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称美国国债面临暴跌风险
奥巴马政府正在最大限度地使用布什当政时出台的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和新政权上台后推出的78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政府通过对美国国际集团和花旗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力求稳定金融系统,破产的通用汽车公司事实上已经被国有化,依靠政府的大包大揽求得重生。
这一系列大动作的资金就是国债。加之政府为应对经济低迷实施的减税政策,2009财政年度(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1.8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预计2010年度和2011年度仍将保持在1.3万亿美元和9000亿美元的高位。
市场对于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疑虑主要反映在国债价格下跌(长期利率上升)上。一直以来在2%到2.5%之间徘徊的长期利率在5月以后升至3.5%左右,6月10日更是一度超过4%。
美国国债的“次贷化”
截至今年5月,2009财年美国国债发行额已达1.2182万亿美元。
较之日本国债,美国国债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并且美国可以凭借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向全世界兜售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填补了因为超额消费导致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成为了维持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始资本。
但是去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次级抵押贷款蒙受了巨大损失,美国国债又成为了救助那些自救乏力的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以及因负债累累而破产的个人的原始资金。
三菱U FJ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水野和夫从填补投资失败造成的资本损失的角度出发,指出"美国国债已经开始出现次贷化"。对美国国债进行的投资不是为了增长,而是为了填补资本损失。这就是美国国债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下跌的原因。
美国国债与次级抵押贷款担保证券不同,是依靠税收收入来偿还的。但是“由于美国国民中大约三成的人都是依靠借债生活,所以不要说增税,就连现有的税能否收上来都很难说。因此国债的偿还可能要更困难”。
市场风险意识增强
投资者已经为规避美国国债贬值风险展开了行动。
如果关注美国国债发行的具体内容就会发现,比起长期国债,投资者更愿意购买短期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的资料,截至2008年4月的1年时间内,短期国债发行额为1106亿美元,而长期国债达到3092亿美元。但是在截至2009年4月的1年时间里,短期国债发行额达到4 535亿美元,反而是长期国债的1.7倍。
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岛峰义清认为,这是由于使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的各国政府为了规避下跌风险纷纷转而投资短期国债。其中中国被推测为是"主谋"。
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一个大前提就是维持低利率水平。一方面通过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创造需求,另一方面利用低利率带动楼市复苏,重振美国经济。3月以来,这一大前提开始失常。为此美联储采取了罕见的行动。3月18日,美联储制定了在9月份之前购入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的方针。截至6月中旬已经购入了1600亿美元。
就在美联储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之后,长期利率的确开始下降,但此后又重回上升通道。东京短资株式会社首席经济学家加藤认为,是美联储企图通过购买国债压低长期利率的做法扭曲了市场,因而市场自身肯定会进行调整。
美国一直把经济泡沫破灭后从通货紧缩的泥沼中苦苦挣扎出来的日本视为反面教材。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美国采取了通货再膨胀的政策以规避通缩风险,这势必伴随着一定的通胀风险,这么多的美国国债都能够被消化吗?如果市场认为这种做法已经偏离了财政规律,那情况就危险了。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