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谢倭酋参鬼社,阴魂好借锁愚喉--从东海问题谈对日思维

2025-02-13 观点 评论 阅读

我谢倭酋参鬼社,阴魂好借锁愚喉--从东海问题谈对日思维

作者: 暂时无派


“硝烟散去六旬秋,风雨难消几世仇。我谢倭酋参鬼社,阴魂好借锁愚喉。”这是我几年前作的题为《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七言绝句,诗中表达的想法,大概可以算作我本人的“对日思维”吧。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也是中国的世仇。日本对中国的侵犯往前可以推到明朝,而八年抗战则是延续数百年的侵犯的高峰。从抗战结束到现在,六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中日关系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大概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了。最近在中日关系上,出了一件颇有争议的事件----东海油气田“协议”,我们不妨由此谈去,也算对我那首歪诗中的“谢”字作点解释。


关于东海问题,我已发了《从“不争论”到“搁置争议”,这究竟是为什么?》和《东海问题的要害恰恰就是主权问题》两篇短文。在我看来,中国政府和日本在东海搞的所谓“共同开发”,婉转地说是个决策失误,直率地说是个什么行为?那么,中国政府的这个决策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在发完上面说的两篇短文后,我看到了外交部长杨洁篪代表中国政府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解释。我认为,这位部长的解释堪称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杰作。他用非常模糊的语言,极其清晰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让世人看到了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在回答有记者问在同日本的协议中中国得到了什么利益的问题时,这位部长回答:“中日两国此次通过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谅解,是双方为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而采取的重要步骤,是互利双赢的结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许有人会说,这等于什么都没说吗,中国的利益在哪里?如果这样理解,就太低估了外交部门的“智慧”了,在这段话中,他将一切都说明白了。


前一段时间,有人在争论中国在此事上究竟是赢了“面子”,还是赢了“里子”。其实,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能赢回来一个也是好的,尽管“里子”比“面子”要实惠一些。但是,杨姓部长的话却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们,中国既没赢到“面子”,更没赢到“里子”,日本在这两个方面是“双赢”。那么中国赢到什么了呢?中国只赢到了一个“和平、合作、友好之海”的梦。有人在网上发文说,国不是不可以“卖”,能卖个好价钱也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属于偏大的那种智慧。这个解释也许真的符合实际,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即中国政府与日本达成“东海协议”的出发点,就是用主权和资源去换这一地区的“和平、合作和友好”。据说现在中国正在争取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样一种以主权和资源换日本不在东海“闹事”的做法,很可能就是所谓“大国方略”的一个具体内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大国”梦,日本方面也没有让中国做过三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音刚落,日本方面就将中方宣布的所谓三点“共识”一条不剩地“纠正”了过去。面对日本方面的否认,杨姓部长能说的,也就剩下“日方企业将依照中国关于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法律参加春晓油气田有关合作,接受中国法律的管辖。这本身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春晓油气田的主权权利”这样的有气无力的屁话了。


日本的做法很无赖,是不是?我不这样看。我认为,站在日本的立场上,这是再合乎逻辑不过的了。从历史上看,日本是个侵略成性的国家。这种侵略性是怎么来的?它来自日本民族病态的自尊心和无法克服的自卑感。日本是一个人口稠密却又极度缺乏自然资源的海岛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日本民族要想求得发展,就必须付出比大陆民族更大的努力。同时,这样的地理位置,又促使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有自身认同感,更容易形成合力。不能否认,日本是个积极上进,不怕困难的民族,相当多的日本人敢于为民族利益去拼命。这一点,与其说是“军国主义”教育的结果,不如说是自然条件强迫生成的文化特质。因为这样的文化特质,日本人很崇尚“武士”精神,他们敬畏强者、鄙视弱者。他们这种病态的自尊使其对自己的“大和”文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我欣赏。然而,自然条件的恶劣,不是仅仅用“精神”就能克服的。在他们极度的自尊背后,深藏着对大陆民族的羡慕和对自己“命运”的悲哀。在这些民族面前,他们是非常自卑的。这种自尊和自卑的畸形结合,就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扩张和侵略本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也无论是什么人当政,这种根植于国家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本性,永远都不会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是个战败国。但是,我敢说90%以上的日本人不认为自己在那场战争中输给了中国,他们认为自己是被美国和前苏联打败的。没有这两个国家参战,中国能否独立赢得抗战的胜利呢?一样能,只不过这个胜利可能会来得更晚一些,胜利的道路可能会更曲折一些。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看法,我没有把握相信多数日本人会和我的想法接近,事实上,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是不服的。否认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面对这样的民族,任何绥靖政策都无疑是对对方的鼓励,都无疑是民族自残。难道当年东北不抵抗的后果不说明问题吗?难道当年汪精卫的“曲线救国“的结果不说明问题吗?令人痛心的是,近二、三十年,中国对日本是一退再退,毫无强者风范。尤其令人气愤的是,“改革开放”后占据中国“主流”喉舌的所谓“精英”们,不仅没有清楚地看出日本民族的特点,进而建言政府采取正确的外交政策,反而大肆兜售毫无原则的“和平崛起”的陈辞滥调。在日本方面还不敢过于放肆地修改教科书的时候,中国自己却首先修改了教科书,将“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民族之魂从小学教科书中去掉。这就是为什么历届日本政府要人总是毫不理会中国政府的抗议,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对中国的“示善”,不仅不感谢,反而步步紧逼。这些,难道还不够让我们的政府和“精英”们清醒吗?


我从不谴责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这种骨子里“崇拜”也许正是他们民族的基石,即使你通过什么“条件”在表面上阻止他们这样做了,也不可能阻止他们在内心里想去这样做。我认为这样的参拜在客观上对中国是个好事。我不仅不想谴责他们,反而很感谢他们这样做,因为这种公开的示威是对中国人民的最好教育,是对“精英”们最有力的棒喝。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我谢倭酋参鬼社,阴魂好借锁愚喉”。


我无意鼓吹战争,日本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当然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但是,和平不是让来的,更不是买来的,它是争来的,打来的。对待日本这样欺软怕硬的民族,退让不仅不会换来和平,而且会带来真正的战争危险,诱发实质上的战争。毛主席有一句充满辩证法的名言,“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同样道理,要真正实现同日本的和平,就必须让日本明白,中国人民的拳头是硬的、是狠的,他们在该出拳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出拳。否则,亚洲的和平只能是幻想,所谓“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也只不过是个一厢情愿的梦。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标签:日本   中国   民族   这样   他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