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侯宁:看谁能“不小心”碰倒中国楼市!
因为“中国人太有钱”,所以中国的楼价不会跌。这是房地产商代言人任志强的逻辑。
因为“房子太好卖了”,所以“根本不用精装修”。这是王石替发展商道出的火爆楼市现状。
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放开了户籍限制”,所以“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将很难出现房地产惨烈的下跌。这是交通银行首席连平的“房市荣”逻辑。
对任志强的说法,中国社科院的一份关于中国基尼系数超出警戒线的告给出了回答,我便不想多说了,所以“房市荣”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太有钱”,而是“一小撮中国人太有钱了”,他们不仅在买豪宅,还在带头引导“房奴”们炒楼花;而中国的银行和银行监管漏洞,又在拿储户的钱为炒家、买家源源不断地提供炮弹。对此,诸多有识之士都从各个角度有所揭露,笔者也在《谁为亡国灭种的楼市巨泡敲响丧钟?》一文中引用了一位银行信贷处的朋友的解析,应该还是靠谱的。
对于王石先生的真情道白,我还是想说声“谢谢”的,因为他重点强调的是中国楼市的“有泡沫”和“不环保”,认为“这对绿色建筑来说是一个倒退。” 但富裕如王石这样的中国“致富排头兵”或许难以理解的是,大多数中国房奴和准房奴压根便没敢指望拥有什么“环保的房子”,能有房子住,大致过得去,就已经默念“阿弥驼佛”了。
试想,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为何几乎“雷声大雨点小”?无非是因为诸如77国集团这样“想住房子的”太多,而“在乎房子是否低碳的”太少罢了。在海水还没实质性淹没几个国家或地区之前,“想住房子的”看得到的利益是脱离“吃不饱、穿不暖、睡羊棚、挨皮鞭”的日子,他们永远考虑最多的永远是眼前“安得广厦千万间”!
正因如此,即便巴西、印度、中国、南非、美国等“强人五国(BICSA为该五国头一个字母所写)”(比科萨——综合信息门户网的英文名称,bicsa本身不是任何词汇,在英语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词就像Google一样起源。但是比科萨站长赋予这个词的意思是强人的意思。笔者借此来概括中美巴西等五国)之间达成了一个“哥本哈根声明”,但也是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一个“声明”而已。
而对于连平先生的说法,我以为大家便不要太当回事了,因为按目前的状况,中国房地产能否扛过2010年还不好说,就算2009年“创收”不错,任志强还说上半年如“惊弓之鸟”,更何况“未来二三十年”呢?且不说中国房地产业已经经历了1992年的海南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去年的崩盘危机,次次都让中国政府冷汗直冒,让房地产商如惊弓之鸟,更拖得中国银行都差点“技术性破产”,即便放开了户口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有几个能买得起成立的哪怕是“经济适用房”呢?
事实是,高房价已经严重阻遏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严重阻遏了中国城市人才流动,也严重扭曲了中国经济结构、污染了中国干部队伍、破坏了执政党的亲民形象。对此,一个小小的并无任何保障的户口政策能改变得了什么呢?这还不说中国楼市实际上已经走近了它的库兹涅茨变盘周期(平均18年),也不用说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还极有可能因为气候、低碳或其他利益而爆发局部或全球性大冲突,届时城里的房子将可能在某一段时期内一文不值。拿那么远的愿景佐证这么近的楼市趋势,有意义么?
显然,现实的利益和现实的矛盾更能牵动人心,也更能引导中央政府做出更符合“执政为民”思想的正确决策。这便是,第一,低碳经济的确要求环保,这一点,对房市、车市、钢铁、水泥、化纤等等行业都适用;第二,当“唐福珍自焚案件”越来越多的时候,和谐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维稳也受到了空前挑战。
君不见,在笔者发表《哭哭哭吧 为中国伟大的“房市荣”!》、《 审视自焚:矫枉过正已成中国经济的必须!》等文章后,河北张家口不是再度爆出《河北市民房遭强拆,拆迁办称“不小心碰倒”》的新闻么?而这次的倒霉女主角不再是唐福珍这样的“女性自主创业模范”,也不再是张霞这样的“小酒楼老板娘”,而是一位普通的被福布斯评为封面人物的“中国工人”的代表——退休工人温春梅。据道,“在还没签订拆迁协议之前,张家口市退休女市民温春梅的房子便被被不明人员砸坏了门窗。派出所在查看现场后要求温春梅去所里作笔录,谁知等温春梅从派出所回来后一看,这次房子竟然倒塌了一半,所有的家具都被埋了进去,而剩下的两间也变成了危房。而当地拆迁办对此的解释竟然是:“在清理旁边垃圾时不小心碰倒了”……好一个“不小心”!好一个“碰倒了”,似乎是老鼠偷油时不小心碰倒了油瓶那么“轻松”。但是,温春梅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退休女工,还得供闺女上大学,现在连她的安身之处都被“碰”没了,民不聊生的她又岂敢去想过什么“绿色建筑”的“好日子”?
据说,在任何经济泡沫堆积过程中都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到了变盘点上,哪怕是一根羽毛,也能在瞬间“不小心”刺破泡沫。如此,我想在唐福珍、张霞、温春梅和千千万万的房奴、准房奴心里,他们或许都想问的是,谁能“一不小心”碰倒或铲掉中国这个寄生着无数“楼倒倒、楼垮垮、楼脆脆、楼塌塌、楼歪歪、楼薄薄、楼裂裂”的楼市,还国人一个真正的“绿色楼市”呢?
须知,这样的“太有钱”的“经济支柱”乃是中国民富之坎,也是中国崛起之祸,更是中国复兴之耻;
须知,在这个库兹涅茨周期到来之际,你不主动捅破脓疮,便会有“国际热钱”来为你“刮骨疗毒”;
须知,现在中国楼市代表的便是“唯GDP论”,便是贫富悬殊的“内需断层”,便是污染严重的“非科学发展观”,便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能不破的巨大泡沫!
“刻不容缓”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政策的唯一标准。
因为“房子太好卖了”,所以“根本不用精装修”。这是王石替发展商道出的火爆楼市现状。
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放开了户籍限制”,所以“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将很难出现房地产惨烈的下跌。这是交通银行首席连平的“房市荣”逻辑。
对任志强的说法,中国社科院的一份关于中国基尼系数超出警戒线的告给出了回答,我便不想多说了,所以“房市荣”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太有钱”,而是“一小撮中国人太有钱了”,他们不仅在买豪宅,还在带头引导“房奴”们炒楼花;而中国的银行和银行监管漏洞,又在拿储户的钱为炒家、买家源源不断地提供炮弹。对此,诸多有识之士都从各个角度有所揭露,笔者也在《谁为亡国灭种的楼市巨泡敲响丧钟?》一文中引用了一位银行信贷处的朋友的解析,应该还是靠谱的。
对于王石先生的真情道白,我还是想说声“谢谢”的,因为他重点强调的是中国楼市的“有泡沫”和“不环保”,认为“这对绿色建筑来说是一个倒退。” 但富裕如王石这样的中国“致富排头兵”或许难以理解的是,大多数中国房奴和准房奴压根便没敢指望拥有什么“环保的房子”,能有房子住,大致过得去,就已经默念“阿弥驼佛”了。
试想,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为何几乎“雷声大雨点小”?无非是因为诸如77国集团这样“想住房子的”太多,而“在乎房子是否低碳的”太少罢了。在海水还没实质性淹没几个国家或地区之前,“想住房子的”看得到的利益是脱离“吃不饱、穿不暖、睡羊棚、挨皮鞭”的日子,他们永远考虑最多的永远是眼前“安得广厦千万间”!
正因如此,即便巴西、印度、中国、南非、美国等“强人五国(BICSA为该五国头一个字母所写)”(比科萨——综合信息门户网的英文名称,bicsa本身不是任何词汇,在英语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词就像Google一样起源。但是比科萨站长赋予这个词的意思是强人的意思。笔者借此来概括中美巴西等五国)之间达成了一个“哥本哈根声明”,但也是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一个“声明”而已。
而对于连平先生的说法,我以为大家便不要太当回事了,因为按目前的状况,中国房地产能否扛过2010年还不好说,就算2009年“创收”不错,任志强还说上半年如“惊弓之鸟”,更何况“未来二三十年”呢?且不说中国房地产业已经经历了1992年的海南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去年的崩盘危机,次次都让中国政府冷汗直冒,让房地产商如惊弓之鸟,更拖得中国银行都差点“技术性破产”,即便放开了户口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有几个能买得起成立的哪怕是“经济适用房”呢?
事实是,高房价已经严重阻遏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严重阻遏了中国城市人才流动,也严重扭曲了中国经济结构、污染了中国干部队伍、破坏了执政党的亲民形象。对此,一个小小的并无任何保障的户口政策能改变得了什么呢?这还不说中国楼市实际上已经走近了它的库兹涅茨变盘周期(平均18年),也不用说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还极有可能因为气候、低碳或其他利益而爆发局部或全球性大冲突,届时城里的房子将可能在某一段时期内一文不值。拿那么远的愿景佐证这么近的楼市趋势,有意义么?
显然,现实的利益和现实的矛盾更能牵动人心,也更能引导中央政府做出更符合“执政为民”思想的正确决策。这便是,第一,低碳经济的确要求环保,这一点,对房市、车市、钢铁、水泥、化纤等等行业都适用;第二,当“唐福珍自焚案件”越来越多的时候,和谐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维稳也受到了空前挑战。
君不见,在笔者发表《哭哭哭吧 为中国伟大的“房市荣”!》、《 审视自焚:矫枉过正已成中国经济的必须!》等文章后,河北张家口不是再度爆出《河北市民房遭强拆,拆迁办称“不小心碰倒”》的新闻么?而这次的倒霉女主角不再是唐福珍这样的“女性自主创业模范”,也不再是张霞这样的“小酒楼老板娘”,而是一位普通的被福布斯评为封面人物的“中国工人”的代表——退休工人温春梅。据道,“在还没签订拆迁协议之前,张家口市退休女市民温春梅的房子便被被不明人员砸坏了门窗。派出所在查看现场后要求温春梅去所里作笔录,谁知等温春梅从派出所回来后一看,这次房子竟然倒塌了一半,所有的家具都被埋了进去,而剩下的两间也变成了危房。而当地拆迁办对此的解释竟然是:“在清理旁边垃圾时不小心碰倒了”……好一个“不小心”!好一个“碰倒了”,似乎是老鼠偷油时不小心碰倒了油瓶那么“轻松”。但是,温春梅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退休女工,还得供闺女上大学,现在连她的安身之处都被“碰”没了,民不聊生的她又岂敢去想过什么“绿色建筑”的“好日子”?
据说,在任何经济泡沫堆积过程中都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到了变盘点上,哪怕是一根羽毛,也能在瞬间“不小心”刺破泡沫。如此,我想在唐福珍、张霞、温春梅和千千万万的房奴、准房奴心里,他们或许都想问的是,谁能“一不小心”碰倒或铲掉中国这个寄生着无数“楼倒倒、楼垮垮、楼脆脆、楼塌塌、楼歪歪、楼薄薄、楼裂裂”的楼市,还国人一个真正的“绿色楼市”呢?
须知,这样的“太有钱”的“经济支柱”乃是中国民富之坎,也是中国崛起之祸,更是中国复兴之耻;
须知,在这个库兹涅茨周期到来之际,你不主动捅破脓疮,便会有“国际热钱”来为你“刮骨疗毒”;
须知,现在中国楼市代表的便是“唯GDP论”,便是贫富悬殊的“内需断层”,便是污染严重的“非科学发展观”,便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能不破的巨大泡沫!
“刻不容缓”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政策的唯一标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