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非典型复活
华尔街非典型复活
2009年07月24日 经济观察
袁朝晖
市场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困难后似乎露出了难得的阳光,但故事却各不相同。
自行“消毒”后的投资银行业绩一片光明,但未来呢?在保守和扩张之间,谁会取得最后胜利?
风险决定收益
“只要存在人类情绪影响决策的情况,这就决不会是这个世界被迫面对的最后一场金融危机。”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梵在机构投资者理事会春季会议上讲话时如此表示。
高盛截至2009年6月26日的第二季度净收入137.6亿美元。摊簿后每股普通股盈利4.93美元,而一季度这个数字是3.39美元。
摩根士丹利该季度净收入54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1.37美元。
54岁的劳埃德·布兰克梵选择了坚持“冒险”,64岁的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克选择了“保守”,这或许是两家“幸存者”业绩差距拉大的原因。
高盛的业绩显示,交易与直接投资业务净收入为107.8亿美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提高93%,较2009年第一季度提高51%。
“冒险”被高盛演绎得淋漓尽致,高盛业绩证明仍然可以从大举承担风险中获取创纪录的利润。
必须承认,高盛较早就认识到了投资者信心在发生转变。在客户竞相回到日渐好转的市场之中时,它在利用资产负债表为客户做市方面没有丝毫退缩。
大相径庭的是,摩根士丹利将业绩下降归咎为并购交易相关的费用开支、偿还从TARP中获得的救助资金,以及理财和机构证券业务疲软。
今年6月份,摩根士丹利发行股票筹集69亿美元,偿还了美国政府100亿美元救助资金以及8.5亿美元的利息,同时,在二季度还购买了花旗集团旗下经纪业务美邦(SmithBarney)的控股权。
“我们并没有最大化承担风险。”公司首席财务官ColmKelleher在投资研讨会上表示,“我们没有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加大风险马力的打算。”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高盛甚至正在越来越像一个对冲基金,他们的自营业务确实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毕竟承担的风险大,这或许是赌博,但问题是,输赢是最后衡量成败的标志。如果抽出这个因素,你会发现,华尔街并没有改变他的运作模式,一切还在风险中。”某投行高管表示。
复苏的根基
另一家“幸存者”摩根大通则连续着强势,摩根大通集团公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净收入27亿美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20亿美元的净收入增加了36%。每股盈利28美分,而去年同期为53美分。当前季度的每股盈利包括了11亿美元(合每股27美分)应由普通股东承担的、用来偿还不良资产救助优先资金的一次性非现金扣减。
实际上,对于“复活”,华尔街人士的谨慎远远大于忧虑,美国仍不断有银行破产,年初至今,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已接管53间中小型银行,最新陷入危机的是全美第20大金融控股公司CIT。很多大型银行能获厚利只因受惠美国政府扶助,美国银行正走向两极化,无法取得美国政府资助的如CIT经营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而高盛等则因美国政府担保而能获超低息的资金做营运,令息差收入大增,再加上金融市场趋稳下,市场的热情再度高涨。
问题就是,预付给银行的信贷资金没有立即把银行间市场,也就是银行之间的借贷,释放出来,因为各家银行对自家的安全以及暴露给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感到不安,它们把这些流动资金储藏了起来,它们开始打量其他银行,并发问:“那会不会是下一个贝尔斯登?会不会是下一个雷曼兄弟?或者美国国际集团?”虽然银行间贷款利率逐渐开始下降,但是不幸的是,到那个时候,银行和其他各方都开始担忧起银行业危机的更广泛影响,也就是说,对实体经济失去了信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Stiglitz)说:“美国有一道旋转门,人们可以在华尔街和财政部之间来来往往。
这或许就是美国投行复苏的根基吧!
华盛顿却并非无所顾虑。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贝南克(BenBernanke)7月23日向参议院一个委员会表示,经济复苏形势将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美国消费者。
但现实或许让贝南克乐不起来。不少分析师都断言美国就业市场远比暗淡的数据所展示的更加疲弱。尽管美国企业界裁员的高峰期可能已经过去,但目前经济学家平均预期2010年初美国失业率将突破10%。
贝南克称,他承认存在银行惜贷的现象,那些有能力还款的公司从银行却借不到钱。Fed会敦促银行向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但是鉴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银行的放贷条件很可能会更加严格,扶持小公司是Fed面临的几个最艰巨任务之一。
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华尔街依然要为风险买单。
轮盘赌上的华尔街玩家们
2009年07月24日 经济观察
袁朝晖
可怕的“金融秀”终于不再每天上演了。
伴随着美国金融体系的重构,幸存者们开始盘算未来了,在金融世界的冰川解冻后,华尔街的表现却不尽相同。
高盛:下注成功
高盛的胜负手是交易与直接投资。
今年2季度高盛这两项业务净收入为107.8亿美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提高93%,较2009年第一季度提高51%。
其中,固定收益、外汇及商品部净收入为68.0亿美元,大幅高于2008年第二季度。原因是信用产品、利率产品和货币产品表现格外强劲。此外,按揭和大宗商品业务的净收入均较2008年第二季度有所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客户活动踊跃(特别是在流动性较高的产品上)、市场机会增强,以及公司信用价差缩小。
股票部净收入为31.8亿美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增长28%。股票部在本季度的运营环境的特点是客户活动稳健、市场机会有利,以及全球股票价格大幅上扬和波动水平下降。
直接投资部在2009年第二季度录得净收入8.11亿美元。业绩中包括与高盛投资中国工商银行[5.30 1.53%]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有关的9.48亿美元收益、来自高盛直接投资的3.43亿美元收益,以及房地产直接投资产生的4.99亿美元损失。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高盛投资银行部净收入为14.4亿美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减少15%,较2009年第一季度增加75%。
透过具体数字不难发现,财务顾问业务较2008年第二季度减少5成以上,主要原因是全行业已完成的并购数量大幅减少。承销业务净收入则比2008年第二季度增加2成,原因是股票承销净收入大幅提高和债券承销净收入的提高。但高盛承认,投资银行业务储备量在本季度有所减少。
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方面,高盛资产管理部和证券服务部的净收入为15.4亿美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下降28%,较2009年第一季度增长6%。其主要原因是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的升值。
与此同时,高盛运营支出为87.3亿美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增加33%,较2009年第一季度增加28%。
摩根士丹利:调整付出代价
2009年前六个月,摩根士丹利持续经营业务亏损3.45亿美元,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40%至84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2.00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业绩反映了诸多重要事项,其中包括:由于摩根士丹利对部分长期债务信贷息差(摩根士丹利债务相关的信贷息差)继续进行紧缩,从而使收入减少2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减少1.32美元。由于8.5亿美元有关公司发行的D系列优先股发行差价的加速折旧,摊薄后每股向下调整0.74美元。该优先股的发行用于满足偿还在TARP计划 (美国财政部的偿还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要求下进行的融资。
不可否认的是,在业务上,摩根士丹利并非乏善可陈,根据季显示,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业务业绩强劲,承销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9%。摩根士丹利在全球已公布的并购项目排名中位列第一。
在战略整合上,摩根士丹利在第二季度完成了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的合资事宜,创立了一个拥有名理财顾问和1.42万亿美元客户资产的财富管理公司。摩根士丹利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宣布了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战略联盟,包括建立一个针对美洲市场提供贷款的合资公司以及达成了针对日本市场之外的有关大宗商品交易的推荐协议。
摩根士丹利资产管理业务的业绩反映了商业银行业务的亏损,受房地产业务影响,包括了地产投资方面的7亿美元亏损。
摩根大通:创纪录的277亿美元收入
作为最大的幸存者和胜利者,摩根大通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有目共睹,而他们交出的成绩单也没有让人失望。
美国五大银行中,摩根大通是唯一一家在过去两年经济萧条时期没有季度亏的银行。
摩根大通全行营业收入达创[2.04 0.00%]纪录的277亿美元,使2009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纪录。同时发布的投行服务费收入和投行固定收益市场收入均创历史纪录;保持了其在全球债市、股票及股票关联和全球投行服务费收入领域的龙头地位。
在全额偿付了25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优先资本后。摩根大通商业银行业务实现了持续的盈利和收入增长;资产管理、资金与证券服务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表现稳定,保持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信贷准备金增加2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公司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率达5%。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