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巴基斯坦兄弟:“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综述:巴基斯坦援助中国地震灾区背后的故事

  

  2008年05月27日 22:27:08  :新华网

  

  

  

  5月27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的杰格拉拉空军基地,巴基斯坦联邦卫生部长莱赫曼(第二排左五)和中国驻巴大使罗照辉(第二排左六)为即将奔赴中国甘肃地震灾区的巴基斯坦医疗队队员送行。当日,巴基斯坦医疗队首批28名队员带着医疗设备搭乘两架巴空军运输机前往中国甘肃兰州。新华社记者李敬臣摄

  

  新华网伊斯兰堡5月27日电

  

  综述:巴基斯坦援助中国地震灾区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忠发 李敬臣

  

  巴基斯坦对中国地震灾区的援助仍在继续。27日,一支由2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巴基斯坦医疗队飞赴中国甘肃地震灾区。为此,巴方专门动用了最后两架战备运输机。

  

  巴基斯坦共有4架运输机,其中两架用于日常飞行,另外两架作为紧急备用。目前有两架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仍在中国,巴政府经过紧急磋商后决定:动用剩下的两架备用飞机。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之后,巴基斯坦政府已在第一时间将逾10吨救灾物资运往中国地震灾区。在获悉地震灾区帐篷紧缺后,巴政府又先后捐赠了22260顶帐篷。回顾巴方对中国地震灾区的援助行动,有很多故事值得铭记。

  

  “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对于巴基斯坦的首批医疗队赴甘肃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中国有关接待部门非常重视,也希望能为他们做好生活方面的安排。为此,国内专门向中国驻巴使馆询问巴基斯坦医疗队的饮食安排问题。

  

  巴外交部东亚司司长马丁·汗告诉中国驻巴使馆政务参赞姚敬,巴基斯坦医疗队自己会带一些简单的食品,尽量不给灾区增加麻烦和负担。

  

  “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马丁·汗说。

  

  “不要谈钱”

  

  急灾区之所急。巴基斯坦在中国地震发生后共提供了两万多顶帐篷。中国驻巴使馆非常清楚,这些帐篷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巴基斯坦来说是笔很大的开销,所以希望以中方购买的方式送给灾区。但是经过几次询问,巴基斯坦国家减灾局主席法鲁克和其他巴方官员都拒绝透露帐篷的价格。

  

  “这些帐篷是救灾用的,是我们心意的表达,”法鲁克说。

  

  “巴方说:‘这些援助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吗?’听到这里我眼泪都出来了,”一位使馆工作人员动情地说。

  

  姚敬介绍说,根据市面价格,一顶帐篷一般约在200美元左右。光是帐篷一项,巴基斯坦的捐赠价值就达到了400多万美元。

  

  

  

  5月27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的杰格拉拉空军基地,巴基斯坦医疗队队员坐在满载医疗设备的机舱里,准备奔赴中国甘肃地震灾区。当日,巴基斯坦医疗队首批28名队员带着医疗设备搭乘两架巴空军运输机前往中国甘肃兰州。新华社记者李敬臣摄

  

  搬光战备帐篷

  

  巴基斯坦是全球向中国灾区捐赠帐篷最多的国家之一。两万多顶帐篷不是个小数目。

  

  巴政府在提出捐赠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而是把救灾放在了第一位,举全国之力为中国地震灾区抽调帐篷。这些承载着巴基斯坦人民深情厚谊的帐篷源源不断地从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等城市运往中国灾区。

  

  在伊斯兰堡装运帐篷时,竟然把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帐篷全部搬光了。

  

  喀喇昆仑公路上的爱心传递

  

  巴基斯坦提供救灾帐篷后,运输又成为了问题。毕竟,巴方运输机每架次只能运送不过二三百顶帐篷。为此,使馆和巴方经过协商决定,大部分帐篷通过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友谊公路运输。

  

  喀喇昆仑公路平均海拔高,路况复杂。5月21日,16辆集装箱卡车从伊斯兰堡启运。由于在巴方境内距红其拉甫口岸50公里处的冰川融化,中巴友谊公路被冲毁,淹没路段达一公里,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无法通行。

  

  经过中国新疆路桥公司和巴方工程人员的连夜紧急抢修,道路最终恢复了通车。历时4天跋涉,这支车队终于抵达中国的红其拉甫口岸,在大雪中和等候在那里的中方人员举行了交接仪式。

  

  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有巴方运送帐篷的车队行进在泥石流多发的中巴友谊公路上,进行着千里爱心传递。

  

  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

  

  在巴基斯坦奉献爱心、体现友谊的援助中国地震灾区的行动中,来自当地的华侨华人、中资公司、留学生和巴民众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

  

  为了将大批帐篷尽快运往灾区,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分公司、华为巴基斯坦分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自愿提出要求,共同出资,从中国上海一家公司包了5架次飞机,协助运送帐篷。

  

  当地的运输公司纳兹姆接到运送帐篷的请求后,没有考虑任何困难,立即答应以成本价负责运输。在帐篷启运的前一天夜里,纳兹姆彻夜不眠,现场指挥装车,连妻子住院都没有时间去探望。

  

  在巴基斯坦援助中国地震灾区的行动中,最常听到巴基斯坦官员或民众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希望能为中国兄弟做些什么。

  

  

  

  2月16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的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仪式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讲话。当日,穆沙拉夫出席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仪式,并高度评价这一工程是中巴友谊新的里程碑。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2月16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的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仪式前,工作人员布置会场。当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出席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仪式,并高度评价这一工程是中巴友谊新的里程碑。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链接:

  

  通讯:热血浇筑中巴友谊之路——悼念长眠在巴基斯坦的中国烈士

  

  新华网巴基斯坦吉尔吉特1月21日电(记者 饶博)21日,巴基斯坦北部地区首府吉尔吉特四周的山峰上白雪皑皑,山谷中稀疏地点缀着光秃秃的树木。驱车从市中心出发,很容易就找到一个满是郁郁葱葱青松的烈士陵园。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罗照辉、政务参赞姚敬一行走出汽车,迎面看见陵园门口挤满了等候的巴基斯坦人。走进陵园,耸立在眼前的是一座石碑,上面写着“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光荣牺牲同志之墓”。

  

  罗照辉郑重地向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将事先准备好的水酒洒在碑前。在场的巴基斯坦人不约而同地将手捧在胸前,垂下头来,为长眠在这里的中国烈士们默哀致敬。

  

  绕过石碑,在密布的青松之中,整齐地分布着4小块区域,为修建中巴友谊公路——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88名中国烈士,就长眠在树下。

  

  喀喇昆仑公路连接中国西部与巴基斯坦,是巴北部地区的交通纽带,是通往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地区的交通要道。中方援助路段北起中巴边界红其拉甫山口,南至巴基斯坦塔科特大桥(现名“友谊桥”),全长613公里。

  

  随同祭拜墓地的北部地区次专员锡卜泰恩特·艾哈迈德告诉新华社记者,烈士陵园建于1978年,建成后巴当地学生和居民就经常来这里祭拜,当地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陵园的。而这些烈士曾为之付出生命的喀喇昆仑公路,早已成为中巴友谊的象征。

  

  将要走出陵园大门时,4位巴基斯坦老人拦住了大家的去路。他们在这里为中国烈士守护了数十年,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8岁了。顺着老人们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纪念碑四周环绕着的几株矮树。原来,这几株树在巴基斯坦全国只有这个陵园才有,是专门从中国移栽到这里的,当地人不知道它的名字,索性就叫它“中国树”。

  

  罗照辉说,中巴两国已经签署了喀喇昆仑公路改造协议,预计不久后就有新的中国工作人员来到巴基斯坦。锡卜泰恩特·艾哈迈德说,当地居民知道中国人又要来帮助他们修路之后,不知道有多高兴和期待,不停地向他询问具体日期。

  

  时至冬日,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几株“中国树”上结满了橘红色的果实。

相关文章 怀念毛泽东时代(五)----汶川大地震后的反思《瞭望》:地震群测群防重新得到肯定身上的伤口早已治愈,良知的伤口仍在流血成都网友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周年座谈点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忽然之间,天昏地暗--“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我所经历的两次地震田文林:汶川地震对中华民族的三点启示胡锦涛指挥抗震救灾—真本事,不做秀中国震,震惊世界殊李世辉:“地震不可预测论”错在哪里?拿什么来总结这次抗击大地震的精神
标签:巴基斯坦   中国   帐篷   灾区   地震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