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魔鬼都在细节里—谈南方周末

2025-02-1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魔鬼都在细节里----对于南方周末,我有话要说

Yaomi

首先,南方周末还是属于我比较喜欢读的报纸,每周我都买一份。因为南周的新闻报道还是比较有信息量,也比较有娱乐性。无论对于南周有多少意见,我都不赞成封报纸,但我赞成让相反的意见也能有一个表达的渠道,这才是言论自由。

但我觉得有南周两个很严重的问题,分别在南周报道两类不同事物的时候体现出来。众所周知,南周的特色,在于她喜欢报道两类事物,一类是国内的凄惨故事,以体现民生疾苦;二类是和ZF和自由主义有关的,基本是指桑骂槐地骂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歌颂西方世界,主要是美国的意识形态。我认为这两类报道都有其价值,但南周在操作上暴露出极其严重的问题。

首先,中国有的是生活极其不幸的人群。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呼吁社会其他人来向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并探讨如何让弱势群体摆脱凄惨处境,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也是真正能体现普世价值的闪光点。南周这些年来的确报道了不少中国弱势群体的凄惨故事,但不幸的是,很多这类报道莫名其妙,甚至可以说是忽悠人的。也就是说,南周的诸公们对许多社会下层阶级真实的苦难视而不见,却编造一些乱七八糟的故事来搪塞人耳目。这种东西反映出南都这样的媒体人,自身生活高高在上,不了解弱势群体,也不想了解弱势群体。他们只想要一些凄惨故事来说明中国现实的令人绝望,甚至为此不顾真假,也低估了读者的智商。

这类“凄惨故事饥渴症”所催生的忽悠,最典型的是南周一系列关于妓女的报道:例如,关于妓女苟丽被害的故事,关于妓女教师某某的故事。前者把苟丽塑造成一个纯情的女子,因为和贫穷的爱人结婚而欠债(报道专门指出,她有中专毕业文凭,夫家人深以她为骄傲,所以办的婚礼很隆重,欠了很多债)。为了还清2万元债务,夫妻婚后外出打工,但每月夫妻两人的总收入却只有500元左右,根本无法还债。于是深爱丈夫的苟丽不顾丈夫的拼命反对作了妓女。后来被抓,在妇女管教所坐了大半年牢,又欠了一万元债务。出狱后不顾丈夫再次反对,又作了妓女。她非常爱丈夫,准备一还清债务就金盆洗手,未曾想在接最后一个客人时被害,死后留下很多给丈夫的情书和千纸鹤,等等。苟丽这样爱丈夫,却居然会不顾丈夫的拼命反对自己强烈要求去作妓女,甚至在因此被抓后一放出来就直奔妓院,这是一个在彼此相爱的婚姻里的妻子可能的作为吗?苟丽因为债务缠身而卖身,而且她靠正常劳动每月才能收入300元左右,可她怎么在借债的时候这样大胆呢?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她两次借债总计达到接近3万元,相当于她100个月不当妓女的纯收入,甚至在坐牢时还要再去借1万。。。而借钱的开销不是买房置业,是办酒席和日常消费。。这是一个对自己的经济收入非常没有信心的,长期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穷人的作为吗?换算一下,如今城市里一个条件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个两三年后,一般月收入算3000吧,他们敢随便去借30万日常花销或办酒席吗?(这还不说一般人结婚时办酒席的同时也收礼金,一般都打平有余)。所以,苟丽当妓女的缘起和她的具体生活情态,按照南周的描述,都非常怪。再看看这个故事的主要新闻来源,就不奇怪了。这个故事的新闻来源是谁呢?苟丽的丈夫。大家可设想一下,一个靠妻子卖身生活的男人,现在妻子在妓院里被嫖客杀死了,记者来采访他,他会说什么呢?我想,他一定要说妻子很爱他,卖身是妻子的主意,他是反对的;而妻子之所以要卖身,是因为经济压力等等。。。。总之,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只可惜了南周的记者,一向崇拜美国却不知道,像苟丽丈夫这样的人,在美国被称为“皮条客”,本身就是犯罪,碰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报警让警察去处理。关于一个妓女为何卖身,去听靠她的收入生活的拉皮条怎么说,这南周的记者可真是天真到家了----美国曾经有社会学家和妓女都说过,没有拉皮条的逼迫,自己愿意去当妓女的,在妓女群里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

还有一个类似的妓女故事,是关于妓女教师徐萍的。也是说家里人因为做生意不顺欠下债务,家里还有3个弟弟要读大学,她在家乡教英文,为资助弟弟们读书而卖身,同时热爱教师岗位,一边卖身一边不忘教书育人。因为教师工资一直拖欠,她扬言要公布自己妓女身份的方式讨要工资,等等。故事登出后,网友质疑不断,一是她家所谓的高利贷算下来比同期银行存款的利息还低,惊叹世界上真有这样善良的高利贷者;二是3个弟弟高中毕业上大学撞车按照南周的记录时间拼不拢,而且这个破绽一开始是被修复的,后来又出现了,按照一个网友的说法,”显然帮助徐萍和南周编这个故事的人,对大陆的中学学制一无所知“。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个徐萍也太牛了,按照大陆的法律,妓女是可以送教养院劳动教养的,如果她真的在乎自己被拖欠的教师工资,怎么能用公布妓女身份的方式去向上级讨要呢??南周的报道说他们在听说徐萍事件后去采访她,彼时徐已经不从此丑业,且和一名男青年恋爱并即将结婚,两人还买了房子。这就更纳罕了,一个妓女已经要过上正常生活了,而且房子丈夫都有了,却要为了被拖欠的不到5000块钱去公布自己的过去?而且就在南周公布这个故事后的一周,就又刊登了徐萍的银行帐号,欢迎大家捐款!这是把读者当猴耍子?

中国明明有许多挣扎在底层的群体,被欠薪的民工,奴工,失业者,残疾人。。。这些普通人一边在辛苦劳作,一边过着毫无保障的生活。报道弱势群体的境遇,分析是哪些人,哪些因素造成了弱势群体的苦难,本是极其有价值的。但南周的这些乱七八糟故事仅仅是煽情,以造成一种莫名其妙的绝望情绪;更有甚者,他们所关心的所谓弱势群体根本就可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骗子和罪犯,而不是真正有需要的人。南周对妓女的同情,几乎已经到了“在中国当妓女是最正常的解决经济困难方式“的地步,这种价值观实在太成问题了。(是不是当妓女也快成了普世价值呢?问大家一个问题,一群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能建设现代民主国家吗?)

再说下一个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南周喜欢自由主义而讨厌社会主义,其许多评论和散文的组织编排都尊照这个中心思想,甚至连最一般的人物短文也离不开这个政治挂帅,比如前两周的南周回忆某个香港大学的教授,结果结尾时又画龙点睛地说人家如何喜欢哈耶克,激赏哈耶克痛斥社会主义的言辞痛快,等等。笔者以为这个中心思想本身并无所谓对错,只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可耻的是,南周诸君子恰恰是在真实的问题上做了手脚。

其一,最大的手脚在于,南周一方面讲弱势群体,一方面却掩饰他们所追捧的自由主义学说,特别是经济自由主义,在普世体系下,本不是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而是倾向强势群体甚至是权贵群体这一边的。我觉得,不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本身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至少南周所追捧的哈耶克就并不以此为耻;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也并不天然就比站在强势群体这一边更道德,但是为什么不说出真话呢?

其二,南周为了达到颜色革命的目的,屡次拿历史说事,而且作假作到了历史头上,混淆是非,不但解构中国人的政府认同,甚至解构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家国认同。典型的例子如下:

A. 色戒事件。南周登载龙应台的文章,公然挑战中国人的底线。龙应台说丁默村是被冤枉的,因为丁曾经和“奸匪”(谁都清楚龙说的奸匪是谁)作战,所以对民国是功臣而非汉奸。问题是,早在当年审判丁时,丁就拿这个事情来说事过,法官当场指出,丁所谓的和奸匪作战发生在抗战中而非抗战以后,如何能抵罪!

龙是国民党背景,这个事实她不可能不知道;南周的编辑记者就算不大爱读书,也不难想清楚在抗战以后丁怎么可能再去和谁谁作战,故意搅混水作甚?龙女有她的政治立场,混蛋也就罢了,但在南周登的色戒影评上,居然无耻地描述,王佳芝如何在看到封锁后心情畅快,背景里响起了释放的,快乐的音乐,然后绘声绘色地描述性高潮如何让王背叛了家国和同志。这是挑战人伦底线的作为,我忍不住想问一声,是否妓女价值观也是普世价值的一种?

B. 张鸣谈义和团的文章。张鸣说,由于中国多年的宣传口径限制,所以中国人多不知道义和团跳大神的本质。我看到这里,笑得一口茶要喷出来。同志们哪,义和团跳大神在中国是个秘密, OK? 张大学者你可真是不怕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啊!(附注:许多中国人抱怨中国出版不自由,所以无法了解真正的历史。这些抱怨的人不懂得的是,大陆近30年来出了很多历史书,甚至某些二战期间被盟军和盟国所否定的历史人物的著述,在日本以外的西方国家都不容易见到,但在中国却出版过,比如岗村宁次,今井武夫,重光葵的回忆录;我家附近的书店就在卖周佛海,李德回忆录,还有延安日记等等的书。)

C. 雪儿谈八国联军的文章。主要是谈八国联军在天津搞拆迁赔了拆迁户经济损失的故事。我本人觉得雪儿的这篇文章立论没什么意思,因为你要说八国联军的拆迁理性,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清政府。我从未看到过清政府搞野蛮拆迁的历史记录,所以由此得出八国联军尊重私有产权很无聊。但雪儿的文章最早登在她自己的博客里,博客里有两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第一张是八国联军抢劫来的银子堆成小山,第二张是天津的顺民拿着小旗子走在八国联军治下的大街上。我认为雪儿把两张照片并列做到了平衡报道的要求;而南周在登载雪儿文章的时候,很有意思地删除了第一张,只保留第二张顺民照片。我不能不说,南周其实比CNN要CNN得多。

关于八国联军,我还想说一句:我认为雪儿也好,南周也好,都忽视了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八国联军的军纪非常坏,这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就完全不是一个秘密,而是公认的事实。乱杀人(杀人还可以被解释为平定局势之需要)之外,还有大量的强奸、轮奸和抢劫事件。比如同治皇帝的岳父崇绮一家所有的女眷都被八国联军带到天坛去轮奸,比如直隶总督裕禄的5个女儿被八国联军抢去做军妓,当时北京城内多有满洲贵族家的女眷全体自杀的,难道是这些人都有受迫害妄想吗?普特南威利的回忆里,就有北京资本家全家女眷被洋人强奸痛苦得跪在地上痛哭的记载。。。。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给拆迁户一点经济赔偿就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吗?

其三,南周为了宣传某种意识形态,故意用很可笑的方式去解读现实,挑战中国人的社会常识。

最典型的是杨奎松说改革前工资待遇的文章,杨大人是天天以反这个那个为己任,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但最后杨教授得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些大型央企的CEO拿上百万人民币的年薪是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等级制度造成的恶果,实在令人乍舌。杨大人如果自己不懂可以去问问作猎头的朋友,给上市公司找一个CEO, CFO基本的待遇范围是什么,起码不要闹出数量级差错的笑话。(上市公司找一个CFO的年薪基本在15万美元—20万美元之间,此外还有一些股票形式的报酬。CEO,应该更高,普通的市价当不低于30万美元。这是普通上市公司的行情,效益好的企业当然又更不一样。。这就是市场价,低于这个范围,你不但会找不到你想要的人,甚至会找不到猎头去接这个单子帮你找人。人一看就知道你根本不懂行情,谁敢来)。中国CEO们的待遇,比起美国的CEO来,那更是小巫见大巫了,不知道美国是否也是计划经济和等级体制的恶果。

南周的君子们,天天说这些扯淡有意思吗?你们不尊重自己的信誉,也要尊重一下读者的智商和常识水平啊!

其四,南周在对国外的报道上,会故意地放大一些事情,缩小另一些事情。或者说故意放大西方社会温情的一面,缩小不那么温情的一面。这方面我认为她做得还不算很过分,比中国温情主义的某些杂志要好一点,但这个倾向是有的。比如去年法国有一名来自大陆的非法移民因为怀疑警察要查房而跳楼身亡。此事引起许多留法华侨华人的悲愤,集会纪念死者。南周也报道了此事,但他们报道的重点是有些法国人同情来自中国的非法移民,于是对这些人的普世人道主义大大赞扬一把。我毫不怀疑在法国有同情非法移民的法国人道主义者,但这些人的主张不可能是法国社会的主流声音,更不可能是法国政策制定的主流方向。他们再同情死者,也不能改变巴黎的警察要搜查和遣送非法移民的社会现实。这一点,南周就不说了。多元化是西方社会的主要特色,所以任何政策都有不同的声音,但南周这类自由派最爱搅混水的一点就是混淆西方社会的主流和支流。

最后结论:

南周基本还属于中国办得比较好的报纸。但南周身上有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气息,或者称,“妓女自由主义”。怎么说呢,对中国的现状不满,这可以理解;但没有信心去以建设性的态度改造中国,所以盼望就在于外国势力培植(否则不必要那么美化八国联军,日本人,汉奸,等等),怕别人责备,就先宣传“我没办法只好去卖身“主义来打预防针,宣传性高潮主义来解构中国人的人伦底线。我想他们自己也应该明白,一个更好的中国,能靠妓女奴才来建设吗?所以呢,我看说到底,自由主义也只是一个幌子,最后的最后,还是有些利益集团渴望重新洗牌。重新洗牌本身也不是坏事,但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哪些集团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占取更大的利益,如果牌按照他们的设想去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魔鬼都在细节里。然而魔鬼毕竟是魔鬼。

标签:一个   群体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