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学生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下面这两篇文章是我最早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第一篇是我在高一下学期迫近期末考试时忽然有感而发写的,第二篇是我在高二正式开学前的补课期间补充的。现在翻出来看,两篇文章无疑显得稚嫩了点,有不少细节分析得其实也不太辩证唯物,对历史了解得并不深入,对未来的估计也偏于简单。但毕竟这是我思想开始成形的标志,写出来以后一直没有公开发表过,现在总算找到一个可供交流的志同道合者组成的平台。另外我过去还有几篇类似主题的论文,打算陆续发表出来,然后再发表现在新写的。

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

说到马克思主义,大概在中国没多少人不曾听说过。不过许多中国人也只是听说过罢了,并不了解它的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很多时候是口号式的,许多政治纲领在宣传时都爱套上“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应用”之类的话,但这“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却没作多大解释。于是听这些宣传听得多了,人们便也不大想去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么回事,反正隐约觉得这马克思主义必定是伟大的理论,是很有用的政治口号。

诚然,马克思主义是很伟大,可它为什么会伟大?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伟大吗?那马克思又为什么伟大?只是因为马克思是革命家吗?其实,马克思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他用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指导过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和压迫的科学的运动。

先这么说似乎也难看出点什么,还是让人觉得它只是个政治理论,然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并不仅仅是政治理论这么简单。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地方具有片面性甚至错误,但瑕不掩瑜,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却是十分严谨、完美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就是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现在,那些觉得马克思主义只是政治口号的人们,大概也“隐约”感到马克思主义不是这么简单吧。

好了,回到原先的话题。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主义中国,会有口号化、空洞化的趋势呢?这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好好分析一下了。

凡是中国人,应该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公元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它的缔造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所作的努力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它发扬了无产阶级政党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使中国人民跨进了历史的新纪元。

但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尽管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但落后的物质生产水平决定了许多中国人的思想不可能完全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加上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前资本主义并不成熟,而封建专制历史却有几千年之久,使得人们思想中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部分更多的是封建糟粕的残余。

这些封建残余逐渐显露,首先表现在官僚主义的复苏,接着是专制独裁思想的再现。一些从政者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掩护,大肆实行专制统治,把个人崇拜推向了顶峰。这些已经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已经成为维护专制的教条。那个时候所极力宣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实早被歪曲或片面应用。

幸好十年“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也幸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没有动摇,更幸好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马克思主义摇身一变,成了邓小平理论,还有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来呢,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好事,可以使中国开阔眼界,融入世界,借鉴国外那些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现最广大中国人民长远利益的先进事物。可惜,国外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阶级思想也乘虚而入了。中国共产党既想保住社会主义以及自己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地位,又想学习国外先进事物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果不敢彻底抵制剥削阶级思想的入侵,一边利用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一边又容许国内存在剥削。本来中国的民主程度就不够高,原有的封建残余还没有完全剔除,现在又接受了不少资产阶级剥削思想,于是官僚资本主义又死灰复燃了,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既要强调,又不想深入解释,只好作为政治口号使用。

唉,马克思主义普及不深,是可以混淆中国人民的视听的呀。

还有更糟糕的,中国的学生大多不是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而是在应试教育的考试高压下被迫接受的。这真是适得其反,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原本就或多或少对考试有抵触心理,对马克思主义很容易持有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太空泛了、太政治化了、太枯燥(!)了,转而更容易接受资产阶级思想。这也为中国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口号化作了铺垫。

谈了这么久中国,也该谈一谈全地球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又如何呢?

毋庸置疑,由于阶级利益立场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是难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不过偶尔也有些资产阶级有识之士有意无意地借鉴一下马克思主义),而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资本主义思想也必定是占统治地位的,所以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也不大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各地的工人运动确实很多,可惜大都是自发的,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也没有什么科学的指导思想。

但这并不是说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没有马克思主义力量,英国、日本、美国等国早就有共产党的存在,只是还没夺取到政权罢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传播不广,是阻碍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已经相当高并且仍在高速发展,阻碍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物质障碍正迅速消除,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时机已经到了。

可喜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现在果真有联合起来的趋势了,这个联合体被他们当中的马克思主义者称为“第五国际”,而且还有马克思主义者明确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力量是无产阶级的当务之急,这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然而,作为全球力量最强大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第五国际”的发展似乎不大关心,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的共产党的联系几乎为零。真让人感叹,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无产阶级已经疏远了!其实何止这么简单,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内的工人运动也多半采取镇压和掩盖甚至歪曲的处理办法,它与中国工人阶级也疏远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去了哪里?

尽管中国共产党内仍不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优秀的共产党员,但掺进中国共产党的杂质实在越来越多,中国共产党已经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了。现在中国共产党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彻底地、根本性地对党内进行整改,要么被新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所取代。如果两样都做不到,那中国人民就会面临着被资产阶级政党所统治的厄运,世界无产阶级就会面临着再次丧失社会主义力量的沉重打击!

但愿中国共产党能重新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自己,全世界无产阶级能利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剥削和压迫,消亡国家,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末了,衷心祝愿世界和平。不过这也只是美好愿望罢了,在有剥削和压迫存在的社会中,注定不可能真正实现和平。还是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武器,打破这牢笼吧。

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联合起来!

2005年7月7日

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Ⅱ)

不久前一天晚上,我和一位同学正在宿舍里谈论未来人类社会的形态,却听到另一个同学反感地说:“有没有搞错啊?在宿舍里还说‘社会主义’!”由此,中国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可见一斑。

现在我所在的高二正在开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可十天不到我已经常听到“哲学无聊”的抱怨。当然,我也承认,哲学课有时的确挺无聊,课上听远不如课下看来得痛快。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政治老师上课在部分人心中激不起兴趣固然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但深究起来,也不能全怪诸位政治老师。

联想到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而日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真让人唉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成为新时代的“程朱理学”了!不是吗?马克思主义本来是干什么的?本来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的认识工具,是指导无产阶级反抗剥削和压迫的科学。可现在呢?马克思主义正逐渐“沦为”学生应试的条条框框,成为高考的敲门砖之一了,而它的真正作用绝大部分学生却不屑一顾!(顺便警告某些人,在公众场合开玩笑没问题,但请不要拿马克思主义来当笑料。)

再看看中国工人方面的状况。近来总是(或许向来就总是,只是本人过去“孤陋寡闻”)听说煤矿作业失事,光就广东这边,这两个月就死了近三百名矿工。三百人是什么概念呢?对于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微不足道微不足道。不过对于那少数几个煤矿业主来说,也算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了(只可惜这回连他们这几个“将”也不得不“枯”掉),新闻报道者很是气愤地揭露了矿工们生活艰苦危险以及老板们奢华安逸的实况,指出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劳资问题,但我还嫌这些话不够直截了当。“劳”是什么?工人。“资”是什么?资本家。这说白了不就是反映出中国的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吗?而且用的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前的很直接的手段!何必忌讳“剥削”这个词呢?难道中国的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果真早已不复存在?这是睁着眼睛不敢说真话!

让人惋惜的是,那些深受剥削和压迫的工人们,竟安于现状,不敢或不懂得采取反抗,等到自己的亲人为自己哭得死去活来,外界不得坐视不管时,已经太迟了。当然,这说明了中国工人维权意识还不强,可又何尝不是由于剥削者刻意回避劳动法的缘故呢?更不要说马克思主义了。

现在中国的实际是,对缺乏社会实践的学生竭力灌输应试所需的马克思主义,而对最迫切需要反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者却竭力回避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真是咄咄怪事。

2005年8月25日


条留言  

给我留言