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水火:俺们美国比窦娥还冤--看中青报为美国罪行辩护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水火:俺们美国比窦娥还冤  

  

  ——请看《中国青年》如何为美国的罪行辩护  

  

  

  当年淮海战役,蒋介石选择了“常败将军”刘峙任徐州剿总司令。毛泽东说:“徐州是重地,蒋介石该派一头猛虎来,起码也要一头恶狗,没想到派来的是一头蠢猪”。结果,淮海战役,蒋介石80万精锐,一败涂地。  

  

  历史经常简单地重复。  

  

  在中国尚未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过热的通货膨胀,基础原材料、工业产成品价格节节攀升,外汇资产巨额损失,人民财富大幅蒸发。此时人们发现这场财富劫难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国,自然而然,“美国阴谋论”成为社会普遍的共识。  

  

  但30年来中国精英们向中国老百姓推销说:美国是慈祥高尚的啊,如果“阴谋论”甚嚣尘上,今后还怎么“开放”、“接轨”、“融入”?美国老大怎么能顺利建立“一体化”的“大东亚共荣圈”呢?  

  

  于是,《中国青年》和欧美同学会会员、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兰纪平先生携手登场。7月27日,该公布兰先生的“研究成果”:《通胀“国际阴谋”论不成立》。  

  

  让我们见识见识“刘峙式”的《中国青年》和兰纪平,如何驴头马嘴地替美国主子做无罪辩护的吧。  

  一、粮价上涨:怪只怪中国人吃得多,长得少  

  粮食需求为什么增加呢?兰先生说,1、农民多吃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大量从农村转入城镇的人口增加了粮食需求”;2、市民吃好了:“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改变着居民消费结构”,“导致油料作物、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需求增加”。  

  

  这真应该给兰副教授颁发诺贝尔奖了。为什么呢?兰教授的意思是“大量从农村转入城镇的人口”,以前是不吃粮食的,一转入城镇,他们这才开始文明地吃起粮食来了;或者农民们一到城镇了,立即钞票大大的,狂吃滥喝起来,所以这才“增加了粮食需求”啊;  

  

  而市民吃得比过去好吗?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4月份说了,“饲料用粮”这几年一直稳定在3300万吨的消费量,等于说市民狂吃肉狂喝奶造成粮价上涨的因素“不成立”;“油料作物”就不好意思要请兰副教授回去问问美国大人了,他们逼中国开放大豆市场,将东北农民的大豆产业搞垮了,将我们70%的榨油企业买走了,然后使我们油料的进口依赖度搞到72%,这以后价格就一路飚升了:2001年才1700-1800元/吨的大豆,到今年就涨到5000元/吨左右了。好像不是因为中国市民狂喝油的原因。至于“工业用粮”增加,我就不说了,因为很多工业用粮是人不能直接食用的“陈化粮”,即使增长绝对数量也很少。  

  

  粮食供应为什么减少了呢?兰先生说,1、田少了:“2003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0.7%,粮食种植面积年平均下降0.65%”;2、人懒了:“农资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一直被人为地压低,各种侵害农民基本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都在影响着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人常说,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也要看电视,可兰副教授和《中国青年》就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脸红吗?我国已经连续四年粮食增产,刚刚过去的夏粮已经是连续第五个丰收年,产量是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超过2300亿斤。中国的农民在这粮价飞涨的四年,一直以增加供应量来支撑着共和国的运行,但是绅士们却信口雌黄,说粮食供应减少了,真是为了给美元主子搽一点粉,连供养自己的父老乡亲都拿来糟蹋了!  

  

  而兰副教授和《中国青年》在文章的开篇就说:“我国又是粮食净出口国。2006年净出口粮食285万吨,2007年净出口粮食835万吨,今年第一季度超过100万吨”。这不是扇自己的耳光吗?粮食供不应求了,那里有余粮供粮商们倒到国外去赚钱呢?  

  

  所以,地球人都明白,这轮粮价上涨,就是你们的美国主子玩的鬼花招。  

  

  1、将原油价格炒到天价,然后将好端端的粮食拿去做酒精,使世界粮食短缺,全球粮价上涨;  

  

  2、中国的农业是“原油农业”,生产化肥农药要原油,灌溉种植收割要农机,原油炒到天价,农业成本大幅度上升,推动粮价上涨;  

  

  3、美国控制了中国的大豆市场,豆粕又是所有饲料最主要的原料,大豆飚升,豆粕飞涨,肉、禽、乳、水产价格当然水涨船高;  

  

  4、泰国大米比国内市场大米价格高四倍,那些手眼通天的绅士们能不想方设法出口吗?那些密密麻麻的喽罗们能不千方百计走私吗?绅士们弄出来的高高在上的价格能不牵引中国粮价往上跑吗?要知道,我们现在WTO了啊。  

  二、物价上涨:怪只怪央行票子印得多  

  难为兰先生唠唠叨叨化了半天,跟我们讲了这个道理:假如你身上只有10块钱,5块钱买面包,5块钱买裤子;假如面包涨价到9块钱了,裤子必然会跌价到1块钱;假如裤子也涨到9元了,通货膨胀了,肯定是另外多给了你8块钱。  

  

  同一个意思,兰先生说了三遍,其中一段原话是这样的:“当粮价上升时,会使得农副产品、各种食品及服务整体变得更贵,人们在吃饭方面的花费增多,必然减少其他商品和服务方面的开支。因此,又会有另一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而整个社会的总体物价水平并不会上升。同理,若国内仅出现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令消费者增加购买石油产品的资金,却由此减少了购买其他产品的开支,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出现。”  

  

  所以兰先生理直气壮地说,通货膨胀不能怪俺们美国,只能怪央行票子印太多了!  

  

  这真是欧美培养的高才生啊。  

  

  兰先生认为:食品价格上涨了,人们其他方面的服务就减少了,比如一星期上5天学的,现在上3天;本来坐院1个月病才能好的,现在10天回家。学校医院需求不足了,价格自然就要跌下来,而面包如果涨到10元,裤子干脆不穿,所以“整个社会的总体物价水平并不会上升”啊;  

  

  而“若国内仅出现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令消费者增加购买石油产品的资金,却由此减少了购买其他产品的开支”,于是一天吃三顿饭的,吃一顿;冬天穿棉袄的,太贵,穿衬衫!所以“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出现。”  

  

  需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是0.4左右啊,也就是说40%的收入要购买食品保命的,况且这0.4是和年薪6000万的马明哲们平均下来的,0.8、0.9甚至忙来忙去就忙了一张嘴的老百姓在中国还不知道有亿万呢,你让他们如何去选择性消费?  

  

  但兰先生说央行票子印太多,到真是事实。  

  

  为什么央行要印这么多票子呢?兰先生列举了三个原因:  

  

  1、“银行贷款数量的大幅增加”;2、“2006年、2007年全国范围的公职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幅增加工资”;3、“外汇储备增加。”  

  

  银行贷款和工资增加,没有错。但是钱多了,一天会吃八顿饭吗?富裕的人,是否一顿能吃十斤红烧肉呢?  

  

  至于央行钞票真是发多了。“国内年经济增长的水平保持在平均10%左右,而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一直在16%~18%”,看起来央行超发了6%—8%的票子。但是这6%—8%的票子都是银行贷款和增加工资制造出来的吗?我们将兰先生认为的最无足轻重的外汇储备拿出来看看就晓得了。  

  

  2008年6月份,人民币货币总量(M2)是43万亿,而2007年6月是37万亿,看起来央行多发行了6万亿票子,增长了16%;但是2007年6月外汇储备是1万2千亿美元,到2008年6月已经是1万8千亿美元了,增长了50%,等于强制央行发行了至少4万2千亿人民币,占央行新增人民币发行量的70%。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6000亿新增外汇储备,央行只新增发行货币1万8千亿,只增加了4.8%,只有经济增长率的一半,自然就没有通货膨胀的问题了。  

  

  但是外汇储备多不是“很富裕很强大”的象征吗?可惜的是,这里很多不是我们挣回来的,是“美国阴谋”送进来套利的。  

  

  2005年7月我们开始“汇改”,当时外汇储备只有7000亿美元。照道理说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应该是我们进口变多、出口变少,外贸顺差日日减少才是啊,但是反常情况出现了,外贸盈余洪水决堤般地涌进来,三年增加了1万1千亿,特别是今年以来,外贸企业纷纷倒闭,外贸顺差却蒸蒸日上。  

  

  这里美国老爷娴熟地做了三件事情:1、逼迫人民币升值,和当年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一样;2、推高石油等价格,“挤出”美国百姓消费能力被,美国经济下滑,名正言顺地实行和中国相反的利率政策,造成中美息差扩大;3、无度印刷美元,造成美元弱势,对所有主要货币贬值不止。  

  

  这三种手段使热钱翻江倒海地通过各种手段,冲向中国,迫使央行印钞机加班加点,不断地投放人民币。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一分告说热钱在中国有1.75万亿美元,如果准确,那么意味着美国人逼迫央行多发行了13万亿人民币,占目前央行总货币供应量的30%。增加了13万亿人民币的需求,却没有相应的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想不通货膨胀也难。  

  

  兰先生只说外汇储备增长,不分析为什么增长,就急匆匆说“不怪美国”,也太护主心切了吧。  

  

  就如同兰先生家电灯亮光,兰先生说是开关的原因和电厂无关,水龙头有水,是阀门通畅和水厂无关,这就是副教授治学的态度?这就是《中国青年》办的水准?  

  三、中国经济:别冤枉俺美国!  

  杂杂拉拉乱扯一通后,兰副教授做总结了:“国际阴谋论”不成立!  

  

  为什么呢?请看三个“兰氏理论”:  

  

  1、“美国经济中,进口石油的所占比重和数量远高于中国,那么,若要搞阴谋提高油价害别人的话,自身经济所受的损害会更大”。  

  

  美国去年消费10亿吨,其中进口6亿吨;中国才消费3.5亿吨,进口才1.6亿吨,这没有错。  

  

  但是美国进口的6亿吨是谁生产的呢?我们知道中东的67%石油由美国资本控制;在非洲、欧洲、亚洲,美国石油公司的钻井隆隆作响,2007年全世界赚钱最多的是哪家公司啊?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石油涨得再高,人家也是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啊;  

  

  全世界用什么买卖石油呢?除了伊朗,其余的全部用美元。中国要先拿衣服、玩具、矿产甚至土地给美国,然后才有美元去买石油;而美国,只要印刷机转得快点,油就换回来了。  

  

  所以石油价格高对美国损害大还是中国损害大呢?  

  

  2、“如果以当前美元对石油的购买力缩水作为阴谋证据的话,那么,几年前,北京两三千元人民币/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涨到了一万八至两万元/平方米,那是否为咱们国的阴谋?”  

  

  假如前面兰先生还装模作样地端着个副教授的派头,说几句“之乎者也”的话的话,到这里完全一副胡同里披头散发的大妈,叉腰朝中国人骂起街来了。  

  

  我们先不说北京的房价上涨本身也是美国阴谋的造成的后果之一,我们就说美国人不住北京的房子日子能过吗?当然能过,真要人家居住,恐怕人家绝大多数人白送都不要,所以北京的房子涨到天上去,干美国人民屁事;但是北京人民能不用石油吗?当然不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石油一涨价,北京人就要多掏腰包。  

  

  将这两种对世界经济影响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联系起来,是不懂乎?还是故意忽悠老百姓乎?  

  

  3、美元没有贬值。因为“不能只看对石油的购买力的极大缩水”,“还要看到”“对电视机、冰箱、电脑、手机、汽车等工业品的购买力又在增加。贬值多少需要计算“一篮物品”后才是准确的。”  

  

  这种瞎话也说得出口啊!兰副教授和《中国青年》的下流程度至此登峰造极,超过所有普通人想像的可能了!  

  

  明明美元对欧元贬值不止、对日元贬值不止、对英镑贬值不止、对人民币贬值不止,总之,对世界所有主要货币,美元无一不贬值。这是事实,请去看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就清楚了,但是兰副教授居然说没有贬值,而《中国青年》也泰然宣告,无耻得真叫人出一身冷汗啊!  

  

  难道这些主要货币和美元的比价不是按照“一篮子物品”衡量出来的?是否兰先生的美元在兑换其他货币时,银行的人员询问你,你兑换去干什么呢?如果买石油,我就少给你点,如果你买电视机、冰箱,我就多给你点;  

  

  或者只有美元对“电视机、冰箱、电脑、手机、汽车等工业品”的购买力增加了,你用美元购买,人家立马降价;而英镑、欧元、日元、人民币对这些工业品的购买力下降了,你用这些货币购买,立马涨价。是这样吗?  

  

  不谈外汇之间的比价,就算单纯谈美元的购买力吧,兰先生的“一篮子物品”到底包括那些东西呢?美元对一些工业品的购买力提高,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影响全世界对美元贬值的判断吗?  

  

  比如上个月政府公布的CPI涨了7.1%,全社会的共识是物价水平上涨了,但是兰先生说前年在王府井给太太买的一个发卡是2元钱,昨天去买还是2元,所以不能说中国物价水平上涨了,对吗?  

  

  再比如股票指数上半年跌了56%,所以股市上上半年市值缩水一大半,但是兰先生说不对,因为隆平高科上半年涨了一倍,所以不能说市值缩水,有意义吗?  

  三个理由讲完,兰先生断然宣布:通胀“国际阴谋”论不成立!  

  

  假如没有兰先生这番“高论”,或许我还要思量思量;但是看了这番“高论”后,我立即心明眼亮:通胀“美国阴谋”论,成立了!  

  

  为什么呢?象兰先生这样的副教授,话说得颠三倒四,理摆得破手烂脚,而请《中国青年》这样的下三烂媒体替美国辩解,分明是请黑手搽粉、用污水刷牙,不是马脚被越来越多老百姓识破而手忙脚乱了,不会如此见个棍子当棒槌的!  

  

  在目前事关国家危亡的时刻,《中国青年》和兰纪平先生,不警醒国民,不为国思谋应对之策,却甩开膀子,卖力地替敌手涂脂抹粉,他们到底吃的是谁家饭?!做的是谁家事?!  

  

  

  

  只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明白了:《中国青年》,看不得;首都外经贸大学,上不得---至少兰副教授所在的系科。一个副教授的文章不如一个乡村肄业高中生写出来的东西,能指望这样的老师教出好学生来吗?  

  

  美国资本家并非不可以为自己辩护,但是只恳请能找个谎编得圆一点的人来,再找家编辑水平说得过去一点的社。千万别太小看中国人民的智商,以为弄些“刘峙”一样的人和纸,胡言乱语一番,就能将中国人民糊弄过去了。  

  

  钱再多,也不能瞎糟蹋啊,不是吗?  

标签:美国   先生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