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文革时期的所见所闻(三)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书接上文)   

  

  第三说说教育。右派说,文革期间流行“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崇尚“白卷英雄”,学生可以造老师的反等等。这与我小时候的所见,还是对不上号。到现在我还经常暗暗地想,这些好事儿,我怎么一样都没赶上呢?  

  

  我于文革中期上小学,因为不爱学习,教材的内容我现在大都记不起来了。但能记起的是教师的严厉,刻骨铭心的是“请家长”。  

  

  我上的那个小学,老师一个个都非常严肃,特别是主科老师,几乎没有笑脸,典型的师道尊严。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处罚方式有三种:一是罚站,就是在教室门口站着听讲,直到下课;二是叫办公室,即下课后让你去办公室接受训导。这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在办公室里狠训一顿,这是轻的,一般训完你就可以走了。而另一种,不训,让你在办公室站着。老师呢,要么批作业,要么去上课,搞得你浑身发毛,六神无主。最可气的是,下课后总有一帮粉丝在办公室窗口伸着头瞪着眼往里瞅,兴高采烈的样子不亚于动物园看猴子。最后,多以捣蛋者痛哭流涕深刻检讨告终;而最残酷的,就是请家长。把你家长叫来,连带你家长一块儿训。大人都是要面子的,丢不起这个人,结果嘛,你就等着回家挨揍吧。而且,这些处罚不仅适用于捣蛋者,学习不用功、不完成作业、成绩不好也适用。我成绩差,又调皮捣蛋,所以受罚是常有的事。要是知道能造反,我早反了。就像俺铁牛哥所说:杀进东京,夺了鸟位!  

  

  我记得学校对学生学习一直抓得很紧。  

  

  我们校园和教室里,最多的标语口号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根本没听说过什么“读书无用论”,也没听说过有“白卷英雄”(估计是没有传达到我们这一级)。我上学第一天上算术课时,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大概内容是,一家肥皂厂的技术员,在研制一种肥皂配方时,算错了一个数,结果造出来的肥皂不好使,给工厂造成了损失。老师以此作为开篇,忽悠我们一定要学好算术,长大后建设社会主义。  

  

  那时小学是五年制,每周上课五天半,比现在还多半天。作业每天都布置,多少记不清了,但我总是做不完,于是就编出五花八门的理由开脱。记得有一次,老师问我为什么没完成作业,我想起院里有盖房子的,就瞎说我做好人好事帮人搬砖呢。可老师对我说:你要是这样下去,长大以后就只能去搬砖了!足见知识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可要按右派描述的文革,这分明就是蔑视劳动人民,肯定会打成现行反革命,游街批斗关进牛棚。

  

  1976年唐山大地震,济南也受波及,而且震感强烈,市里到处搭起了防震棚。我心想这下可好了,学校肯定不会按时开学,又可以多玩几天了。可事不随我愿,学校按时开学,把课堂搬到学校东面一片小树林里(就是现在英雄山北面那片健身广场),一节课也没落下。  

  

  我们学校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和现在差不多,主要是学习成绩。记得我们班最早当上红小兵带上红领巾的,都是学习好的。而我因为成绩差,尽管三天两头写申请书决心书就差写血书了,但直到四年级,才当上红小兵。如果说那时流行读书无用论,交白卷是英雄,那我吗,肯定全校第一个当上红小兵!  

  

  那时候学校文体活动比现在多,我们学校里有田径队、宣传队、美术组等,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我学习不行,但唱歌画画还可以,所以被选拔进宣传队和美术组,搁到现在也算个星啊腕儿的。我还记得演出时唱过的两首歌,现在回头一看,全唱反调了。一首叫《反击右倾翻案风》,歌词后几句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砸碎邓小平的猖狂进攻,反复辟,反倒退,坚决反击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可是没有多久,小平同志复出了,领导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另一首歌词是:交城的山,交城的水,出了个华政委。这首歌见效更快,唱了没几天,华政委便无影无踪了。  

  

  因为厌学,所以教育方面的事我记得不多。总体来说,我感觉与现在相比,那时的小学生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仅此而已。而那时小学生胸怀理想,朝气蓬勃,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我例外),是现在小学生所不具备的。  

  

  右派所说的学生造反一类的事,我没见过,但后来听说过,那都是文革初期的事,没持续多久,特别是1971年林彪摔死后,也就没大动静了。  

  

  (未完待续)  

标签:现在   老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