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备急剧下降”是美国阴谋组合拳的一记重击!
刚刚熬过一个通宵,工作之后无法成眠,脑海始终萦绕一个念头:直觉告诉我,美国公布“石油储备急剧下降”,是其阴谋组合拳的一记重击!
首先承认,自己始终是个坚定的“美国阴谋论”者,并且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约在去年九至十月间),就公开发帖表示,“次贷危机”是个不折不扣的阴谋。
关于美国阴谋组合拳的问题,已经没有必要过多解释了,世人应当看得真切。这个阴谋组合拳的重头戏,无疑是在经济领域。经济领域的左勾拳则是期货,而石油期货自然就是重拳。
尽管本人没有任何证据,但我仍然有理由推断,昨日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截至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456万桶,其下降幅度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的140万桶”,属于精心策划的阴谋之一,是其连续重拳中的一记重击。
推断的第一个理由是:公布石油储备急剧下降,可以进一步推高期货价格,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美国库存量急剧下降,也就预示全球需求量大幅增加,从而引起市场恐慌,可以刺激石油期货价格上扬。
表面上,美国也因石油价格上涨增大贸易成本,但石油涨价的主要受益者,有美国海外石油巨头和期货市场操纵者(两者渊源极深)。美国石油贸易支出增加,实际是向美国资本让利,本质上是货币政策转化为资本收益,既符合资本家的利益,也推动美国经济总量(GDP)的有效增长。
推断的第二个理由是:石油期货价格上扬,可以加快美元货币回笼,削弱别国美元储备的购买力,从而沉重打击以中国为首的主要对手。
由于石油贸易以美元结算,石油期货价格走势是由美元货币控制的,并由美元贬值所引起。美元货币增加是因,石油价格上扬是果,故石油涨价的目的之一,是打击世界主要的竞争对手,其中拥有世界货币的西方大国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支付外汇且进口较多的中国所受影响相对最大。
推断的第三个理由是:美国对于世界石油供应和价格走势,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在欧佩克所有成员国中,唯有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少数国家未被美国完全驾驭,其它成员国大多唯美国之命是从,故欧佩克的身后,山姆大叔是采供销的掌舵人。
由于美国石油巨头在世界主要产油国大多拥有资本权益,并在国家层面上享受了特殊性的契约利益,又在期货价格上拥有着控制力,更在需求上占据着主导性,说明整个石油产业链的发言权是在美国。
推断的第四个理由是:由于美国在世界石油源头的事实存在和对石油产业链的有效控制,决定了其在可控制的期限内,无所谓库存量。广义上说,世界石油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美国国外,无论是在开采中还是流通中,无论是现货还是期货,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都有理由理解为美国库存。
因此,美国公布石油库存,本身并无多大意义。真有意义的话,很大程度上是服从于资本集团或国家需要。(甚至欧佩克公布的石油供应量也是如此)
推断的第五个理由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如GDP、增长率),理论上都是可控的和预设的。因为美国经济主要指标,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设计(与财政政策关系不大)、商品价格水平(包括现货、期货等各类交易品价格)及资本运作情况,并且已经基本摆脱了所谓的市场需求。
比如,即使世界石油需求增加,欧佩克石油供应减少,也可以把市场价格水平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而即使世界石油需求减少,欧佩克石油供应增加,相反也可以把市场价格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世界就是这样离奇。
(笔者同样也有理由怀疑,一旦中国的美元储备持续上升,美元货币贬值很有可能加剧;假如中国的美元储备大大减少,而美元货币则有可能重拾升势。这个过程中,要是我国外汇储备在不同币种轻举妄动,很容易白白遭受更大损失。)
推断的第六个理由是:在布什任期内,由于美国的经济战略,已经一边倒地为军火商牟取了巨大利益,利益权重明显失衡。不排除会在一举多得的前提下,给石油资本服用一粒“伟哥”,以缓和国内资本集团间日益加深的矛盾。
总之,在美国阴谋组合拳中,政治是组织者,资本是赞助商,文化是拉拉队,军事是守护神,而经济才是拳王,那么“石油储备急剧下降”必定是石油左勾拳的一记重击。
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战争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