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民以食为天:粮食战争警钟长鸣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美国战略家、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一场世界范围的石油战争、货币战争、粮食战争,早在2008年已经进行了小规模预演。当年石油价格、粮食价格轮番暴涨,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于年中一度高达147美元一桶。由高油价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生活物资价格上涨造成大量工厂倒闭,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严重的粮食危机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更是惊心动魄,在2008年2月前的36个月,小麦价格已经上涨了181%,全球粮价总体上涨了83%。2008年3月和4月两个月里,国际大米价格就猛涨了75%。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价格则分别上升了137.5%、36.4%、79.2%和66.6%。世界上共有36个国家因粮食短缺而发生游行示威,因矛盾激化,许多国家出现了暴力冲突,多人死亡。而始作俑者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美欧等国长期奉行农业补贴政策,低价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倾销,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对世界粮食贸易进行垄断性经营。美欧以维护能源安全为借口,大力推行生物能源战略,人为制造出粮食短缺的恐慌。再加上美元泛滥对粮食价格推波助澜,国际投机资本对粮食进行炒作,不断加剧粮食暴涨的势头,已经挤垮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  

  

  由于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集中爆发,各国采用宽松货币政策,使能源、粮食价格暴涨的局面得以暂时化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推高石油、粮食及其它大宗商品价格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手里,他们随时可以让价格暴涨的局面卷土重来。世界上早有“低油价摧毁苏联,高油价搞垮中国”的传言。因此,粮食战争的威胁始终盘绕在中国的头上。当年,粮食的缺口、粮食的进口、为粮食进口而用资源换取外汇,成了苏联领导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而石油出口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使苏联不仅在进口,而且在出口上都已经高度依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被其所绑架。在两伊战争之后的全球性油价暴跌和粮食需求的巨大缺口上彻底撕开了苏联畸形经济结构的口子,苏联财政迅速破产,执政党顿时失去了维系权力的合法性。
  中国目前的农业基础同样是脆弱的。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粮食问题将再次成为困扰中国的核心问题,甚至可能构成致命的危机。最近一轮的全球性粮价上涨,与2008年同期比较,今年1月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上升98.2%、24.6%、79.1%、20.2%。而大米的涨幅已远远超过其他粮食品种去年的涨幅。这仅仅是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一个前奏曲。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9亩,是全球人均耕地面积的1/3,全国的耕地面积仅18.26亿亩,已日渐逼近18亿亩耕地的红线。2010年我国进口粮食猛增,其中大豆5480万吨,比2006年将近翻了一倍;玉米157万吨,是上年度的19倍;小麦12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6%;稻谷366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这些并不完全的统计数据表明,国家将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的总体要求,正在受到严重的挑战。    

  

  据《半月谈》杂志 2011年2月17日 《我国耕地总数接近18亿亩红线,空置面积超1亿亩》一文说:“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 0.1公顷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很多年前,国内有专家指出,按照我们现在城市扩张的速度,逼近或超越18亿亩耕地红线,用不了10年。《半月谈》的文章指出,中国虽然在人均收入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方面,已经超过不少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 120平方米 ,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 78平方米 ,香港才 37平方米 ”。“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  

  

  中国三十多年来在土地使用上的铺张浪费,很大程度上就是盲目模仿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速公路。为了像美国那样发展汽车工业,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半月谈》的文章中说,“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长度已经与欧盟27国总和相当,是日本的8倍多。高速公路密度也很高,东部地区达到了 2.49公里 /百平方公里,远高于欧盟和日本,是美国的2倍;中部地区是 1.59公里 /百平方公里,也高于美国和欧盟的平均水平”。但一方面很多高速公路客货流密度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各大城市的交通严重拥堵,城市人均综合用地达到120平米还不够。这是在汽车工业等经济发展战略上盲目崇洋媚外,不顾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具体国情的严重决策失误。
盲目建立工业园区、高科技园区、高新经济技术园区和发展城市化。2004年,国土资源部的负责人表示,各种名目的开发区面积已超过了祖祖辈辈建成的中国全部城镇用地面积的总和。有统计表明,在开发区中,有百分之四十是开而不发,造成大量土地闲置。城市化建设要结合中国实际,不能照搬美国的发展模式,城市房屋的单套面积越来越大,城市的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大立交,以及超大型公共设施。1996年至2003年间,中国耕地面积已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7年减少了1亿亩,平均每年约减少1429万亩。按照这个速度,2010年现有的18.26亿亩耕地,不用2年,就会突破18亿亩红线。这一危机的出现,不仅仅是局部模仿美国的结果,而是在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思想上,一切以美国为榜样的结果。  

  

  国家粮食储备情况堪忧。在去年的“两会”上,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称,现在国家粮食储备量为1.5—2亿吨,为30—40%的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粮食储备是安全的。国家粮食局长聂振邦也如是说。但2009年就有学者指出,中国粮食储备存在严重账实不符情况,一些粮仓少存多现象严重,使上面拿到的数字含有水分。一些市县粮食局上粮食收购和仓储数量均是按照上级要求填,一般是在上年填的数字上增加10-15%,这是当地政府的政绩要求,与实际收储量无关。基层粮局粮库挪用库粮倒卖他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办法花样翻新,这种粮食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和遏制。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然而在国内很多地区,农产品种子已经卖出了黄金的价格。外国种子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销售手法,早已并购了大量民族种子企业,并对国内种子市场形成了控制。据了解,2002年末,美国先锋公司公司与我国最大玉米制种企业——山东登海种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拉开了外资并购我民族种业的序幕。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外资对我国种业的冲击也开始不断显现。在控制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外资大幅提高种子价格,甚至出现了“ 一克 种子 一克 金”的天价种子,使农民饱尝国外高价种子苦果。作为我国水稻种子市场排名第一的湖南隆平高科,也已进入外资的并购视野,并已开始实质性并购举动。专家认为,外资的真实意图就是通过新大新旗下的湖南隆平高科,涉足中国水稻种子市场。我国民族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后,名义上是中方控股,但核心技术、高层管理人员等都掌握在外资手中,合资企业实际由外资操控。专家表示,外资在完成并购行业龙头企业后,我种子产业中小企业在外资挤压下面临严重生存危机,难以与外资抗衡。而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农业,就这样被置于了外资的控制之下。在大豆产业上,以嘉吉、邦基、ADM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四大粮商及其他国际资本已经初步完成了对我国大豆产业的控制,并向产业的物流、精炼等核心节点延伸。更为危急的是,外资企业正加紧控制在我国农产品问题上的话语权,孟山都等外资公司虎视眈眈,中国粮食主权危在旦夕。
  根据WTO准则,2001年以后,我国大豆市场大门被彻底打开,国际市场的大豆疯狂的涌入国内市场。由于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采用进口大豆,由此造成我国大豆产区出现卖粮难,播种面积持续下降的局面。外资对压榨环节的垄断,导致内资企业压榨能力和实际压榨量不断萎缩。2000年内资企业实际大豆压榨量占全国的91%,到2007年下降至52%,而同期外资企业压榨量从9.0%快速提高到48.0%,我国民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还有转基因粮食阴谋,转基因技术的知识产权被美国控制。还有粮食加工市场被外资垄断。中国的煤炭大量出口,最终也会被外国控制。再看法国威立雅在中国的水资源市场的“辉煌战绩”:1997年进入中国城市水务市场,首战天津取得20年特许经营合同;2002年斥资近20亿元,以净资产三倍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经营期限50年;2007年夺得兰州供水45%股权;3月获得海口水务集团50%股权;9月以超出净资产额3倍的21.8亿元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股权转让项目,在天津的服务范围扩张至200平方公里,包括正在崛起的滨海新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一定要把农业控制在共产党手里,不能受国内外资产阶级的要挟。农业不稳,国家不稳。除了自己搞的能够确保安全的之外,对外来的转基因之类的东西要坚决拒国门之外。因为有许多人工制造出来的东西,其危害性许多年后才暴露,也许那时可怕的后果已经无可挽回了。  
  如果出现了粮食危机,中国应对的办法只有大幅增加粮食进口,填补国内的巨大缺口。而这都要以外汇储备为前提。中国现在换汇的办法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延续和不断加深,中国在2~3年间的出口将很难有较大起色,外汇储备增量的增速必将放缓。而作为存量资产,当前近2.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多数已基本转化为美元性资产而落入美国的掌控之中。美国是最擅长谋划国家战略的霸权国家,在近几十年的美元零和游戏中,美国从来都是赢家。再加上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预期,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前景堪忧。这对中国解决未来粮食问题的能力状况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进口粮食大幅增加与外汇储备急剧缩减的现实。粮食和外汇储备,已足以成为将来真正威胁中国的战略性要素。而金融危机的演变,通货膨胀的发展,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博弈,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图谋,动物流感的发展蔓延,粮食主权的保卫战,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农问题的应对,都将直接影响粮食战争爆发的时间、严重程度和最终结果。

  

  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传统的国度,但经济发展计划却做得并不到位。在适宜农耕的县域大上工业项目,导致空气污染,污水横流;在适宜牧业的内蒙古县域迁移只会农耕的汉族农民,导致一片片草场沙化,沙尘暴肆虐。其实,对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经济发展规划,不需要逐个下达硬性的计划指标,只要做到了让有条件发展工业的县域大力发展工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让适宜农耕的县域,适宜发展牧业、渔业的县域,发展高效农业、生态牧业、渔业,而让在这两种不同县域工作的官员们一样感到自豪,一样有成就感就行了。可以有效的减少不顾客观环境条件,简单地追求GDP增长,形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发生。这样做才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也符合现在贯彻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尽可能地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工业化历史老路,长三角地区“化工之乡”的积怨大爆发事件, 应该反思经济发展方式的得失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场及时雨。因为和谐的自然要靠人去维护,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自觉地去遵循。而人又生活在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安排之中。著名作家阿来在游历了河南省的农业大县淮阳后说:“中国还有这样的农业大县,我们应该感到心安。国家有理由让这样的地方,这样地方的人民,这样地方的政府官员,为仍然维持和发展了土地的生产力而感到骄傲,为此而自豪,而不因另外一些指标的相对滞后而气短。”(见《人民文学》2009年第1期《大地的语言》)。

  

  正在石油战争、货币战争、粮食战争日益迫近时,非洲“改革开放”的明星突尼斯突然爆发街头革命。突尼斯事件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事件由一失业大学生摆摊被“城管”逼迫自焚为导火索,引发全国民众对政府腐败的反抗。突尼斯危机的爆发,根源在政府牺牲突尼斯经济主权,以廉价劳动力向西方换取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其结果是突尼斯经济快速发展了人民却没有享受到经济成果,高额利润被外国资本攫取。突尼斯在北非是一个小国,国土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00万。当2010年世界舆论聚焦于美国高调从伊拉克撤军、放松对俄罗斯的打压、欧洲债务危机加重、美国重返亚洲围堵中国和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时,美国却选择了主要竞争对手防守最薄弱的突尼斯作为下一次打击的突破口。突尼斯只是美国进行“颜色革命”的试验场,它会引发非洲,以及伊斯兰世界的连锁反应。现在埃及、巴林、利比亚等国已出现混乱。埃及一乱,中东就会不稳。美国将利用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沙特,第二大产油国伊朗的国内矛盾,或骟动民众骚乱,或挑动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国际石油价格从现在的每桶100美元重上147美元也只是时间问题。石油价格暴涨将进一步推动粮食价格暴涨,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会使各国普遍面临的通货膨胀更加难以控制。此时,美国突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对各国经济施以致命一击。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石油战争、货币战争、粮食战争中,美国的四大战略竞争对手将无一幸免:欧盟经济遭受重创,法国衰落,失去北非的传统势力范围,欧盟政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俄罗斯经济先热后冷,在美国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后俄经济出现巨大债务危机。伊斯兰世界损失惨重,经济矛盾社会矛盾更趋复杂。中国经济能否抗过这个巨大的劫难,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不被颠覆,迅速回到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已经出现,主要农产品价格已超过2008年的高点。中国小麦产区的旱情,也被国际粮食炒家当成是炒作粮食价格上涨的题材,认为中国粮食减产,就要到国际市场购买粮食,粮价就一定会涨。从国际粮食市场看,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称遭灾,美国农业部说大量减产已成定局,国际粮价应声大涨。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今年世界饥饿人口或达到20亿。这给美国发动粮食战争,进一步控制世界和人类提供了机会,这正是美国目前所需要的。我们不久将会看到,世界一些国家因粮食短缺引发的动荡局面,而在乱中得利的一定是美国。  

  

  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导致社会动荡频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粮食生产和购销的完全市场、全球一体化人为地造成了粮食分配的不公平,造成部分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一般来说,在家里吃饭,浪费的可能性较低,到饭店吃饭,浪费程度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传统的饮食结构也被西方文化所改造,肉食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再是用粮食用作生物燃料。美国2008年被汽车吃掉的粮食,可以养活7亿人。中东一些国家因粮价上涨造成社会动荡,周边其他国家立即发红包、送粮食,缓和社会矛盾,这个现象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世界上的粮食并非不够,而是分配不公,造成穷人买不起粮食。而世界粮价上涨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美元的大肆泛滥,在全世界引起通货膨胀。粮食危机实际上是美元危机,美国自私自利的金融政策,正在把全世界的穷人推入深渊。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最大的危险,是在宏观上、战略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党中央的决策很明确,统分结合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但这个惠农政策却出不了中南海。省市县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持不反对、不支持、不提倡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老百姓称之为“无利不起早”。现在全国相当一部分“空壳村”除了土地是集体所有(农民家庭使用)以外,集体再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或只有很少收入,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几十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集体经济”以后,主流媒体曾宣传了几个集体经济的明星村,一阵风过后就冷了下来。二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盛行,严重干扰党中央农村政策的落实。某些专家学者的错误理论,仍在不受批判地流行,造成恶劣的影响。说集体经济是“产权不明晰”,必须量化到个人才叫产权明晰,还有土地私有化等应列入“错误理论”。在改制的名义下,不少著名的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变成了当日领办人的私有经济。只要注意一下原来的“全国小康村”,看看其中还有几个现在是真正的集体经济就知道了。这些全国小康村曾经是广大农村学习的榜样,现在打着进一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幌子,核心是彻底否定集体股,要由大股东控股。这就勾画出了一道生动的路线图:由统分结合到股份合作再到私人控股,成为一个完整的和平演变的三部曲。同时,要特别重视一个不好的苗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很好,让农民住楼房也很好,但前提条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产业化,种田集约化。种田的农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实现了集体所有,上楼后不再担心农具、化肥、种子,自留地无人看管,在楼房里住得安心。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让农民住楼房就是强人所难,是冒进。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就要坚决制止不顾人民群众的意愿,强拆强建肆意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的行为。

  

  我国现行的粮食管理机构一分为二,国家储备粮公司(中储粮)负责国粮收购储备,地方粮食局负责本地粮食收购储备。改革的结果是,中储粮和国家粮食局两套粮食管理机构,各自为政,相互掣肘;国营粮店关张,基层粮食企业、单位改制、裁撤,农村粮站、粮管所消失,以前粮食部门赖以维系农户农民的纽带断掉;粮食收购完全依赖粮食经纪人,增加了收购成本,降低了购粮效率质量,加大了农民不满,粮食收购风险越来越大;粮食私企、国际粮商在粮食领域日渐坐大,粮食加工基本上被外企、私企掌控,国家在食用油领域失去话语权,在粮食市场供应和粮食储备方面正在丧失主导权。外资粮商在金龙鱼食用油雄霸市场后,正向米业、面粉业、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业进军。最近,中粮国粮把粮食收购市场让给了益海系,说是为了稳定粮价。但稳定粮价的最好办法是中粮国粮掌握绝大多数粮源,一旦粮源被外资掌握,国家根本无法稳定粮价。这个美资背景的益海嘉里就是那条“祸国殃民的转基因金龙鱼食用油”的主人。正是它肆无忌惮的将“农业部称从未批准过转基因作物食品”的转基因食用油铺满中国市场。    

  

  粮食安全国之根本。现在正值“两会”召开之际,期望“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人民代表、委员们把粮食安全问题纳入今年“两会”的重大议案。依法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督促政府从去年八万多亿的税收中,拿出一半来请补贴农业和农民,稳定农业生产;控制一下上万亿的“三公消费”,多投入一点水利建设;把借给美国政府的1.16万亿美元债权要回来一些,用来重建国营粮食储备和流通、加工产业。决策部门早点清醒过来吧,把图谋不轨的美国粮商清理出中国的粮食市场,给中国人和中国国营粮食企业一个稳定中国粮食市场的空间,也给政府自己一个调控的余地。    

  

  而要做到这些,中国必须废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思想,回到中国的现实中来,回归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寻找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相信,只要中国还是共产党执政,政府还叫人民政府,就绝不能再继续干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只要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粮食战争爆发的警钟在中国就当长鸣!  

标签:粮食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