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为何不敢对叙利亚动武?
北约为何不敢对叙利亚动武?
刘钧
北约已经结束了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按理说北约应凭借“胜利东风”顺势打击叙利亚。可是,“只有雷声,未见雨点”;美国“航母”虽说驶入叙利亚附近,但未见北约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的迹象。
鉴于当前形势笔者分析,北约必定对叙利亚军事打击有所顾忌。原因在于美、法两国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跨年即将进入总统选举,叙利亚不同于利比亚,因卡扎菲垮台确实让奥巴马和萨科奇加分不少。接下来,在短短不到的半年时间,如果北约对叙利亚动武,久拖未决或又僵持不下。如果弄巧成拙,地区安全局势恶化,势必会影响奥巴马和萨科奇竟选连任,影响政治前途,当务之急不得不权衡利弊,谨慎考虑。
同时,俄罗斯同样面临换届。相对而言“梅普”之间的“二人转”已成定局,它们的政治风险比奥巴马和萨科奇小得多。再俄罗斯作为叙利亚的传统盟友,又是战略合作伙伴。普金已经对北约传递了强烈信号,俄罗斯不会座视不管。并且,双方军舰都开到了地中海。所以说,出于政治因素、军事风险的综合考虑,北约迟迟不敢对叙利亚动武。
除此,中国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中国身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在此,中俄两国加强了在中东战略上的合作,造成北约从法理上不能获得对叙利亚制裁或军事打击。接着中俄又在北约提出的对叙利亚人权问题表决上投反对票意见一致,叙利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可见叙利亚与利比亚完全不同一斑,并且处在两个不同的概念上。
因此,针贬时弊后,北约不得不另避途径。一是希望通过叙利亚反对派势力达到目的,但这个优势远远不及利比亚反对派势力。二是寄予阿盟,利用阿盟实施对叙利亚制裁,激发阿盟内部矛盾以乱制乱瓦解叙利亚。三是利用沙特、土耳其、以色列的军事力量达到摧毁叙利亚。如果实现目标,就可以创造条件打击下一个目标伊朗。以色列暂且不说,因为它本身是美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至于沙特和土耳其,由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承诺年底前从伊拉克全部撤军,如果巴沙尔政权不垮台,伊朗就会把地区力量连成一体,趁机拉拢伊拉克,这种局面是美国、沙特和土耳其都不愿看到的。这也是沙特和土耳其积极干预叙利亚的主要原因。
然而,叙利亚是俄罗斯最大的武器与军事装备进口国之一,双方目前的军火合同额达到35亿美元。据以色列军方透露,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加强了军事部署,俄罗斯正同叙方的军事官员密切合作,除了派遣顾问帮助叙方部署С-300防空导弹系统,俄方还帮助叙利亚在一些重要的军事基地附近安装了雷达系统,这些雷达的作用范围覆盖了叙利亚边界地区,其中设在土耳其因吉尔利克的北约军事基地和以色列内盖夫的美国雷达系统都在其“视野”内。
叙利亚又正在从俄罗斯购买С-300ПМУ2“娇子”、“道尔”和“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还包括36套“铠甲-1С”近程弹炮综合防空系统,对叙军现役所有Т-72主战坦克及米格-29战斗机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出售24架米格-29М/М2、8个营的“山毛榉-М2Э”中程地空导弹系统,以及1套配备“宝石”巡航导弹的“堡垒”岸基反舰导弹系统。除俄罗斯销售给叙利亚先进武器外,叙利亚还拥有移动式对空防御武器以及令西方生畏的芥子气、沙林等化学武器。
有西方战略专家认为:叙利亚地处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地带,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如果真的打起来,战火将蔓延到邻近地区。”还有分析家说,“军事冒险的严重后果会让西方三思而行。”所以说,出于政治、军事、战略方面的各种风险,均为北约迟迟不敢对叙利亚动武的主要原因。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