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操控油价中国最受伤害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美国操控油价 中国最受伤害

  

  2008年08月29日

  

  何平 :亚洲财富论坛

  

  
  索罗斯最近预言:“我们正处在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大的金融危机中。”如果说索罗斯的预言尚有待考量,而与之相伴的另一场危机则尽在眼前,这就是石油价格危机。尽管8月份国际油价有所下跌,且下跌原因尚不甚明了,但7月份以前的国际油价的暴涨仍让人心有余悸。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只有80美元一桶,而2008年7月,国际油价已突破140美元。美国能源部不断预言:两年之内国际油价将上涨到183美元、200美元,甚至更高。

  

  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的威廉·恩道尔说,油价暴涨真正的幕后推手,是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这样一些国际资本巨头,以及大大小小的对冲基金,借着石油供应紧张、美元贬值这些消息和题材,人为地操纵着国际油价。
  与其说这是一场危机,不如说是一场博弈。中国有句古话:“伤敌三千,自损八百。”在当前这场围绕石油价格的博弈中,谁是赢家?谁将受到伤害?

  

  美国对石油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影响美国CPI的核心因素中,石油价格因素的影响非常小。通过控制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来人为推动国际油价上涨,这就是美国操纵国际油价的手段之一。比如,此前美国能源部不断放出消息称,两年之内国际油价将上涨到183美元、200美元,甚至更高,并且称,美国不会动用国家石油储备以应对油价上涨。显然,这些消息会刺激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刺激投机热钱不断涌入石油期货市场。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国际油价会不断攀升,直到美国得到它想得到的利益。

  

  我认为,是在美国人的操纵下,人为地制造了当前的石油危机。而所谓的“金融危机”,不过是在油价暴涨、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下,所表现出的“次生灾害”。

  

  众所周知,石油是用美元结算的,油价上涨显然不会对美国造成太大冲击。那么对其他国家是否会造成很大伤害呢?让我们分析一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所受影响。以欧洲为例,在过去两年间,欧元兑美元上涨超过50%,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油价上涨对欧洲经济的影响。而俄罗斯,这个美国昔日的对手,却成为这场石油博弈的赢家。俄罗斯的石油日产量达到900多万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必定在油价上涨过程中赚取大的利润。这与前些年大不一样。显然,俄罗斯又将成为在政治、经济上与美国抗衡的重要力量。人们一定不会忘记,前些年,美国为了打压俄罗斯,曾一度把油价抑制在很低的位置上。

  

  
  在这场由于人为操纵国际石油价格而导致的危机中,受伤害最大的是中国,其次,美国自身也会受到一定损失,欧洲虽然也会受到一定冲击,但不大。受益最大的是俄罗斯。

  

  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的伤害是最大的。由于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石油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势必受到油价上涨因素的冲击。虽然人民币在升值,但远远抵消不了油价上涨所带来的冲击。油价上涨对中国造成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对美国的伤害。此外,此前的油价暴涨以及金融危机对亚洲其他国家所造成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对欧美国家的伤害。比如,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冲击,最先倒下的是越南。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在历史上,美国经济一旦遇到问题,它就会高举石油大棒,同时美元开始贬值,让其他国家积累了多年的财富在很短时间内变成了泡沫,而美国自己的经济却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十多年前,美国打压日本的手段不就是如此吗?

  

  再比如当前的次贷危机,在美国真正受到冲击的不过是已被收购的贝尔斯通,另有一些小的贷款机构、银行倒闭。而对于一些大银行、大金融机构,比如花旗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等,虽然在次贷危机中损失了一些钱,最近却抽出大量资金投入石油期货、商品期货,以期从上涨的石油价格中赚回损失,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对国际油价的操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的投资公司也期望投资石油期货来盈利,则很可能事与愿违,结果被套。所以,对中国人而言,应对所谓“危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

  

  这是美国华尔街的一贯伎俩:首先人为地操纵能源价格上涨,以此来制造出一种危机的气氛,并刺激国际炒家跟风,推波助澜,而一旦得到足够的盈利,就会及时脱身,让跟风者吃尽苦果。这就如同股市庄家,不断拉升股价,待散户大量跟风,他们就撤出,让散户品尝苦果。二者的手法没有任何差异。只不过美国的炒家们往往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找到一些似乎更合理的理由,比如中国石油(,股吧)消费猛增、国际供求关系失衡等等导致油价上涨,而这些理由未必站得住脚,因为中东国家的石油产能并未完全释放。

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战争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标签:油价   美国   石油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