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在希拉里夜宴中,Google已沦为美国外交木偶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在希拉里夜宴中,Google已沦为美国外交木偶

  

  咖啡馆

  
  首先想声明一点,个人对Google作为全球领先的搜索技术和云计算服务公司,是非常敬佩,甚至是崇拜的,皆因本人也在IT公司工作,而且天天在用Google的各项服务,还将继续使用,如果还能的话。
  
  但是,当发现Google也沦为美国外交政策木偶的时候,我真的有点生气了。
  
  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15时,Google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官方博客上发文表示,因不愿意再对搜素结果进行过滤,Google将与中国进行谈判,未果则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
  
  事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表示“严重关注”事件,并向中国讨说法。此后,美国各大媒体开始大规模炒作Google退出中国事件,并将问题集中在中国黑客入侵Google等公司服务器上,而且信誓旦旦,攻势凶猛。
  
  我一开始也觉得Google很可惜,因为本人也很喜欢Google,它的企业文化是目前我最向往的,它的很多新技术也让我兴奋不已。可是后来慢慢发现,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则希拉里宴请美国各大高科技公司巨头的新闻。希拉里是谁啊?美国国务卿。要知道,美国国务院不像中国的国务院,它其实是外交部(把外交部都叫做State Department,可见美国视天下为己有的心态)。
  
  你像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请科技界共商如何规划发展中国的高科技,那是很正常。希拉里这位实际上的美国外交部长,召集Google、微软、思科这些高科技公司巨头开饭桌会议,究竟有何阴谋阳谋呢?
  
  阴谋呢,是具体的行动计划,我们就不得而知了。阳谋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位人士出席宴会第二天写的文章中略窥大旨的。这篇发表在美国著名政治博客huffingtonpost.com 上的文章的大标题就是:
  
  Facebook, Twitter and YouTube Are Tools For Diplomacy
  
  为外交服务的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
  
  发表时间是美国时间2010年1月8日下午05:38,也就是Google宣布可能退出中国前四天。
  
  这位人士透露,参议院员Lucar在2010年1月6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Twitter vs. Terror”的文章,阐释美国的新外交战略,宗旨就是如何利用社交网站为美国外交政策服务,实现希拉里提出的所谓“Civil Society 2.0”(民间社会2.0)。
  
  不过,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希拉里组织的这次夜宴,究竟谁在舞剑,意在何方?
  
  不相信我说的事情,或者不相信我的翻译的话,可以去看原文。
  
  
  ——————————————-(译文开始)———————————
  
  昨晚我有幸出席了国务卿希拉里在美国国务院请客的一场小型晚宴,同时出席的还有很多大牌客人,其中包括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塞、Mobile Accord公司的CEO詹姆斯•艾伯哈德、微软首席战略官克莱格•曼迪、思科公司首席市场官苏珊•波斯特伦、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舒基、以及“个人民主”(Personal Democracy)组织创始人安德鲁•雷斯杰等人。
  
  国务卿希拉里对高科技、以及高科技在推动美国在世界各地干预行动的作用非常感兴趣。在2010年新年伊始,就花了两个小时与高科技行业巨头们探讨21世纪的外交权术,可见她对这个问题是很认真的。
  
  希拉里认识到,如果美国的外交政策要鼓励民间运动、反抗暴力与压迫,微博客Twitter、Google和YouTube视频网站等21世纪的工具将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希拉里的21世纪外交战略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掌控高科技工具的力量,向全球推广美国式的民主。
  
  昨天,参议院路加(Senator Lugar)已经就美国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Twitter vs. Terror)。
  
  在晚宴上,我们讨论了如何利用高科技为外交和国家发展目标服务的问题。希拉里在屋里转来转去,询问每个人有何具体的建议。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这场头脑风暴得出了非常棒的点子,其中包括:
  
  1. 找到一些方式,激励全球各地的公民编写可以促进这些目标的应用程序。
  
  2. 找到一些创新的方式,保证互联网随时随地可以自由访问。
  
  3. 构建更好的政府与私营公司之间的伙伴关系,让新兴公司可以更容易、更有效率地将他们的伟大构想呈给美国政府。
  
  4. 确保我们与全球公民能利用语言翻译工具更好地沟通。
  
  5. 探索教育人民如何高效运用所有这些工具的方式,尤其是要针对那些刚刚接触互联网的人。
  
  6. 利用移动通讯手段,促进匿名举犯罪活动,以获得更大的透明度。
  
  我和杰克•多塞、詹姆斯•艾伯哈德三个人向希拉里告了我们科技界代表团最近一次伊拉克和墨西哥之行,她对我们的告感到非常兴奋。
  
  我们也谈到了“青年运动联盟”(Alliance of Youth Movements)的已有成果和发展势头。我创办了这个非营利组织,是为了推动草根运动利用21世纪新技术来改良社会。
  
  受晚宴头脑风暴的影响,希拉里在一封给国务院职员的Email中宣称:“我们正在如鱼得水地利用一切工具来施展21世纪的外交权术……掌控科技的力量。”
  
  国务卿希拉里不仅参与了讨论,自然流露出求知的兴奋,而且确保我们都能行动起来,这让我印象深刻。
  
  从去年(2009年)4月份组织科技代表团去伊拉克,到上个月派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去巴格达(伊拉克首都),一直到这场晚宴头脑风暴,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美国国务院正在强力支持和鼓励数字时代的外交运动。
  
  通过这次政府与私营公司领导的晚宴,我们团结在了一起,谋划出了如何最高效地利用数字技术工具在全球推动美国式民主。
  ——————————————–(译文结束)—————————————–

2010-1-18 06:59  

  2010-01-08-JasonandHillary.jpg
【新民网·独家道】自称是Howcast CEO Jason Liebman博客的最新文章披露了谷歌威胁退出中国风波的神秘背景。

  日前,有网友向新民网爆料称,自称Howcast CEO的 Jason Liebman在其个人博客上披露,谷歌计划退出中国风波出现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曾参加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举办的一个小型晚宴,晚宴上,希拉里表示,将利用网络的技术工具力量,促进世界各地的外交。

  新民网记者随后在huffingtonpost.com网站找到了自称参加了该晚宴的Howcast CEO Jason Liebman的博客。Jason Liebman在其博客中写道:希拉里在晚宴上曾表示,21世纪的网络工具,类似Twitter、谷歌、YouTube将成为外交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都是她21世纪的治国战略组成部分:利用网络工具的力量,以促进世界各地的外交。(英文原文:“21st-century tools like Twitter, Google, and YouTube are going to be key. It's all part of her 21st-century statecraft strategy: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ools to promote diplomacy around the globe. Yesterday, Senator Lugar wrote a great piece on these efforts.”)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沈逸也浏览了Jason Liebman的这篇博文,他认为,“我们一直在讲黑客袭击、百度被黑,这些都不是网络战,而希拉里这次和谷歌作出的这种反应,在我看来,有点像是‘唱双簧’,这才是网络战,是无形的战争。”

  1月14日晚间,网易科技援引某外媒道称,希拉里下周(当地时间1月21日)将公布一项涉及美国科技新政策。这篇道还透露,希拉里此前曾与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微软首席研究与战略官克瑞格•蒙迪(Craig Mundie)等举行了会谈。(新民网记者 王晓庆)

相关文章 加多宝烈士营销的惊人内幕:CMC、谷歌与中情局魅影(完整版)晒晒Google(谷歌)臭名昭著的点击欺诈案“谷歌教”探秘——明日帝国的幕后故事美国培训“黑客士兵”通过网络战操控内政外交谷歌退出与审查制度之我见谷歌退出中国:再见时请褪下面具北京宜将谷歌在华尚存营运也请出中国趁早滚吧,谷歌原来是间谍不作恶的谷歌,为何在中国偷税漏税?奥巴马.推特.谷歌.网络自由当美国政府和谷歌公司一起大谈自由第二条战线:警惕美国的互联网霸权主义
标签:美国   外交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