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碰撞--从奥运火炬在法国的遭遇谈起
此次针对中国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敌对行为和言论,特别是在欧洲的法国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加之前期德国总理会见藏独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事件,已经给中法乃至中欧关系蒙上了很沉重的阴影。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二个欧洲大国会跳出来针对中国?为什么是法国?为什么是德国?
法兰西是欧洲大国,其实这个国家屹立于欧洲乃至世界大国的行列,靠的并不是文治武功,拿破仑身后这就是一个不善战的国家,但自从“攻占巴士底狱”一役之后,法兰西便成为世界反对封建独裁的思潮发源地。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帜在欧洲和世界的上空飘扬,其传播的是一种思想,应该说,这个国家是人文思想的大国。卢梭、雨果、孟德斯鸠,这些人也是依靠其独立自由的思维观念影响着世界,而巴黎也被其国民认为是一切先进的思潮、文化、观念和艺术流派自由存在和发展的理想乐土。而中国模糊的意识形态表达(自1989年后整个国家几乎成了一个商人)和被西方刻意的“妖魔化”,使一个被外界认为在意识形态上充满敌意和非人道的国家和一个自认为是近代西方新思潮源头的国度相遇,则冲突就这样明显。
德意志,也是欧洲大国,这个国家在初生时也是历经磨难,却把二次灾难带给了全人类。其实,这个欧洲大国的精神上一直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那就是前纳粹德国的国家独裁和国家暴力,这个沉重的十字架即使在二战之后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仍然未被德国人从精神上完全卸下。所以,任何一届的德国领导人,对此都非常敏感,以至于迫不及待地站到反对所谓“准纳粹国家”的第一线上,其实反映的是这个国家内心深处的不安和刺痛。而08年的中国北京奥运会本身也被西方的某些人直接与1936年柏林奥运会画上了等号,所以,德国也跳将出来。
最近几年中欧经济领域里发生的变化也值得注意。几年前,当美国因为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与中国纠纷不断的时候,欧洲主体国家通常是在一边旁观,因为当时欧洲主体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非常小。但是,时至今日,中欧经济贸易领域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12个欧元区国家发表的最新的贸易统计告显示,2008年2月份一个月,欧元区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就高达69亿美元,而整个2007年里,欧元区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总和已经达到780亿欧元(约合970亿美元)。按照贸易逆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衡量,欧元区国家的对华贸易逆差水平与美国相比已经不相上下。而中国在欧洲相对优势的航天、军工、大型机械设备等方面的自主研发和赶超能力已经引起了欧洲的强烈不安,而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商品却仍然保持着持续旺销的形势。
德、法作为欧洲联盟的倡导力量和核心成员,肩负着重新确立强大欧洲的战略任务,从当年“欧洲人的欧洲”向现今“世界的欧洲”行进,表达了其对昔日欧洲“世界中心”的强烈追求。在今天,随着美国战略经济地位的滑坡,欧洲已经看到了希望,《里斯本条约》、《申根协定》的签订为欧洲的统一联合打牢了基础。然而,欧洲人在欣喜中突然发现,来自东方的中国也提出了“世界的中国”之类的口号,而中国年增长达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巨大的经济发展内生力和惯性,使得中国的国内经济总量直望全球前三甲。最为不安的是,作为挑战美国战略地位的二件利器-欧元和欧洲优势制造业也同时受到了来自东亚的威胁,一旦世界第二的日本和世界第四的中国进行联合意义上的货币整合,将直接构成亚洲元的基础,在美圆世界地位受到削弱的今天,欧元极有可能迎来一个新的对手;而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也对欧洲优势制造业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时闻中国大飞机公司的运营,不知空客总裁心中何等滋味),更要命的是,中国还拥有几乎完整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已经同列于美俄欧。
不可否认,欧洲在惊疑之中,已经把中国作为重要的战略对手。今天,俄罗斯才刚刚复苏,中美欧之间在战略经济上的角力已经开始。就好比一个大个子,不论你扮出什么天真样,没有人会真把你当成孩子看。而我们要做的,是真正明确自己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构想,远不能还停留在河里摸石头的阶段。“内修国体,外塑国型”,决不能内功荒废而空有骨架,更不能自废武功。“这个是我的,谁也不能碰”,中国要明确向世界说出这样的话,一个大国就应该有其合理的存在范围,礼让和含蓄只会使世界充满疑惑和恐惧,只会让世界认为你什么都想要。在全球化进展到中后期的今天,关在一个大院子里的不同文明之间已经不象以前那样沟壑分明,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当中对此也有深深的担忧。不要以为我们有能力做和事佬,更不该先做出个三好生的榜样,我们要做的,是把握机遇,拥有自己的领地。
这是一次存在于东亚的文明源地国家和西欧的文明源地国家之间的小事件,二个文明拥有同样的古老和悠久传统,同样肩负着复兴的伟任,这样的文明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存在。这次的事件,也许能让我们看清世界,看清全球化,看侵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 奥运圣火风暴后中国纳什在哪里?《纽约客》:中国新保守民族主义者郭海强:中国人的“爱国”究竟需要何种“理性”?他们为何决意与北京奥运为“敌”?中国怎么样和怎么样中国—西藏、奥运会及其他从西方“反奥运潮”说起—批判反思“塑造敌人的文化”杨连旭:人民的胜利和30年邦交政策的失败欧美反华现象的文化分析“80后”扛起“护国运动”大旗“颜色革命”策动者阴谋中国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