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金融海啸”第二波?
东欧:“金融海啸”第二波?
:第一财经日 次贷危机爆发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美国和欧元区,然而现在人们突然发现,另一个“炸弹”在东欧。
自去年8月以来,包括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众多东欧国家的货币都已经下跌超过30%。截至去年底,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超过1.54万亿美元,其中波兰和捷克的外债水平已达GDP的100%。为何东欧眼下的问题如此令人担心?因为东欧国家最大的债主是德国、法国、奥地利等西欧国家。一旦东欧大规模爆发违约事件,无疑将成为“金融海啸”第二波。
东欧:“金融海啸”第二波?
赵刚
东欧多国国债评级被调降令欧洲金融安全再度成为全球投资人关注的焦点,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在内的中东欧多国国债已遭到投资人的抛弃,而分析师甚至警告称,东欧有可能发生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同等规模的经济动荡,这将对本已脆弱的欧洲金融体系带来重创。
丹麦银行(Danske Bank Group)的首席分析师克里斯藤森(Lars Christensen)在周二的一份研究告中说,在其看来,中东欧市场垮塌的规模与1997年从泰铢贬值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相当。克里斯藤森在告里说,该地区没有哪种货币能不受此影响。毫无疑问,市场认为该地区是欧洲的次等地区,现在每个人都在设法逃出去。克里斯藤森在2006年的一篇论文中曾预测到冰岛金融市场会垮掉。
而之前匈牙利、波兰的国债已遭到评级机构的降级,昨日俄罗斯媒体称今年以来,本国逾期无法兑付的卢布债券总额正在迅速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月中旬,俄罗斯可上市流通的卢布债券总额为1.6万亿卢布。其中,逾期无法兑付的债券总额达到573亿卢布,占债券总额的3.6%,比例远远高于年初的2.3%。
摩根士丹利首席外汇策略师任永力指出,东欧的外债总计约1.7万亿美元,多数借款将在短期内到期,今年这些东欧银行还款或再融资额为40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GDP的三分之一。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预计,东欧银行业的坏账可能达到1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20%。
另一方面,从波兰到俄罗斯,政府债券保险成本正在进一步上升,而同时各国的货币汇率则在下跌。匈牙利福林兑欧元周二跌至历史低点,波兰兹罗提兑欧元也跌至近期低点,自去年8月份以来跌去了三分之一。花旗对包括捷克、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8国的统计显示,这些国家今年平均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将达到4.1%,两倍于拉丁美洲国家的1.7%。
但最大的担忧还是来自欧洲金融体系。之前几年,由于东欧经济快速增长,它与西欧的金融联系日益紧密,使得该地区成为西欧的投资热点,西欧银行业拥有大量对东欧的贷款。而去年以来全球经济下滑以及西方邻国出口产品需求锐减,使得东欧经济优势不再,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拖累东欧货币大幅缩水,并给当地的金融系统信贷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此穆迪周二发表特别评论,由于中东欧等经济体已经陷入了长期深度经济衰退,因此警告在东欧经济体拥有巨大贷款敞口的欧元区银行(主要是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和瑞典等国银行)可能会遭评级下调。这些国家银行大约持有中东欧银行业一半的资产。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去年9月的统计数据,奥地利银行在欧洲新兴市场的敞口达到了2780亿欧元。这几乎相当于奥地利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而高盛估计,在最坏的情况下,对东欧贷款最多的奥地利银行业在东欧的附属机构可能会产生140亿欧元的坏账,规模相当于奥地利GDP的5%以上。
欧洲的次贷危机
林纯洁
美国的次贷问题已经让整个世界晕头转向,而现在欧洲正成为另一个焦点。
东欧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国家去年第四季度GDP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波兰、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的借贷成本已经出现了大幅攀升;匈牙利福林在周二兑欧元创下了历史低位,波兰兹罗提兑欧元的汇率从去年8月份以来已经下跌了三分之一。
这看起来像是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正式登陆东欧,瑞银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新加坡区主管兼执行总裁陈志聪就曾对《第一财经日》表示,建议投资者不要投资东欧,原因是这个地方的经济可能会崩溃。
但西欧国家的银行们却在这里拥有接近1.6万亿美元(约1.27万亿欧元)的债权,这些银行主要来自于奥地利、意大利、瑞士、希腊、比利时和瑞典。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字,奥地利银行去年9月份有2780亿欧元资产与欧洲新兴市场国家相关,几乎是该国GDP数字的三分之二。如果东欧经济持续恶化,这些曾经的优质资产将很快转变成“问题贷款”。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信贷市场压力重重的今年,1.6万亿美元的债务中约有4000亿美元的债务将要到期,情况已经相当危急,以至于欧盟经济事务委员Joaquin Almunia本周呼吁,整个欧盟将要联合起来以防止事态恶化。
将大笔的钱借给一些国家,希望他们繁荣的经济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而现在却陷入困境。这些状况看起来是不是有些眼熟?这就是次贷!欧洲的次贷。
不过在另一个数字前面,1.6万亿美元却显得微不足道。
上周五,英国每日电讯公布了一份欧盟委员会秘密告的内容,该告称目前欧盟银行业问题资产的规模可能高达16.3万亿英镑(约合18.5万亿欧元)。这份17页的告是为欧盟各国财政部长讨论准备的。
18.5万亿欧元是一个天文数字,让人难以理解它真正的含义,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欧盟整个银行业资产中有44%是问题资产,或者更简单地说整个欧洲的银行系统已经破产了。
欧盟一直是负债率较高的地区,当地企业债务占该地区GDP的比重高达95%,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只有50%,所以如果贷款违约潮出现,影响将会更大。而且欧洲的货币,如瑞郎、英镑甚至是欧元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远远不如美元,这也影响了他们应对危机的能力。
如此庞大的银行不良资产可能让一些政府放弃挽救银行业,而仍然抱有希望的国家也将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根据对于资产减计总规模的预计,这意味着因此而产生的预算支出不管是从绝对数还是与GDP的相对比例上来看都是非常庞大的。”欧盟的告指出。
“很多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甚至是英国,他们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挽救银行系统,他们要去借很多钱,但我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他们真的可以还得上。”GSR投资咨询公司高级战略分析师T.D Stevens对《第一财经日》表示,投资者的担忧可能令这些国家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他们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这将导致它们财政状况的继续恶化。
一旦政府无法控制局面,我们将看到这样的局面:银行崩溃、公共债务飙升以及货币贬值同时出现。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这可能发生,即便是英国这样的国家我都很担心,英国政府正在为整个银行业担保,而他们可能失败,要知道他们只有微不足道的外汇储备。”Stevens表示,“欧洲的问题不会比美国的小。”
“自救”慢一拍_欧洲吞苦果
曹金玲
如果说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已然搬出“家底”来应对眼下的经济危机,那么显然,欧洲主要国家政府和欧洲央行的援救行动速度和力度并没有美国人那般汹涌。
现在随着东欧外债违约逐渐映入市场眼中,对欧洲的忧虑之情也就不断升温。
反应太慢、幅度太小
众所周知,特里谢及其掌舵的欧洲央行长期以来以对通胀的强硬态度而著名。
回顾欧洲央行的降息历程不免有些戏剧性。去年10月2日,欧洲央行强硬依旧地宣布维持4.25%利率不变,特里谢在会后还表示通胀仍在快速上升,会以“坚定的、及时的方法应对第二轮通胀效应”,并称欧元区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可是6天刚过,特里谢就率欧洲央行加入全球大幅降息的“盟军”,在8日与世界其他五大央行一起联合降息50个基点。
此后,欧洲央行等来的已然不是“第二轮通胀效应”,而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困境驻足欧洲。特里谢又以每个月降息50个基点的速度调降利率,累计减息2.25个百分点至2%,直到今年2月,欧洲央行踩下了“急刹车”。用高盛首席欧洲经济学家Erik Nielsen的话说,欧洲央行“显然已落在应对危机的后面”,他预计该央行将不得不最终把利率调降至0.5%的水平。
与欧洲央行相对的,则是美联储在2007年9月就进行了四年来首度降息;一年半后,联邦基准利率已从当时的5.25%降到了现在的0~0.25%区间,且美联储已明确表示将动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帮助恢复经济增长。此外,英国央行也在2007年12月进行两年多来首次降息,至今也已累计下调4.75个百分点至1%,并两度刷新300余年利率低点。
但无论如何,这已经是欧洲央行10年来最为激进的降息周期。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12月至去年10月采取降息举措,欧洲央行从2%的利率处总共上调利率9次,每次的幅度都只是25个基点。
目前,欧洲央行的利率水平为发达经济体中最高,市场的批评声在于:从目前的经济环境看,利率水平“高处不胜寒”,可能会反过来加剧欧元区的经济衰退。就连17日于布鲁塞尔召开的欧洲议会全会上,部分与会代表还敦促欧洲中央银行进一步大胆降息,以促进经济复苏。
巴林银行首席投资官Valensise近日也指责欧洲央行之前的加息举措加剧了经济的衰退,这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十分相似。
经济刺激不协调
摆在欧元区面前的,不仅是金融和经济危机本身的问题,还有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成本和利益权衡。
2月2日,法国总理菲永宣布法国经济振兴方案的具体实施计划,政府将投资265亿欧元用于上千个项目的发展;2月13日,德国下议院批准了一项规模为500亿欧元、为期两年的经济刺激方案,上议院则预计将于2月20日对该财政刺激方案进行投票。此前德国已在去年11月通过310亿欧元的刺激方案。
Valensise表示,欧洲央行动作迟缓,各国经济刺激方案也不协调,“各归各”地推出刺激计划,再加上欧元走强和人口老龄化,这些问题都让欧元区经济前景暗淡,衰退程度可能与20世纪90年代经历长达十年经济衰退的日本一样严重。
分析人士也指出,对于大部分欧盟成员国来说,迅速处理用于刺激经济的巨款并非容易的事,更不用说一边协调好与其他成员国的协作,一边又能将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还不会发生跨境贸易纷争。
此外,欧盟国家还受到赤字限制的约束。欧盟委员会本周三已针对法国、希腊、西班牙、爱尔兰、拉脱维亚和马耳他六个国家启动超额赤字程序,因为这些国家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都超过了欧盟设定的3%上限;但欧盟方面也澄清,在经济衰退时期,并不执着于施加制裁,而是为了维护欧盟预算规则。
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委员斯塔克18日却乐观表示,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开始显现效果,经济下滑趋势将有望得以逆转并且稳定下来。他同时重申反对在目前情况下放弃欧盟《稳定和增长公约》关于成员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条款。
外贸逆差创新高、GDP负增长
欧洲经济难逃“硬着陆”?
赵刚
欧洲正处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从西欧到东欧,整个欧洲经济衰退的迹象越发明显。
欧洲各国已经大幅下调了2009年经济增长以及出口和国内需求预期。而自身难保的西欧能不能提携难免出现经济“硬着陆”的东欧还不得而知,反而可能受其拖累。
17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08年全年对外贸易逆差高达321亿欧元,是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而之前公布的欧元区2008年第四季度GDP较前季度下降1.5%,较上年同期下降1.2%,均创下历史最高降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是预测欧元区经济有可能在今年出现2%的负增长,而去年12月欧元区的失业率已经达到8%,为两年来的高点,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失业率会在2010年达到两位数。这一切都表明,以西欧国家占多数的欧元区经济正在持续恶化。
但欧元区以外的国家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由于出口需求枯竭,部分中东欧国家的经济状况直线下滑,去年第四季度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降幅达到10%左右。而波兰财政部长罗斯托夫斯基(Jacek Rostowski)去年10月还表示,波兰不会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该国政府如今已经将2009年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6%~5%下调至1.7%。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波兰经济今年实际上将出现收缩。穆迪周二在告中更是指出,中欧和东欧等经济体已经陷入了长期深度经济衰退。
虽然国际社会之前已经对岌岌可危的中东欧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向白俄罗斯、匈牙利、拉脱维亚和塞尔维亚提供了190亿美元紧急资金,而且即将与乌克兰达成交易。欧盟和欧洲央行以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也都向中东欧国家提供了支持。但在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的趋势下,这些帮助对创伤深重的中东欧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目前中东欧地区很可能爆发大规模危机,且可能会蔓延开来,并威胁到整个欧洲大陆的稳定,给欧洲金融系统带来更多的风险。过去几月,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等国货币的大幅缩水已给当地的银行系统信贷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而西欧银行业的多数贷款都集中在东欧,这将使本已脆弱的西欧银行体系面临崩溃的冲击。如果东欧违约事件集中爆发,将可能令欧元区发生大规模的国有化或破产浪潮,势必对欧元区经济带来更大的打击。
法国巴黎银行驻巴黎外汇策略师Hans-Guenter Redeker说,东欧国家的经济危机和货币暴跌将引发西欧银行体系的一场冲销潮。他表示,冲销幅度保守估计是该地区此类银行投资总额的20%左右。
而欧元区已经考虑到底应不应该帮助救助中东欧地区的本国银行分支,但没有达成共识,而世界银行总裁佐利克表示,欧盟应该加强支援中欧及东欧经济体,带领全球联手协助该地区。“必须有来自欧洲各国政府的支援。”佐利克在《金融时》周四刊出的一篇专访中这样表示。他称,自1989年欧洲整合至今已20年,如果放手让欧洲再度分裂将是一大悲剧。
世行呼吁欧盟伸援手
王磊燕
本周三,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在接受英国《金融时》采访时,呼吁欧盟牵头进行全球性的协调行动,对中欧和东欧经济体伸出援手。
最近,中欧和东欧地区银行体系的信贷危机升级,金融风险可能外溢到西欧,但由于西欧各国对东欧金融体系的风险敞口不一,欧盟内部在如何处理危机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佐利克表示,世界银行正在努力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其他多边机构合作,为该地区提供帮助,但它们需要欧盟的更多支持。他表示:“我们必须得到欧洲各国政府的支持。欧洲自1989年团结至今已有20年了,如果允许欧洲再度分裂,那将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佐利克同时表示,世界银行希望在4月份20国集团(G20)峰会前,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贸易融资的健康状况。他希望,世界银行、各国政府以及各银行能共同提供25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安排,而世界银行将承担其中风险最高的部分。
目前该地区(除俄罗斯外)国家的外债占GDP的比例在25%(乌克兰)到100%(匈牙利)之间,外债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其中2000亿美元将在今年到期。瑞信认为,该地区(除俄罗斯外)的实际有效汇率依然被高估,因此,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货币再进一步贬值,那将造成类似冰岛的主权国家违约。
上月,由奥地利瑞弗森国际银行牵头,来自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德国、瑞典和希腊的10家银行联合游说欧盟和欧洲央行,要求他们帮助解决中、东欧地区的信贷危机,并将援助扩大到非欧盟成员国,如塞尔维亚和乌克兰。
奥地利瑞弗森国际银行首席执行官Herbert Stepic当时表示,对银行业的救助不能仅限于在西欧。他说:“我们不能在凄风苦雨的时刻把他们丢在一边不管。”
Stepic指出,救助中、东欧银行的代价要比向那些西欧银行注资相对要小。
但目前由于欧盟各国在中、东欧地区利益的不一致,要像美国那样提出统一认可的救助计划比较难。奥地利是和东欧地区联系最紧密的西欧国家,而德国对于东欧地区的贷款数额则要远远小于奥地利。在上周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上,德国财长还公开指责了奥地利财长提出的一项有关东欧国家救助紧急救助计划。
瑞信认为,这些国家可能不得不向IMF、世界银行和欧洲央行求援,来重整它们的债务,但是,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远比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来得更为严重,IMF和世界银行能够拿出的援助资金也比10年前要少,因此,这些多边机构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帮助中、东欧地区经济体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