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沃勒斯坦:奥巴马、布什和拉美政变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奥巴马、布什和拉美政变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路爱国 译)

  

  评论 第269号

  

  2009年11月15日

  

  拉丁美洲当前的现象有些奇特。拉美右翼力量在巴拉克·奥巴马任美国总统期间看来要比他们在乔治·W.布什的八年间风头更健。布什领导着一个极右政权,对拉美的民众力量绝无同情。另一方面,奥巴马领导着一个中间派政权,它要仿效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睦邻政策”,那是作为一种结束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讯号而提出的。

  

  在布什总统任内,得到美国支持的唯一一次真正的政变企图是2002年在委内瑞拉针对乌戈·查韦斯的,那次政变以失败告终。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一系列选举,几乎每次都是中左翼候选人胜出。这在2008年巴西会议上达到高潮,美国没有受邀与会,而古巴总统劳尔·卡斯特罗在会上却得到了英雄般的对待。

  

  从奥巴马成为总统后,发生过一次成功的政变,那是在洪都拉斯。尽管奥巴马谴责政变,但美国的政策暧昧含糊,而政变领导人正在赌赢,即他们在选出一个新总统之前继续掌权。在巴拉圭,天主教左翼总统费尔南多·卢戈[Fernando Lugo]刚刚避免了一场军事政变。但他的右翼副总统费德里科·佛朗哥[Federico Franco]正在四下活动,要从敌视卢戈的议会中以弹劾的形式完成一场政变。军事势力在一系列其他国家也蠢蠢欲动。

  

  要理解这个明显的异常现象,我们必须观察美国的国内政治,看看它如何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从前,其实就在不太久之前,两大党代表了社会力量的交叉联合,各党的内部平衡是,共和党大致为中右翼,而民主党大致为中左翼。

  

  由于两党互有交叉,大选通常迫使两党的总统候选人或多或少向中间靠拢,目的是赢得处于中间位置而数量较小的那部分“独立”选民。

  

  但事过境迁。民主党依然是它一向如此的广泛联盟,但共和党却变得更右了。这就意味着,共和党的基础更小了。从逻辑上说,他们理应在大选中遇到很多麻烦。但正如我们看到的,事情并非如此。

  

  主导共和党的极右翼力量目的性很强,行动上又相当进取。他们力图清洗掉任何一个他们认为过于“温和”的共和党人,并力图迫使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对民主党、特别是奥巴马总统的任何提案一律采取反对态度。政治妥协不再被认为是政治上可取的。相反。共和党人受到压力,要他们按单一的鼓点行进。

  

  与此同时,民主党却在以它一直以来的方式运作。它的广泛联盟包括了从左翼到中右翼。国会里的民主党人把自己的大部分政治能量都用在相互之间的讨价还价上。这就意味着,要通过重要的立法非常困难,正如我们目前看到在试图改革美国医疗保险的问题上一样。

  

  那么,这一点对拉丁美洲(以及对世界各地)意味着什么?布什能够从国会的共和党人那里得到几乎所有他想要的东西,他在执政的头六年中在国会拥有明显的多数。实质性辩论是在布什行政小圈子内部进行的,在前六年基本上由副总统切尼支配。布什输掉2006年国会选举后,切尼的影响力下降,政策也有所变化。

  

  布什时代突出的特点是与伊拉克纠缠不休,在较小程度上也与中东其他国家纠缠不休。剩下的那些能量则用来与中国和西欧打交道。拉丁美洲从布什政权的视野中退到了后台。令拉丁美洲右翼沮丧的是,他们并没有从美国政府得到通常那类偏袒他们的行动,对此他们寄予了期待和想望。

  

  奥巴马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局面。他拥有不同的基础和雄心勃勃的计划。他的公开立场是在坚定的中间立场和温和的中左姿态之间摇摆不定。这导致他的政治立场在本质上是虚弱的。他正在让他在大选中唤起的左翼选民感到幻灭,这些人很多隐退归去不再参与政治。世界性衰退的现实导致他的一些中间派独立选民由于担心不断增长的国债而疏远了他。

  

  对奥巴马而言,正如对布什一样,拉丁美洲并不在其优先考虑范围之内。但与布什不同的是,奥巴马正在竭力让自己的头保持在政治水面之上。他非常担心2010年和2012年的选举。这并非没有理由。他的外交政策深受其对这些选举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的制约。

  

  拉美右翼正在做的是利用奥巴马遇到的国内政治困局迫使他出牌。他们认为,他不具备阻挠他们的政治能量。此外,世界经济形势对现任政权也不太有利。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在位的正是中左翼政党。

  

  假如奥巴马在今后两年取得某些重要的政治成就(例如,通过一个体面的医疗改革法案,从伊拉克真正撤出,降低失业率),这会实际上减缓拉美右翼的复归。但他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吗?

相关文章 潘维:评选举迷信美国政治阶层的搏斗--奥巴马同样是美国富豪们的总统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讲是彻头彻尾的战争宣言从奥巴马的一句真话说开去奥巴马对华战略日渐清晰直面美国--一个不能绕开的政治话题“零核”背后的玄机:解读美核态势告美国的“拉登”被捧为英雄向人们昭示着什么?中美冲突不可避免奥巴马出招了,中国会怎么应对?戴旭:奥巴马在中国面前像一只轻佻、嚣张的猴子再调准备金率--从宏观政策透视中美战略博弈
标签:奥巴马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