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保尔森——打手是怎样炼成传教士的?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保尔森——打手是怎样炼成传教士的?

  

  保尔森同志简介

  

  1946年3月,生于佛罗里达州。达特茅斯学院英语学士,
哈佛工商管理硕士
经历
1970-1972年  担任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助理
1972-1973年  担任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
1974年 加盟高盛集团,任职芝加哥办事处
1999年  担任任高盛CEO
2006年5月-现在 美国财政部长

  

  为中国量身定做的“打手”部长

  

  2006年5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高盛集团董事长保尔森接替辞职的斯诺担任美国财长。普遍认为布什选择保尔森的惟一重大原因是看中其对中国事务的熟悉:这意味着布什在最后的两年任期内把处理中国汇率和对华贸易作为大事来抓。

  

  他的前任斯诺在辞职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由保尔森接替自己的职务,他同时指出,“保尔森最大的挑战在于压制保护主义。”

  

  早在2005年11月在接受一家德国杂志采访时,保尔森谈及中国、汇率和贸易的论调与斯诺何其相似:“中国投资美元资产对两国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随着汇率的调整——或者像欧洲发生的情况一样——贸易失衡将不药而愈。当然,假设前提是我们不发动贸易战或增加贸易壁垒。”

  

  2006年09月21日(上任三个多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昨天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正式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中美两国将在对话机制下谋求双边经济关系的高效发展,为两国人民谋福利。保尔森在声明中指出,双边问题将是两国对话的焦点,包括要求中国施行浮动汇率制度、加大 知识产权保护、放宽市场准入等。尽管保尔森也呼吁中国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但他也指出,对于平衡中美贸易而言,汇率问题只是其中的若干因素之一。相比之下,他更多的是敦促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此外他也认为,处理中美贸易问题上应着眼于长远,这将比搞对抗和贸易复有效得多。保尔森昨日在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回答《第一财经日》关于“如何看待花旗收购广发银行面临的限制”问题时表示:“对于花旗的问题,我一直关注这个交易。”他说:“我非常支持向外国开放资本市场,中国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个交易能给中国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内资本市场将会更好地发展成熟。” 在回答记者“目前什么是中国要解决的金融监管的问题”时,保尔森说,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做了很重要的工作。我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引入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让更多的外国银行进来开展自己的业务,中国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中国才能发展更快。现在的 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来说是非常不够的,国内的债券市场是非常初级的,我想发展一个债券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会给政府卸下很大的压力。

  

  在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保尔森事实上已经向全世界宣布:我是打手!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就是擂台,对手就是中国!但这样赤裸裸的表达,既没有让中国畏惧,没有阻碍中国大力的搭建这个擂台,也没有防碍保尔森在中国被“炼成”传教士。

  

  传教士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通,精通“拍马屁”:了解中国的需要,不惜口舌满足中国

  

  1、中国 需要“为两国人民谋福利”

  

  在战略经济对话的启动声明称,中美两国将在对话机制下谋求双边经济关系的高效发展,为两国人民谋福利。

  

  2、中国需要赞美

  

  谈到中国的改革进程,保尔森表示,中国的改革成果是非常让人信服的,改革速度很快。如果中国的改革步伐更快一点,对美国和中国都有利,中国的情况也会更好。

  

  美国乐于看到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我们希望继续与中国共同努力并开展对话来承担我们共有的责任,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健康有力,可持续性地向前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而且理应得到领导者地位的认可。领导地位也带来了相应的责任。”保尔森还强调,开放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稳定、乃至全球经济都有好处,而中国经济成功对中国以及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需要美国的肯定与鼓励

  

  用保尔森的语言是:“北京面临的任务是如此艰巨,以至于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中国将超过美国,而是中国不能继续进行必要的改革以维持其经济增长。”这是美国首次肯定中美经济是“双子星座” 保尔森的讲话有3个新视点:其一,“美国很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一个可以作为全球经济领袖的中国”。美国需要用“世世代代”的战略眼光看待美中关系。其二,对美国而言,“最大的风险不是中国取代美国,而是中国不进行必要的经济改革,不能够保持它的增长率”。其三,美国“不需要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警钟”。

  

  4、中国推行科学发展观

  

  如是财政部长保尔森出任了美国自然保护协会理事会主席,专门去了青海,为中美搭建了能源、环保领域的专门对话机制。并已经从对话中单立出来。保尔森天使般的说:让空气变得清新,让水变得洁净,改善我们人民的健康以及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些是我们强有力的动力。他介绍了许多美国的经验,为新的清洁技术提供经济激励以及强有力的政策和执行是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另外,发挥市场的力量也可以加强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鲍尔森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可做的工作是,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污染物的排放。但他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将该技术的引入受到了中国对环境产品和服务设置的高关税和非减税壁垒的阻碍。

  

  鲍尔森特别提到,在以高昂的代价试着对原油进行价格限定后,美国也学到了在违背市场运作方面的许多教训。我们发现浮动价格最能使市场和消费者双方受益。”鲍尔森说。 鲍尔森指出,目前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遭遇,试图对燃料价格进行管制。但是这一政策的后果是,导致全国范围的持续汽油和柴油短缺,并延伸到了电力部门。 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对话已经达成了诸如美中承诺将利用五年的时间连手推动替代型燃料技术大规模应用于车辆、联合打击砍伐以及推动可持续的森林管理达成了谅解备忘录等等重要成果?(防砍伐也需要中、美联合?可笑之至)

  

  5、中国需要美国

  

  温家宝: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美需要相互理解,深化合作,排除一切干扰,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目前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领域的合作已达到很高水平。中国为缓解双方贸易不平衡采取了积极措施,并开始取得成效。希望美国放宽对华出口限制,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与中国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发展(郁闷:既然美国、保尔森反对贸易逆差、主张自由市场,限制和壁垒从何而来?)

  

  6、中国需要“创举”

  

  温家宝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不仅可以增进两国的互信,而且可以解决经贸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还可以规划两国经贸合作的长远方向和具体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7、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

  

  于是鲍尔森说,美国已经学习到价格控制会扰乱市场满足供求关系的自然守衡,并导致短缺。因为市场力量不可能被完全消除,所以价格控制经常导致走私和腐败。

  

  8、中国政府重视就业、结构调整

  

  于是鲍尔森说。他认为,人民币升值是一件好事。由此带来的产业转移和就业压力是经济转型和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代价。中国应该向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和服务业转移。鲍尔森上午在中科院就中美能源与环境合作发表演讲。他表示,美中两国的经济都面临着长期的结构性挑战。对于美国来说,这种长期的结构性挑战是要提高储蓄,减少消费;对于中国来说,挑战是要减少储蓄,提高消费。

  

  9、中国重视国企改革转制

  

  鲍尔森则强调,对中国改革进程构成主要威胁的是中国的大型企业,而非资本市场动荡。

  

  鲍尔森当天对随行记者表示,他认为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目前中国改革进程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不愿接受竞争的一些国内强势行业。

  

  10、中国坚持改革开放

  

  于是鲍尔森表示,在探寻正确模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方面中国显得相当务实。鲍尔森称,推行市场开放的国家会面临市场动荡的困扰,但开放的市场仍好于封闭的市场。缺乏开放的市场不会造就高效、创新而又具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可取的。鲍尔森称,当前的全球信贷危机已给华尔街造成了巨额损失,中国正努力从这场危机中汲取教训;至于这是否会阻碍中国金融领域改革进程,他并不想作出推测。在谈到美中两国对于经济改革发展的看法时,保尔森认为两国政策分歧不在于改革的方向上,而是在改革的步伐上。

  

  11、中国需要可持续经济增长

  

  于是鲍尔森透露,今年6月第四轮战略经济对话的主题将紧密围绕界定“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愿景”。但这一愿景有赖于经济开放的战略,尤其是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

  

  12、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要市场经济

  

  于是,在与中国高层进行一天对话后,鲍尔森认为,中国尚不具有完善的资本市场,没有完全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我向胡锦涛主席认可了中国在汇率上做出的实质性进步,因为目前人民币已能更准确地反映了潜在经济基本面。”鲍尔森说,并称这是中国控制食品价格上涨“十分重要的工具”。鲍尔森一直呼吁开放中国资本市场,以允许更多美国金融机构的进入。他向北京方面表示,人民币更迅速的升值符合中国的利益。很多美国立法议员称,鲍尔森的努力并未取得迅速成果。“我相信市场。” 他建议中国在经济发展强劲的时候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资控股。他说:“单单通过国内的调整,中国也能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但如果允许外资参与中国的金融市场活动将会加快改革的进程,并使其带来的稳定和繁荣得以早日体现。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无需强健的资本市场而拥有成功、可持续和平衡的经济。而且我也不相信一个面对国内外竞争不开放市场的国家能够取得上述成就。

  

   当然,保尔森对政府高官个人拍马屁也常常看到,其中拍的最响的要数他的前任“对手”“魅力天成”的吴副总理。

  

  制造危机,恐吓中国,威迫利诱

  

  4月3日,保尔森发表了题为“迎接挑战:能源与环境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演讲,说到了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战略经济对话还为突发事件提供了一种机制。去年,当食品和产品安全受到密切关注时,我们两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多轮磋商来回应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食品、饲料、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安全性的关注。通过这些磋商以及中国政府的努力,我们两国最终在上一轮战略经济对话会议期间达成了两项双边协定,这两项协定将促进彼此的合作,并将改善中国输美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再有类似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了出台快速解决方案的程序步骤。

  

   鲍尔森还敦促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并退一步表示:“美国的信用危机可能会导致中国的金融改革暂时中断。” 虽然鲍尔森的言论较以往“柔和”,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所求。鲍尔森3日在会见中国领导人时,也曾强烈敦促中国更多地开放金融领域,包括允许外资银行和证券公司进一步进入快速增长的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鲍尔森对随行记者表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无疑”让中国对金融自由化的好处感到“踌躇”。谈到人民币升值以及由此带来的中小企业成本压力,鲍尔森表示,中国的经济是如此之大和复杂,加上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加深,如果人民币不能反映经济现实“将是危险”的。  鲍尔森称,一个深入且更有效的金融领域,可以使中国家庭毋需将收入的大部分存在银行。他说,更具灵活性的汇率机制也是间接增加国内消费的强有力工具,“尽管调整过程尚未完成,但可喜的是人民币正在显著加快升值,并且还应继续”。

  

  “在以高昂的代价试着对原油进行价格限定后,美国也接受了在违背市场 力运作方面的许多教训。我们发现浮动价格最能使市场和消费者双方受益。中国通过对燃料价格进行管制,正面临着同样的后果——导致全国范围的持续汽油和柴油短缺。这些政策的后果也延伸到了电力部门,对电力和燃料的限价导致了在刚刚过去的一、二月份的雪灾中全国范围的电力短缺。”

  

  “在逐步建立一个透明、流动、稳定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行动缓慢给中国带来的风险比加快步伐更大。”保尔森表示,“等待的时间越长,中国就越难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越难实现在科技创新基础上使经济增长更加平衡、和谐的目标。”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而且理应得到领导者地位的认可”的高帽后,保尔森话锋一转,“领导地位也带来了相应的责任。贵国关于经济改革步伐与形式的决策、能源和环境政策,都牵动着世界。”

  

  美国经济政策分析家爱德华·格莱瑟表示:“过去保尔森对中国政策表态时,国会总是乐意给他留下一些发挥的空间,可是现在议员们似乎已经失去了耐心,开始把目光直接投向结果。”

  

  在中国广交朋友,有相当的群众基础

  

  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部长都称保尔森为朋友、老朋友。

  

  2006年09月20日,保尔森是在出席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及G7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之后,于昨天下午4时15分从新加坡飞抵杭州的。下午5时,保尔森在西子湖畔的西湖国宾馆与53岁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举行了大约30分钟的会谈。西湖国宾馆也是1972年中美谈判所在地。保尔森在高盛任职时就与习近平成为朋友。保尔森与习近平在会谈之后,还兴致勃勃地相伴漫步西子湖畔,边赏美景边继续交谈。

  

  高盛中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昨晚表示,“事实上,保尔森同中国很多省市的高层领导都有不错的私交,今年5月,保尔森同样在高盛,还接待了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一行。今年上半年,在出任美国财长前,他还访华过两三次。” 正如负责公共事务的美国助理财政部长弗拉托所言,保尔森与中国高层官员所建立的关系和信任将使美国的主张更具说服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昨天在北京表示,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马凯新闻)、财政部长金人庆、商务部长薄熙来、信息产业部长王旭东、卫生部长高强等多位高级官员将与保尔森会面,就彼此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已于19日晚和保尔森在新加坡共进晚餐,相信已就人民币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看法。

  

  结束以上活动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见保尔森,预料除对保尔森多年来致力于中美经贸合作表达赞赏外,胡锦涛也会听取保尔森的意见,并重申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高度重视。

  

  2006年9月2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主楼大厅,来自全校近200名的清华师生用热情的掌声欢迎这位新任美国财长、前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的到来。

  

  保尔森是中国和清华的老朋友。他一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他在担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时,还任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三年。这期间他致力延揽全球著名跨国公司领袖以及国际著名学者加入顾问委员会并与委员们保持了密切联系。

  

  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清华经管学院先后推出清华─哈佛高层经理研修项目、成立了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等。他曾任职的高盛集团还出资支持清华经管学院聘请了一批讲席/特聘教授来学院任教,支持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并开展师资培训的合作项目。

  

  在演讲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与保尔森进行了简短的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克拉克·雷德先生和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经管学院院长何建坤教授出席了此次活动。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主持了活动。

  

  2007年3月7日至8日保尔森应中国财政部邀请来华访问.保尔森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陪同下,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发表演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全程聆听了保尔森的演讲,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保尔森其实是希望劝诫中国政府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以平衡中国经济增长过渡依赖出口的局面。据我所知,目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保尔森正遭受着很大的国内压力。” 孙立坚教授认为:“美国政府或许已经开始意识到对中国逆差可能在短时期难以逆转,因此敦促各国,特别是中国开放金融市场,为美国金融企业打开市场已成为美国政府的新策略。”

  

  2008年4月3日上午,在京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大家都知道他是谁吧?)的陪同下,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就环境与能源问题发表了题为“迎接挑战:能源与环境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保尔森回答了现场同学与老师的提问。

  

  演讲前,生态中心领导陪同江绵恒副院长和保尔森进行了简短的交流。陪同保尔森来访的美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中美环境技术研讨会的会议代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负责人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出席了保尔森的演讲会。

  

  演讲会结束后,出席中美环境技术研讨会的会议代表参观了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环境水质学、城市与区域生态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他出任部长以来,先后到清华大学、上海期货交易所、科学院等发表过演讲,所到之处无不是场面热烈、大受欢迎。可见其在中国有相当的群众基础。

  

  通过以上三大方面的简单勾划,清楚的看到,公开宣称自己就是打手的保尔森,蜕变成了到中国传递福音的传教士,基本步骤就是:一从政府下海,先以商人、投资者、学者的身份深入中国,建立群众基础,此时在中国政府上下看来,他与美国政府无关;二各方面时机成熟了,该是他国的时候了,于是他回归政府,以部长身份代表美国政府(总统特使)与中国交涉;三上任就送大礼给中国,创举了“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机制”;四基本策略就是政治上、名义上(反正都是虚的)一切都满足中国高层,而在具体要价上却毫不含糊的与他在政府的高管朋友们提出来,并且延续他学者、商人的身份积极对中国建言献策,而各主流机构、学者、媒体则成为他广泛的群众支持基础。于是,上、中、下三个层次立体式的努力下,他成为美国政府和财团功臣,成为中国政府眼里的传教士。

标签:中国   美国   经济   市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