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议员给中国媒体写信批美政府在谷歌事件上做法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在前段时间的谷歌事件中,美国政府亲自出面,指责中国“干涉”互联网自由。但美国一位议员1月给中国上海的一家媒体写信,批评美国犯了对中国指手划脚的老毛病,表示赞同中国政府的立场,并称他个人对美国政府的做法表示抱歉。

  

   格雷格•库萨克是美国爱荷华州议员,他上月24日给中国《上海日》写信,就美国指责中国“干涉互联网自由”予以驳斥。库萨克在信件中说,他一直关注中美两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对话,当然也包括谷歌事件。他说:“在读到《上海日》上刊登的中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一些文章后,我十分欣赏和赞同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和态度。”他表示,“非常遗憾,这一次我的祖国美国,又一次走入了‘教训’中国的老角色之中。”他说,美国可以给中国建议,但是没有权利“教训”别人。“对此,我个人表示抱歉。”

  

  
  格雷格表示,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是为了保障民众在政治、民事活动和宗教信仰上的言论和集会自由。“但即使在美国,这些自由也是受到限制的。”他举例说,他没有权利在一个人头攒动的剧院里谎称“着火了”,因为这是对言论自由权利的滥用。他还以美国为例说,如今,各种垃圾消息(色情信息、暴力游戏、无端的政治攻击和谩骂)也充斥着包括网络在内的美国媒体,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言论自由”被金钱所绑架,这也导致美国的政治和民事辩论质量下降。

  

  
  格雷格说,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能够区分什么是真正的民生探讨,什么是有害的垃圾信息。他说,让互联网来推进社会文明而不是侵蚀社会基石,这符合公民和政府的利益,也是公民和政府的责任。

  

  
  美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谷歌1月12日表示,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原因是不愿继续审查“谷歌中国”搜索到的结果,并称遭到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袭击。谷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表示,这些攻击和攻击所暴露出的监视行为,以及过去一年试图进一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的行动,促使谷歌决定对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但实际上,有英国媒体称,谷歌的行动并非维护言论自由那样单纯,而是具有政治立场。英国路透社2月21日的一篇道称,谷歌和奥巴马政府正结成同盟,一道呼吁互联网自由和结束网络审查。道引述风险咨询机构欧亚集团企业顾问服务主管皮特森的话说:“谷歌成了一个被政治化的品牌,从某种程度来讲,谷歌在伊朗或中国面前具有特殊的政治立场。”

  

  原文

  

  
  互联网应当推动社会文明

  

  
  (Internet should promote civility)

  

  
  格雷格•库萨克(Greg Cusack)

  

  
  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关注中美两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对话,当然也包括最近一段时间热议的谷歌事件。非常遗憾,这一次我的祖国美国,又一次走入了“教训”中国的老角色之中。我们可以给你们建议,但我们没有权利“教训”别人。对此,我个人表示抱歉。我曾经担任过美国历史和政治科学的大学讲师,从事对美国革命以及美国宪法(该宪法包括“保障言论自由”)制定等问题的研究。我曾在美国从事近四十年与公共政策有关的工作,其中有12年担任过民选公职官员。对言论自由我是既爱又恨,它曾帮助过我,也伤害过我。

  

  
  在读到《上海日》(Shanghai Daily)上刊登的中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一些文章后,我十分欣赏和赞同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和态度。

  

  
  首先,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是为了保障民众在政治、民事活动和宗教信仰上的言论和集会自由。但即使在美国,这些自由也是受到限制的。比如,我没有权利在一个人头攒动的剧院里谎称“着火了”,这是对言论自由权利的滥用,这样会伤害到我周围的人。

  

  
  我看到中国政府也讲过很多类似的道理。比如,一个社会难道能够对一些铺天盖地的电视新闻或者网络消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能够对任何事情都听之任之不加规制?

  

  
  不只是中国,在美国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各种垃圾消息(色情信息、暴力游戏、无端的政治攻击和谩骂)充斥着我们的媒体,当然也包括网络。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言论自由”被金钱所绑架。假如我有足够的金钱,我就可以买断我所想要的任何媒体的任何时段,让他们播放我所选择的东西。尽管现在电视媒体播放的节目和谈话内容也有限制,但这些限制基本可以忽略,而且还在被不断地侵蚀。这也导致美国的政治和民事辩论质量的下降。而眼下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放在了所谓的中国对互联网上充斥的淫秽信息和各种各样政治辩论的审查上。

  

  
  一个理性的社会难道不能够区分什么是真正的民生探讨,什么是有害的垃圾信息吗?

  

  
  让互联网来推进社会文明而不是侵蚀社会基石,让互联网来丰富年轻人的身心而不是毒害他们的灵魂,这难道不符合公民和政府的利益,不是公民和政府的责任吗?

  

  
  我并不清楚这些界限应该如何划分,但我相信它们是存在的,并且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中国无需再重复我们的错误。中美两国应该继续相互学习各自实践的经验,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互利双赢。

相关文章 加多宝烈士营销的惊人内幕:CMC、谷歌与中情局魅影(完整版)晒晒Google(谷歌)臭名昭著的点击欺诈案“谷歌教”探秘——明日帝国的幕后故事美国培训“黑客士兵”通过网络战操控内政外交谷歌退出与审查制度之我见谷歌退出中国:再见时请褪下面具北京宜将谷歌在华尚存营运也请出中国趁早滚吧,谷歌原来是间谍不作恶的谷歌,为何在中国偷税漏税?奥巴马.推特.谷歌.网络自由当美国政府和谷歌公司一起大谈自由第二条战线:警惕美国的互联网霸权主义
标签:美国   中国   言论自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