是没用的纸”
其实,伊朗此举早在预料之中。由于美元近年对欧元持续贬值,自2006年起,伊朗就已实行与美元脱钩的外汇政策,把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
2007年11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的欧佩克首脑会议上,内贾德就提议用“一篮子货币”(即多种货币折算出一个价格,通常由几种世界主要货币或由与本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国家的货币组成)取代美元,作为该组织各成员国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内贾德总统说,布什政府应该为美元走弱以及带给其他国的负面影响负责。内贾德说:“他们拿走我们的石油,却给我们一张没用的纸。”此外,他还呼吁欧佩克成员国共同努力设立石油交易所,各成员国应将外汇储备转换成其他货币以避免因美元贬值而受损。
伊坚持高油价立场
众所周知,伊朗是世界第四大产油国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石油是伊朗的支柱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
在国际油价政策上,伊朗长期以坚持高油价的鹰派立场著称,实行限产促价政策,强调通过提高每桶石油的出口价格来增加收入。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飙升,伊朗石油出口年收入迅速攀升,2005年为488亿美元,2007年预计达到600亿美元。石油出口收入占政府预算收入的40%~50%,占外汇总收入的80%!伊朗的外汇储备从2001年的169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的582亿美元。
油价飙升给伊朗带来了巨额财富,但是,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贸易主要以美元标价和买卖,而美元近年来的持续走低,使得石油出口国赚取的石油美元价值缩水。因为主要产油国均以美元作为原油出口的结算货币,而用欧元支付从欧洲进口的商品。
伊通货膨胀的原因
这样,伊朗政府虽然实现了高额财政盈余,但受美元对欧元比价不断下挫的影响,进口成本加大,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产油大国的普遍现象。2003年伊朗通货膨胀率为16.5%,2007年将达到17.5%,2008年可能轻微下降至16.7%(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有鉴于此,伊朗认为美元不再是可靠的货币。伊朗央行行长塔赫马斯波•马扎赫里说,用美元进行交易是很不经济的,央行已将其外汇储备与美元完全脱钩,从而确保相关资产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从外汇储备多样化到停止使用美元交易,就成为伊朗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摆脱美元贬值之害
伊朗选择在这个时候宣布抛弃美元,可谓别有用意,既有经济上的原因,又有政治上的考虑。
伊朗与美国交恶已久,近年来双方敌对加剧,剑拔弩张,紧张气氛笼罩波斯湾地区。美国布什政府一直以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和伊朗核问题为由,不仅继续延长《达马托法》(1995年美众议院通过,规定任何外国公司同伊朗签2000万美元以上的石油合作协议都将受美制裁),而且还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甚至频频向伊朗发出武力威胁。
但是,美国情部门最近公布了一份告,称伊朗已于2003年停止了核武计划,这使得美国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失去了依据,也使得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第三阶段的制裁变得更加困难。
伊朗正是利用这一时机,宣布完全停止使用美元结算。
尚不能“毒害”美元
伊朗这样做也是要防止美国以美元货币体系为手段,对伊朗实施各种复性措施,维护伊朗经济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目前,伊朗被美国冻结的财产约有170亿美元。其中,包括巴列维国王及王族财产100亿美元,当年伊朗购买美国军品款的40亿美元,以及伊朗在美国的存款及资产30亿美元。
有一种观点认为,伊朗这招是在发动金融战,将给美元货币体系带来巨大冲击。确实,伊朗抛弃美元结算方式对美元有影响,但冲击不大,因为伊朗持有的美元早已大大减少,不足以“毒害”美元。目前进口伊朗石油的公司正使用其他硬通货替代美元进行支付。伊朗石油收入有近85%为非美元收入,其中约有65%是欧元,其余20%左右为日元。因此,伊朗完全停用美元结算,既是为了对付美元贬值的应变之策,也是为了抗衡美国对伊朗的长期制裁、降低风险、增强灵活性的一大举措,为伊朗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增三倍 将打破美国垄断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明年从伊朗进口三倍于原进口量的原油,增加中国对伊朗这一欧佩克生产国的依赖。有分析称,这项协议标志着中伊长期战略关系的发展。目前,伊朗因核计划受到西方各国的压力。
路透社道,两名知情人士在周四(13日)表示,中石化母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协议明年从伊朗的石油购入量为每日十六万桶,而目前仅为六万桶。
包括另一协议在内,即国营珠海振戎公司在早些时候与国家伊朗石油公司达成的条款,中国将在明年从伊朗日购入40万桶原油,这大概是中国全部石油需求的6%。
数天前,中石油签署了开发伊朗亚达瓦兰油田的协议。这一协议经过了三年的磋商,旨在为中国提供稳定而安全的石油供给。
分析人士认为,这项协议标志着中伊长期战略关系的发展。其中中国试图为其蓬勃发展的经济体提供燃料,而伊朗则依靠石油收入发展为中东的主导势力。
伦敦咨询公司Varzi Energy的Mehdi Varzi说:“世界大国都在竞相获得主要的供油渠道。美国长久以来垄断了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出口,而它现在却面临着与日俱增的竞争。”
2008年日供应四十万桶的原油,这个数字较目前日均三十万桶的水平增加了三分之一,虽然中国从伊朗的石油进口总量要远高于这一数字,因为它还从伊朗购进石油现货。
伊朗石油公司的知情人士表示,这一协议和中国在亚达瓦兰油田的投资有关。“这是一种服务性合约,由于中国已经在亚达瓦兰油田投以巨资,因而它能获得更多的石油供给。”
在西方国家对伊朗、苏丹、缅甸避之不及时,中国却愿意和这些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追求实际利益的中国石油公司们长久地无视联合国对伊制裁,而着眼于经济利益。
据一名驻北京的贸易界消息人士称,中国可能还将增加从伊朗的石油现货购买,以满足新建炼油设施的原料需求。伊朗已成为继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的中国第三大原油提供方。
中国在支持由美国提出的对伊进一步制裁方面表现勉强,因为伊朗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油提供方,帮助其解决近一半的石油需求。
中国也在发展天然气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油价目前已达100美元/桶。 中国对伊朗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表示出强烈兴趣,伊朗是仅次于俄罗斯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备国。
除了上述两项协议,中国还与伊朗签署了一项一年期的燃油购买协议,购入量约为一百万吨。
相关文章 乔姆斯基:关于伊朗威胁论美国CNN名嘴拉里•金为何“语塞”?--霸权主义逻辑终将彻底失语美国中东战略大转身--石油即将暴涨警:美伊年内将战,全世界将迎来大通胀清真寺与霍梅尼革命及其影响:伊朗核问题新解西班牙《起义》:中国令人愕然地支持对伊朗的制裁不能只盯着经济贸易--从中国同意制裁伊朗说起安理会对伊1929号决议案将使伊朗“坐以待毙”美国推动联合国制裁伊朗的背后玄机?制裁伊朗是西亚外交战略的大臭棋卡斯特罗看天安舰问题和伊朗核问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