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重读《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兼评中国拒绝金正日的破格援助请求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重读《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译文: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两国起兵救赵。秦王盘算道:“如今齐、楚前来救赵,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寡人退兵未迟;假如他们一盘散沙,则乘势攻之。”  这时,赵军粮食告急,派人向齐国借粮,可是齐王不理睬。苏秦对齐王说:“大王不如听从赵国,把粮草借给他们,让他击退秦兵,如果大王您不加理睬,秦兵就不会退去。这样,就正中了秦国的计策,而齐、燕就失策了。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这正像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日赵国罹难,明日灭亡之祸就会降临到齐、楚身上。因此救援赵国就好比捧着漏瓮、浇灭烧焦的锅一样,实在是十万火急。再说救赵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义举,击退秦国,也可以张扬名声,不去显示正义张扬威名,却一味地吝啬粮食,这确实是战略决策的错误啊。”  重读《秦攻赵长平》颇多感慨。古人云:“以史鉴今”,古之秦攻赵长平正为今之美攻朝之鉴也。昔毛主席与朝鲜订有出兵协定,实属高瞻远瞩,可叹今日国中短视者位居高位自毁长城,将昔日之友朋推入敌人之阵营,不但不去努力打破C型包围,反而变相帮助美利坚形成C型包围!正如文中所言“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中华危矣!民族危矣!  附上:  2010年05月17日 北方网   北京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分析说,由于联合国的对朝鲜实行制裁及朝鲜货币改革失败,加重了朝鲜粮食困难和经济困难的情况。虽然金委员长这次访华期间期待得到中国的破格援助,但是由于中国打出了联合国制裁的旗号,金正日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      与此同时,日本《朝日新闻》于 5月16日 引用韩国政府灵通人士的消息进行了道,称金委员长在访华期间停留的日程之所以比预定日期缩短了一天,是因为金委员长的不满。     相关文章 从“越过三八线”到“否定九段线”:中国当自强中国最牛战斗:我军零伤亡而美军却尸横遍野抗美援朝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5周年(旧文)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附文)李旭之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1953年毛泽东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原24军副军长张宏献口述:亲历抗美援朝冯钺:纪念抗美援朝,中国得学学美国王志刚:从毛泽东指挥朝鲜停战谈判中学习军事辩证法读原化工部部长秦仲达同志《我们永远不忘记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一书有感世界格局中的抗美援朝战争与现实的中美关系
标签:抗美援朝   中国   朝鲜   纪念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